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畲族民歌藝術初探

泰順畲族民歌藝術初探

畲族是我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之一,第

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國畲族人口有

70

餘萬人。我國的畲族人口主要分佈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等省,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人口流動自由性增強,畲族人口的分佈範圍在擴大。據史料記載,畲族人口遷入泰順是從明代開始,至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人口兩萬多人,全縣大部分行政村都有分佈。

泰順畲族的歷史不算長,但畲族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泰順卻傳承得很好,保留得很完整,到現在,畲族的民族特色依然很濃郁。如居住山區,大分散小聚居,講畲語,唱畲歌,拜祖神,藍、雷、鍾同一宗,三月三會歌,祭祀供品不煮熟,崇拜本族英雄人物,男女同工同酬,說畲語、姓藍雷鍾就是自己人、自稱

“山哈”等等,都依然有別於他民族。其中,唱畲歌更為泰順畲族人津津樂道。

一、畲族民歌的形成與功能

畲族形成與發展的來歷,眾說紛紜,言無定論。畲族民眾根據族譜記載,都說自己的祖先是遠古高辛王的兒子,叫龍麒,他平番衛國有功被封為忠勇王,與三公主結為夫妻,婚後生育三男一女,高辛王分別給三外甥賜姓盤、籃、雷,女兒嫁鍾志琛。可是,忠勇王不愛高官愛高山,夫妻倆帶著兒子和女兒女婿去了廣東鳳凰山,在那山區種畲狩獵,繁衍生息,自成一族。但這些歷史只有畲族內流傳的族譜有記載,除族譜以外,目前還沒有人發現有史書記述畲族族譜記載的那些久遠的事,畲族的源頭究竟在哪裡?難以說清。有人用《周易》中對

“畲”字的闡釋和《三海經》中對犬戎國的記述來推論畲族的起源,這顯然是很牽強的,也與畲族的族譜記載大相經庭。學界較為一至的是,大多研究者都肯定,唐代開始,畲族人就已居住在粵、閩、贛三省交界地區,而這時,畲族已經是一個發展成熟的民族群體了。唐以前直到畲民族譜記載的高辛王時期的漫長的民族歷史在哪裡?成了學界解不開的謎。唐代開始就遍佈閩、浙、贛山區與漢人不同俗的畲民從哪裡來?由於無史料記載,無從考證,關於畲族的源頭就有了多種推論,形成了眾說紛紜的局面。但可以明確的是,畲族人在唐以後才逐漸遷入浙江,在明代到達泰順。泰順畲族歷史至今約為

500

年。

一個民族,不管大小,不論強弱,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都同時伴生其特有的文化,之所以成為一個單一的民族,也就是因為其有不同於他民族的文化特徵。但由於發展水平和人口規模不同等原因,有的民族沒有產生其與民族語言相應的文字。畲族就是一個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雖然有悠久的歷史,也有自己獨特的民族語言

——畲語,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並沒有產生畲語文字,連記事符號都未曾發現,也許她本來就是用漢字的,根本無需創造文字。畲族族譜和畲族祖圖是現存的最古老的畲族史料,都是用漢文記載的。沒有文字並不影響民族文化的產生與發展,畲族最具特色的文化表現就是以歌代言,可以說畲族是說話做事都以歌唱的形式來交流的民族。以歌代言,以歌敘事,以歌傳情,是這個民族特有的交流方式。陌生的“山哈”到庭,主人以歌探其姓氏和排行;親戚來訪,以會歌表示歡迎;向客人敬酒,以歌致敬酒辭;未婚青年路遇同族姑娘,以歌試探,以歌傳情;生產勞動以歌交流,凡紅白喜事、節日聚會都舉行會歌。這種獨特的交流方式使得畲族人自幼學習歌唱,人人要唱歌,人人會唱歌,是否會對歌,還成為考察才能大小的手段。能歌善對者被看作是“肚才”好,受人尊敬,就像當今的歌星一樣。而年輕人則多以歌為媒,透過歌唱尋找知音,結交百年之好。

