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文學獎作家周曉楓:我的寫作有獨特的個人標記

著名作家周曉楓的散文集《有如候鳥》,短短一年,創造了七次印刷發行的佳績,可她總說自己是小眾作家、滯銷書作家,你是否感到有點奇怪;遇到一些傲慢的作家,對此可能難以理解,但當你接觸瞭解周曉楓,你會感受到她源自本真的低調和誠實,她甚至對自身缺點和短板坦誠不諱;因此你會進而感悟到,一個作家所謂的說真話,並非總是高高在上指責別人或批判自我以外的現實,而是時時處處透露出自我的真實。這或是作家作品贏得讀者信任的重要方面。

周曉楓除了她的創作成就,她也是一位閱讀推廣的熱心人。惠人書友會會長,作家周樂穠近日採訪了周曉楓,這次的訪談,就主要偏重於閱讀的話題。

魯迅文學獎作家周曉楓:我的寫作有獨特的個人標記

著名作家周曉楓

何為讀書,何為讀書會

“讀書,就像精神上的進餐,讀書會,相當於聚會,但這飯,還是得自己一口一口地吃。”

談到閱讀,周樂穠說很多人總是與寫作(成為作家)聯絡在一起,事實上,生活中更多的人他們並不是作家,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能接觸到的讀書人也不是很多。即使愛好閱讀,也不一定是想(能夠)成為一個作家(成為作家的目標對普通的人來說是否太高了),其實平民閱讀才是更大多數的群體。對此,周曉楓有自己的觀點:如果我們僅僅是為了謀求成為作家或學者,僅僅是把它們當作通往職業生涯的考試工具——這種所謂的務實,其實忽略了閱讀最重要、最美妙的部分。她說:“我們只此一生,都會受限於自己的經驗,然而除了肉身的生理存在,我們都有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閱讀可以讓我們開啟視野,獲得豐富與複雜的體驗,跨越地理與時空的限制,得以認識遠方,認識更大的世界;同時,閱讀也幫助我們更好了解自己。無論什麼年齡和行業,無論讀書的目的是功利還是消遣,總之開卷有益。閱讀,應該使人變得更寬廣而不是更陝隘,更不應該以為多讀了幾本書就自詡精英。”

現在是一個全民閱讀的時代,六年來,我們國家把全民閱讀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全國各地也在開展各種形式的全民閱讀活動。據悉,僅僅是江蘇省到2019年10月份為止就有1929個閱讀推廣組織。但周樂穠也有一絲絲擔憂,“為了迎合政府所倡導的全民閱讀而做讀書活動,也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是為了形式上的活動而做讀書會,發起一些熱熱鬧鬧幾近文藝娛樂類的讀書活動,那可能會如一些作家所擔憂的,搞成運動的讀書活動從長遠意義上是否削減了讀書這件事的價值呢?”對於讀書是否需要圍爐夜話式的討論交流,閱讀究竟是個體行為還是活動形態,周曉楓是這樣認為的,讀書首先是個體活動,需要獨自的內心體驗,無論怎麼轟轟烈烈的讀書倡議和推廣,都不能替代安靜的閱讀。否則,就不是讀書,而是集體表演讀書了。另外,讀書這件事,就像精神上的進餐,身體要吸收營養就得自己吃飯。讀書會呢,相當於聚會,有人負責找好餐館,有人負責活躍氛圍,可以在一起品評食物、品鑑廚藝……但這飯呢,還是得自己一口一口地吃。

很多人說自己的作品不好讀

“我的寫作有獨特的個人標記,熟悉我的讀者能夠輕易辨識出來。”

周曉楓常說,自己讀書缺乏體系,盲區甚多,尤其中國文化傳統這塊。她的閱讀主要來源於翻譯文字作品,也即外國文學,但就是這樣一個並非深諳古典傳統文學閱讀的周曉楓,卻成為了一位在中國擁有眾多文學獎項成就卓然的作家。周樂穠在訪談中對這個話題很是好奇,但周曉楓自謙道:“我並非‘成就卓然’,也算不得什麼名家。和許多同行相比,我是‘小巫見大巫’,沒什麼可吹噓的。我頂多算是風格獨特的寫作者,算是對散文形式懷有探索樂趣的實踐者。”

