王和尚解詩(1)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醉態可掬什麼意思

前言

和尚喜歡詩詞多年了,偶有創作。和尚喜歡做的事情是分析古人名篇,只有細心揣摩古人名篇,才能知道古人是怎樣下筆,線索是怎麼貫穿的,怎麼佈局和收筆的。 只有不斷分析揣摩,才能夠更好的把握住思路。

以後和尚會不定期分享一些對古人詩詞創作的分析,敬請關注。

欣賞詩詞,有從讀者角度來欣賞,有從創作者角度來欣賞。而要想真正學好詩詞,務必學會從創作者角度來欣賞。就是:要明白,作者的思路,起筆,收筆,頓筆,挽筆,明筆,暗筆;要把握住作者思維的跳躍和情緒的波動,這樣,自己在寫詩的時候就會有章法可循了。

王和尚解詩(1)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王和尚解詩

這首詩題目有兩個關鍵點:第一是寫閒居 第二是贈人詩。兩者的關係是:把閒居的情況寫出來送給朋友。這個閒居情景的描繪當然包括作者的心境、情緒。送給朋友,朋友就是知音,所以才會用心去描繪給朋友看。

王和尚解詩(1)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這是大景吧,這是閒居的大背景。有山有水,但是細看,這兩句是不是有動有靜,畫面就活泛了。山寒,所以 林木顯得蒼翠;水淺,所以潺湲不斷。所以每一句之間是有邏輯關係的。再想一下: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有山有水作者的恬淡心境可以窺見吧。

有山不高而蒼翠,有水不深而清澈,作者心境不恬淡也顯得恬淡了。首聯寫景,渲染好大背景,那麼 下面怎麼寫?要麼寫細節,要麼帶出人物。這就是筆法,章法和架構。因為不可能只寫大背景,這樣會顯得單調;也不可能只寫小細節,這樣會顯得侷促。

王和尚解詩(1)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所以: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這就該人物出場了。柴門,風,蟬 就是這一聯的意象。還是那句話,作者如此刻畫,肯定是圍繞著整首詩的情緒而來的。所以,倚仗寫閒適,聽蟬寫寂寥。暮蟬,照應寒山蒼翠,因為秋天。

再看,倚仗是靜態的,暮蟬也是靜態的 但是蟬有聲 所以這句也是動靜結合。只有動靜結合才顯得生動。倚仗又有點寂寥閒適。所以,這還是來照應給朋友寫詩的主題。倚仗,聽蟬 這是作者自身刻畫,可以說這就是近景和細節了。這個結合首聯的大背景,是不是很形象?但是作者這樣並沒有寫完。因為主題還有送朋友。所以會繼續往下寫。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這句是名句。不必多說,餘和上的煉字 可謂精到入微。這時候你要注意作者的視角了。

王和尚解詩(1)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作者倚仗在門外,那麼這聯的景肯定略遠了。落日,照應上文的轉,為何轉蒼翠?因為天色將暗,這裡有個時間漸進的效果。墟里,鬧市 或者市鎮。因為天晚 行人歸家 所以有炊煙。

還有 作者為啥寫這一筆?需要細想。作者隱居,當然是遠離人群了,所以對世俗情態是一種避而遠之遠遠欣賞的感覺。渡頭人爭渡歸家,歸家人回家做飯 會引起作者內心怎樣的波動?需要體會吧。作者寫這一筆,也是為了反襯此刻內心的平和寧靜。作者心雖靜,卻未必能忘俗,即便忘俗,未必能忘友。所以這下句用典故來寫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

王和尚解詩(1)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接輿醉而狂歌,這是寫朋友。接輿和孔子的典故 你們可以查查,也跟隱居有關。也就是說為何要介意世俗紛爭的意思。五柳先生就是陶淵明。前一句是暗比後一句是正襯。再一個,這也是寫朋友醉態可掬。雖然隱居 有朋友也足以敞懷。這也是這首詩送給朋友的真意。

王和尚解詩(1)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百科鑑賞: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五律。此詩描繪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輿比裴迪,以陶潛比自己。風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抒發了閒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開頭二句寫景,著意刻畫水色山光之可愛,雖深秋,山依然蒼翠,水依舊潺流。三、四兩句,轉而寫情。倚杖柴門,臨風聽蟬,神馳邈遠,自由自在。五、六句又間寫景緻。渡頭落日,墟里孤煙,地道山村風物。最後兩句再寫人情。接輿、五柳、潔身自好,高風脫俗。風光無限,加之人物疏狂,令人情趣陶然。

詞句註釋

輞川:水名,在今陝西省藍田縣南終南山下。山麓有宋之問的別墅,後歸王維。王維在那裡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裴迪:詩人,王維的好友,與王維唱和較多。

轉蒼翠:一作“積蒼翠”。轉:轉為,變為。蒼翠:青綠色,蒼為灰白色,翠為墨綠色。

潺湲(chán yuán ):水流聲。這裡指水流緩慢的樣子,當作為“緩慢地流淌”解。

聽暮蟬:聆聽秋後的蟬兒的鳴叫。暮蟬:秋後的蟬,這裡是指蟬的叫聲。

渡頭:渡口。餘:又作“餘”。

墟里:村落。孤煙:直升的炊煙,可以是倚門看到的第一縷村煙。

值:遇到。接輿:陸通先生的字。接輿是春秋時楚國人,好養性,假裝瘋狂,不出去做官。在這裡以接輿比裴迪。

五柳:陶淵明。這裡詩人以“五柳先生”自比。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