畲族以歌代言特色的形成,與他們的居住環境有關。拋開畲族來源的傳說不講,畲族人認定的發祥地廣東鳳凰山和學者專家考證的粵、閩、贛三省交界地區,都是偏僻的山區,崇山峻嶺,幽谷深澗。畲族是一個弱小的民族,在民族歧視的社會環境裡,一個弱小民族要受大民族的欺壓,畲族為了減少衝突和避免受欺凌,不得不離開大民族遠點,到更偏僻的深山荒野去生活。由於深山荒野環境惡劣,畲族人的農業只能是不斷開荒種畲,環境的侷限性使家族人口也無法大規模聚居,村落規模無法擴大。開荒為主的生產方式下,增長的人口必須另尋荒山,他處求生,這就造成了畲族散居山裡,小聚大散的局面。同時,民族歧視使畲族人也只能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與其他民族交往以求自保。有個很奇怪的現象:畲族與漢族之間總是若即若離,畲族人口總是居住在漢族村落的邊緣區,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畲族始終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區域,總是依附在漢族居住區的邊緣,操漢語,用漢字,襲漢制。但為了自己民族的

純潔與

發展,又採取封閉的發展方式,如不與漢人通婚,族內通行本民族語言,傳承本民族傳統,追隨而不相容。

我國民間唱

“山歌”文化源遠流長,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特色,這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了。散居在深山裡的畲民需要交流,山高路險,交通不便,

不能

隨時

來往,就如在勞動中為統一步驟唱勞動號子一樣,

“山歌”。 在過去,這“山歌”對山區勞動人民來說,既

勞動生產中的交流工具,又是山區勞動人民的娛樂方式,既可緩解身體的疲勞,又可帶來精神上的快樂,格調輕鬆,形式自由,簡便易學。畲族人的

“山歌”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永遠傳唱的畲族民歌。

畲族民歌的產生,首先是為了山區人們勞動生活的需要,形式上七言一句,四句一節,內容上想什麼唱什麼,見什麼唱什麼,對唱一問一答,一唱一和,反覆進行,非常適應山區勞動生產和休閒歇息時的交流。能滿足需要的事物總是不斷地根據需要完善和發展,這種遠距離的交流方式,從開始的純粹對話逐漸融入了藝術性和趣味性的內容,在具有了藝術性和趣味性之後,就融入到畲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成了畲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逐漸發展到娛樂的需求,不但在生產勞動中交流對唱,族內所有活動,人際交往,都要唱歌,以唱歌敘事,以唱歌釋疑,以唱歌表達情感,以唱歌考察才能,一切需要對話的行為,都要以唱歌的方式來完成,形成了以歌代言的民族特色。畲族人從小接受父母言傳身教,在族群中耳濡目染,在生產生活中接受鍛鍊,在唱歌成為生活需要和交流手段的背景下,人人要唱歌,人人會唱歌。

以歌代言也表現出了畲族人含蓄的文化內涵,人們在交往中,有時有的思想不好直接說出來,有怕沒面子的,有怕得罪人的,有不好意思說出口的,如男女表達愛情、要媒人掏紅包等,但是不說又不行,怎麼辦?畲族人用以歌代言的方式,比較好的解決了這種尷尬的局面。如辨別來客是否自己人(畲族人稱同族的人為自己人),就唱謎語歌探身份查姓氏,這可謂是畲族人辨親疏的獨門技巧了。就是對賓客敬酒,也不是直截了當,也得以唱歌敬酒。對許多尷尬的問題,不直白,不直陳,用歌來表達,就婉轉的多,含蓄的多了。

對歌會歌是畲族青年男女擇偶的傳媒。畲族人遵從儒教,講仁義道德、講三綱五常,但又有自己的一套。在祭祀、節日,嫁娶婚育等又與漢族習俗不盡相同,如婚姻制度上同姓通婚、實行族內婚制度,男女擇偶戀愛方面既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制度性,又有自行選擇的自由性。在自由選擇的過程中,又要在男女授受不親的禮制下進行,對歌會歌就成了表達情感的最好方式,男女青年可以在約定的歌會或生產勞動中以歌試探,以歌傳情,以歌許終身。