周曉楓大學讀的是中文系,有些基礎的專業訓練,也非常喜歡元曲、唐詩和宋詞。但對傳統文化,她覺得自己的知識儲備非常不夠,甚至是缺乏常識。她也承認她的語言風格和文學觀念,主要受到翻譯文學的影響。“翻譯文學並非對漢語的背叛,恰恰相反,用漢語翻譯出來,就成為我們母語的組成部分。無論你吃的是牛羊還是魚蝦,長出來的,都是自己的肉。玉米、西紅柿、土豆、辣椒,原本都是傳入中國的外來物,但它們現在就像天生根植於此,天然被我們的腸胃所接納。說來,白話文就是對文言文的一種翻譯方式。無論是魯迅,還是何其芳、陸蠡,這些現代文學作家,他們在起點上,就是受到世界文學和翻譯文學的滋養,他們中有許多本身就是翻譯家。翻譯文學不僅是漢語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擴充了漢語表達的邊界,使之更為豐富。總之,世界遼闊,開卷有益。”

不過,周曉楓也知道很多人說自己的作品不好讀,“我的寫作有獨特的個人標記,熟悉我的讀者能夠輕易辨識出來。我屬於風格強烈的型別,喜歡我和討厭我的讀者同樣態度強烈。我當然不是專門寫給作家看的,我哪兒有那麼自作多情啊?太多作家寫得比我好,他們為什麼要閱讀我的文字呢?哪怕我有這個野心,作家們也不願意配合當群眾演員啊。當然,我肯定不是那種雅俗共賞、老少咸宜、豐儉由人的寫作者,我有我的冒險和堅持。可我不是什麼孤本,我相信這個世界上,肯定存在許多和我一樣有類似感受、理解和趣味的人。謝謝那些支援和鼓勵我的珍貴讀者,他們令我心懷暖意。”

自認記憶力很差,毛病也多

“可能正因為這個缺陷,才讓我更依賴寫作。”

周曉楓在全國第六屆讀書會大會上演講中說,“有過一年內丟幾個手機的時候;丟了身份證可去拿回補辦新身份證的路上就再次丟失;我跟別人住一個房間的時候,我很坦然把別人洗的襪子穿在我的腳上,忘得一乾二淨。”周樂穠覺得這些經歷太有意思了,“健忘其實是有些人的生活常態,可你的健忘有點誇張。”說到健忘,周曉楓分享了一次特別的經歷,她說現在回想起來,還感覺特別恐懼,“一次,我進傢俱店閒逛,轉著轉著,我突然想不起自己的家是什麼樣子的,想不起它在哪個方向。隨後我震驚地發現,不知道自己是誰,叫什麼名字。我開始覺得好笑,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感到害怕。我想起翻自己的包,一定能找到身份的線索;碰到證件包拉鍊的瞬間,我突然意識甦醒,知道自己是誰了。”周曉楓說關於健忘,還特別寫過散文《初洗如嬰》,收錄在《有如候鳥》這本集子裡。“可能正因為這個缺陷,才讓我更依賴寫作。對我來說,文字是歲月裡的刻痕,是儲存記憶最為有效的辦法。”

二十多年來,周曉楓幾乎拿遍了大大小小的散文獎項:魯迅文學獎、朱自清文學獎、馮牧文學獎、冰心散文獎、莊重文文學獎、十月文學獎、人民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等。面對這些榮譽,周曉楓特別感激讀者和評委,能讓她保持始自年少的某種任性,並且一直沒有喪失好運。不過,她也知道得獎是額外的鼓勵,不是創作的目的。“一個寫作者,應該心無旁鶩,全力以赴。就像運動員,掛念越多,功名心越重,越容易導致動作的變形。所以,認真寫作最重要,何況,就是得一百個獎,你也不能保證把下一個作品寫好。我的毛病多,既敏感又脆弱,既懶散又焦慮,既好奇又任性。這些毛病如果從事許多工作,都令人厭煩,但在寫作裡未必是壞事。缺陷看出現在什麼地方,皺紋看長在哪兒——長在眼皮上的皺紋就是雙眼皮。謝謝寫作對我的拯救。這個世界給了我許多豐富的體驗,我以寫作做出微小的迴應……湧泉之恩,滴水相報吧。”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