二、泰順畲族民歌的藝術特色

改革開放之前,泰順畲族人仍然基本保持著本民族的傳統:居住高偏邊遠山區,土木結構的房子;主要從事農耕,少許人學些手工業,自給自足;崇拜祖先,信佛通道,但極少信奉基督教;接受當地漢族節日,也保持自己春節、端午、七月半等節日的民族特色;婚嫁基本上在族內進行,只有少數人與其他民族通婚;嫁娶儀式保持畲族習俗,對歌是婚禮少不了的環節;唱畲歌仍然是畲民自覺的娛樂活動,幹活唱,休閒唱,喜事唱,喪事唱,迎客唱,送客唱,祭祀唱,節日唱,平時也唱。畲民走訪親戚或是參加親戚朋友家的紅白喜事回家,家人都必問唱歌對歌的情境,以分享其快樂。說唱歌對歌的事就像是說戲講故事一樣,講者樂,聽者也樂。這是因為,直到改革開放,民族歧視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畲族靠邊、走遠的居住狀況無法改變。其次畲民生活在偏遠山區,無以為樂,唱畲歌還是主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

結婚是泰順畲族人生活中最喜慶的日子,在男女雙方都要進行一些娛樂性對歌。男方去娶新娘,要找幾個歌手去女方對歌,要是不會對歌的去,會很沒面子。要唱《赤郎歌》,用歌唱的形式進行一個儀式

——借炊具,借炊具是問答式的謎語歌,唱的是廚房要用的整套用品,用比喻比擬等修辭手法,唱出常用的炊具,借來建立新家庭需要的物品。如:

四四方方一坪牆

當央兩口清龍塘

烏雲遮月一對寶

一對鴛鴦水面上

借甩鍋灶一坪牆

鐵鍋兩口清龍塘

鍋蓋園園一對寶

柴勺舀水水面上

在晚宴上,還有個特殊的歌唱情節

——捉石蜷。捉石蜷就是向媒人討紅包的娛樂活動,歌手拿著火把,對著媒人唱《捉蛙歌》,直到媒人掏出紅包為止。除此以外,還有許多對歌的情節,結婚的場合,是泰順畲族對歌的主要場合。其次,家有來客的時候,也會組織對歌,以示歡迎和快樂。另外就是節日會歌,如三月三等。在勞作的時候,畲民也會自唱。畲族婦女在單獨幹活時,如做針線活、採茶、放牧的時候也會唱起畲歌,這種情境下唱的畲歌大多是比較固定的傳唱民歌,如四季歌、歷史歌,太郎歌等。

改革開放後,民族平等意識加強,政府推動下山移民也促進了畲漢民族的融合,增進了民族之間的瞭解。民族界限不再是不可跨越的牆,擴大了民族間的交流和了解,隨著人們文化素養的提高,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共同繁榮的融洽氣氛形成,各種文化的相互交融的社會背景下,主流文化代替了局限文化,畲族的一些特色文化漸被淡化,唱民歌的娛樂方式被現代流行音樂所替代。

泰順畲族民歌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不變的旋律,多變的句式,豐富的內容,多樣的修辭手法和演唱技巧方面。

畲族民歌是口頭流傳的,沒有曲譜,是有歌無曲的民間歌唱藝術。畲民唱歌憑的是一種感覺,一種心情,沒有進行特別的教學,只是在父母,族群的演唱過程中心領神會,就學會了歌唱。他們不懂得音樂知識,也不用學習音樂知識,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哆咪發嗦,但人人都會唱,根本就不要曲譜。近年來,一些研究者根據畲民的演唱進行了實錄譜曲,才出現了一些區域性的畲族民歌曲,如霞浦、麗水都有人給畲族民歌譜了曲子,

筆者也對

泰順

畲族民歌的基本調式進行了記錄。

泰順畲族民歌是在既有多源性又有同源性條件下形成的具有區域性特徵的民歌體。首先具有多源性,泰順畲族人是從平陽、蒼南、麗水、景寧、雲和、寧德、福安、霞浦等地遷入的,共有

90

多批次從周邊各縣遷入泰順,民歌和演唱習俗隨著畲民的遷入從原住地帶來,具有原住地特徵。同時又具有同源性,畲族人從廣東鳳凰山區出發,先遷到福建,再從福建遷往浙江、江西、安徽等省,明代到達泰順。各地畲族人都是從廣東出,從福建來,是一樹之枝,所以,來到泰順的畲族人又都是同宗同源的,民歌的本調和習俗是相同的。如四句一段,同調反覆。泰順畲族民歌又形成了區域性特徵。畲族人在泰順走過了

500

年的歷程,民歌傳承在不斷有新成員加入和受本土文化影響中,形成了泰順特有的風格,與平陽、蒼南、麗水、景寧、雲和、寧德、福安、霞浦等地畲族民歌的音律又有所不同。如泰順畲歌的結束音都是

re

,而云和的是

mi

泰順畲族民歌按傳統的五音調式來分的話,屬於商調式。泰順畲族民歌四句一段,四句過後從頭反覆,調式音高都不變。若是自唱,可以一直反覆地唱下去;若是對唱,則一方唱完四句,停下來讓對方回歌,對方也是四句一停。雙方就這樣一唱一和,一呼一應,一問一答,唱到不想唱為止。在貴客到來、婚嫁等喜氣的場合,往往晝夜不停,通宵達旦。韻律上,以

1(do)

起音,以

2

re

)為結束音,沒有半音,最高音

3

(高音

mi

),音律是強弱強弱強弱。調式比較平緩,沒有大的起伏,旋律不變,反覆編唱。唱法上有高音唱法和低音唱法兩種,高音唱法為假聲唱,發聲有講究,聲音在鼻腔中發出,像秦腔、京劇中的假聲一樣,聲音很尖。低音唱法用真聲唱,像現代流行歌曲的唱法,沒多少講究。節奏上,兩字一停頓,一句一長音,每一句的尾字為長音,前六字為兩字一拍,第七字唱兩拍。

泰順畲族民歌的歌詞比較規整,基本格式為,七言一句,四句一節,稱作一條,一、二、四句押韻(押畲語韻),如《長年歌》

正月初一是新年,桌上食酒把嘴閒,河人就講河人話,冇人又講做長年。

”一首歌不要求一韻到底,可以換韻,可以一條一韻,兩條一韻,或多條一韻。一首歌的篇幅長短不限,有短歌,也有長歌。短歌最少四句,如兒歌“雞公上嶺尾拖拖,鴨仔落田食早禾,大人商量冇錢甩,細仔商量河錢多。”像唐詩中的七言絕句。長歌句數和條數都不限,可以唱一條為一首,也可以兩條為一首,還可以十條、十二條、幾十條、百餘條、幾百條為一首。如畲族歷史歌《高皇歌》長達

400

多句,《三條變》可以不限篇幅,不停地唱下去。畲歌根據長短的不同,分別叫做“條”“連”“本”等,四句為一條,兩條以上就是連,故事歌叫本。連就是把多條共同主題的內容並作一首。連的方法大多以序數、十二月份、十二地支、節氣名稱這些有先後又表遞進的序數和名稱,作為起句的歌頭,把各條歌連成一首。如月序起頭的《作息歌》《長年歌》《勸孝歌》,序數起頭的《忖娘歌》《送娘歌》地支名起頭的《時辰歌》等等。這種連最多隻有二十四條一連,如節氣歌。故事歌(含歷史歌)是創作性歌詞,是根據故事情節編唱的。這兩類畲歌較為固定,屬於傳唱畲歌,有本相傳,也是畲民傳播知識和教育後人的教材。畲歌演唱最為精彩的是“三條變”,形式最靈活,內容最豐富,最能體現畲歌藝術,最能自由發揮,最能體現歌者“肚才”。唱三條變,可以長可以短,內容不限,句式可變,韻腳可換,修辭手法多樣,畲族以歌代言、即興演唱的畲歌藝術特色都體現在“三條變”的畲歌體上。是畲民“盤歌”“對唱”時用的最多的歌體。

畲歌句式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起句上,有兩方面的變化,一是字數上的變化,首句除七字一句外,還有三字一句、五字一句、六字一句和兩個三字一句,分別稱為

“三字頭”、“五字頭”、“六字頭”和兩個三字組成的“雙三頭”。

如:

三字頭:

一肩馱去遠搖搖

一肩馱去幾多遠

大海洋心就馱到

五字頭:

白花對紅花

世上又河酒對茶

床柏林林對杉樹

蝴蝶去對牡丹花

雙三頭

歌要唱

花要對

人有三世在園背

日落西山難轉午

海水落河難轉來

二是內容反覆的變化,在多條組成的一首歌中,首句可以反覆作為起句歌唱,可以全句反覆,也可以半句反覆,可以前半句反覆,也可以後半句反覆,還可以中間幾個字反覆。如每一條首句相同,

你郎唱歌分我回,

我娘心死回唔來;

我娘心死未學歌,

唱的頭對尾唔對。

你郎唱歌分我回,

我娘心死回唔成;

我娘心死未學歌,

唱的頭平尾唔平。

如前半句反覆:

今日出門未扮裝,

衫子又冇銀釘相;

衫子又冇銀釘領,

好的表兄唔笑娘。

今日出門未扮來,

衫子又冇銀釘對;

衫子又冇銀釘領,

好的表兄唔笑妹。

如後半句反覆:

小郎河情共心肝,

莫來又講我娘懶;

黃金莫分銅來假,

路邊花草折枝斷。

娘子河心共心腸,

後來總嚇娘嫌郎;

真金唔嚇火來煉,

莫望樹葉一時黃。

如中間反覆:

咀奈看了看娘牙,看娘人貌象朵花;

著娘人貌十分好,好似仙女出仙家。

牙奈看了看娘腰,看娘生好白苗苗;

看你人貌十分好,好似仙女落凡朝。

除了首句句式的變化,二、三、四句的句式基本不變。

畲民在歌唱時還善於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具有極強的生動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歌詞開頭多用比興手法,由彼及此,觸景生情。除了開頭的比興手法,比喻、描寫、反覆、誇張、排比、迴文、雙關、反語等修辭手法都在歌詞中常用。畲民在歌唱時並沒有刻意地去構思用哪些修辭方法,他們也不懂得語法意義上的修辭方法,卻又很善於運用這些修辭方法,可見畲民在歌唱時極為豐富的想象力和嫻熟的歌唱技巧。

畲族民歌是畲民的口頭文學,除了歷史歌、故事歌、時令歌等少數歌詞屬於編寫傳唱的外,大部分歌詞沒有經過刻意的創作和修飾,屬觸景生情,即興而唱,內容自由,格式松馳,唱過不留,就像說話一樣。以歌代言的特點,使泰順畲族民歌的內容極為豐富多彩,天文地理,古往今來,世間萬物,無所不及,難盡其類。常見的主要有:記述來歷的歷史歌、生產勞作的勞動歌、表達情愛的愛情歌、男婚女嫁的婚嫁歌、寄託哀思的喪葬歌、季節變化的時令歌、為人處事的教育歌、歌唱英雄的故事歌、包羅永珍的雜歌、認字識義的漢字歌等等。由於大部分是即興演唱的,沒有記錄。只有一些需要代代傳唱的反覆出現的內容,在代代相傳中被固定下來,這些內容需要學習,才做記錄傳承,如歷史歌,男人必學的《借炊具》、女人必學的《哭嫁歌》,還有內容不變的四季歌、節氣歌等。只有這些民歌才在畲族民間有手抄本流傳。

會歌有規則。泰順畲族每逢佳節、喜慶、人來客往之時,都要進行對歌活動,這是他們表達喜悅心情的方式,也是畲族人最主要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偏僻的山區,對歌就是畲民最好的文藝活動。但看似自由自在的對歌活動,也有一定的規則,開始要唱頭歌,叫做起歌頭;結束要唱送神歌,叫做殺歌尾。在對歌過程中,隨著參加物件的不同,要唱不同的內容,表現不同的主題。如是晚上對歌,開始人多,身份複雜,一般不會唱情歌,夜深之時,老人小孩入寢,只有年輕人會繼續下去,這時開始,年輕男女會唱起情歌,整夜不休,通宵達旦。

起歌頭就是動員激發大家都來參加對歌,向大家提出對歌的要求。歌頭起好了就是動員工作做好了,不管是長輩晚輩、老人、青年或是外地來的貴客都可在場一起唱、一起聽。一般不會唱的人都是唱

“三條變”,也可以唱一條,想什麼就唱什麼。唱一定時間就唱排,就是八十條以上的歌。

歌唱要結束就要殺歌尾,也就是唱《送神歌》。畲族人認為,唱歌是喜樂的事,也象做戲舞龍燈一樣,凶神惡殺、鬼怪魑魅等都會來觀看,不唱了一定要把它送走,不然的話,會使舉行對歌的房屋或村莊不太平。《送神歌》的內容是,先總結這次歌唱的情況,接著就送神,燒上香,點上燈,燒下紙錢。開始給眾神做工作,先送家中神明,再送祖宗神,接著送門神,送外界神明,送小神,送宮廟神,送戲神,送遊玩神,最後向神明講些好話及請求。

三、

泰順畲族民歌的使命與前景

畲族,從皇親到散落山野的山民,有著很深的歷史積怨,畲族史詩《高皇歌》《封金山》都反映了這個民族艱辛的生存歷史,到了近現代,受歧視和欺壓的史實還很多。在長期受歧視的壓力下,這個民族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形成了自卑。在民族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畲族漸漸放棄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同樣,泰順畲族對自己的文化也已不再熱衷了。如,畲族唯一的顯性文化

——畲族服飾,早就不見了,只在民族中學的民族展覽室裡才能看到她的影子,以歌代言的方式不需要了,以歌傳情的場面已經不如直接約會方便,現代人,對老套的民歌不以為然,覺得沒有流行歌曲好聽,沒有搖滾樂刺激,收音機、廣播、電視、音箱、唱片更加讓人賞心悅目,唱畲歌也就成了少數畲民的技能,三月三歌節不再是自發的畲族歌會,目前,泰順能唱畲歌的已是寥寥無幾,多為白髮斑斑。

而首先放棄畲族文化的成員都是畲族中的優秀分子,活躍分子,他們不安於現狀,受過教育,有見識,但在卑小民族的壓力下,首先放棄了畲族文化的傳承,自覺尋求與大民族的融合。這樣,留守畲族文化的只有那些只能留守土地的畲民,畲族自身文化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在接受外來先進文化的同時,只能放棄不合時代要求的陳舊的落後文化。在民族平等和開放的時代,畲族民歌的交流功能早已喪失,娛樂功能也比不上電影、電視、流行音樂、流行歌曲更讓人賞心悅目和心曠神怡,畲族民歌早已被冷落一旁,若不是有人刻意提起,不會有人為之興奮。

畲族民歌及其在畲族內部的傳承和運用是在封閉落後狀況下的產物,這樣的產物只是畲族的文化現象,在民族隔離的時候,他是這個民族的主流文化,在民族開放和融合的時候,大社會的主流文化就會把他淹埋,或把他送進歷史博物館。現在泰順畲民歌的交流功能也已經失去,娛樂功能也只在畲族聚居的村莊殘留,更多的只是作為尋古的記憶展示了。

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任

泰順畲族民歌讓歷史淹埋,還是把她送進歷史博物館?前者肯定是不明智的。畲族民歌雖然沒有現代意義的文學藝術價值,但它曾經是一個民族的重要文化內容,反映了畲族的形成發展和遷移的歷史,反映了畲族的精神風貌,反映了畲族人民生產生活的經濟社會活動和畲族的文化特色,畲族民歌是最典型的畲族文化。如果畲族民眾能夠繼續傳承下去,自然是很好,如果時代真的不需要了,也應當讓她壽終正寢,不可一棄就了。泰順畲族走過了

500

多年的歷史,畲歌也有了泰順特徵,是泰順畲族人經歷數百形成的厚禮,是很珍貴的。

歷史正隨著她的規律走去,在各民族相互融合,各種文化相互撞擊的背景下,畲族也不會再延續靠邊、走遠的歷史

不會再心甘情願地在深山僻壤的地方獨處,開始向民族融合的方向走去。自身文化正漸漸地被大民族文化衝擊消化,滲透替換,褪去自身文化的特色。以歌代言的方式已不再是生活和生存的需要,交流的功能已經失去,不再需要的東西將被遺棄和遺忘。隨著社會進步、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畲族人也吸收了先進的現代文化,畲族民歌以歌代言的功能已從現代生活中退出,只有在畲族聚居的地方還在婚慶中保留對歌的娛樂功能。現在,我們還能找到一些民歌手,還能聽到他們的唱歌聲,不遠的將來,就會被徹底遺忘,這將是令人遺憾的事,收集整理畲族民歌,讓畲族的口頭文學變為可見的書卷,可讀的記載,為後人留一份畲族文化的遺產,是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