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8和 iPhone X 差距在哪些方面?

我知道小米便宜,但是這個問題不是在問哪個更好,是在問有什麼區別,我只是列出有哪些區別而已,在評論裡氣沖沖得跟我扯價格會被直接刪除。

小米8這次做出了最徹底最無恥的抄襲,和iPhone 的相似程度令藍綠廠歎為觀止,自嘆不如。

小米8和 iPhone X 差距在哪些方面?

普通版的面部識別就是現有安卓手機的面部識別,加個手電筒晚上照明而已。換成紅外的免得閃瞎眼。

探索版有了結構光還要下血本上屏下指紋和壓感屏,原因很簡單,說明結構光不成熟可靠,或者不相容很多軟體支付,或者兩者都是。

下巴除了現在眾人皆知的什麼CXX封裝之類的還有一個去不掉的原因是訊號。我也不是很懂但是螢幕由於是導體,會像金屬後蓋一樣遮蔽訊號,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三段式手機,上下需要有點塑膠元件,不能是一整塊金屬後背。正面也是同理,只不過非全面屏時代上下可以是玻璃,不會遮蔽訊號。前一段Vivo那個下巴和iPhone一樣窄的APEX概念機,就是幾乎沒有訊號的,打不了電話。iPhone X用什麼黑科技解決的這個問題,我還沒見誰透露過。

下巴就不說了,頂邊框依然沒能像iPhone X那樣做到和邊框一致。貌似這真的很難,而且是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的,可見iPhone X這樣看似寬寬的邊框實際上卻是最難做的。真的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小米8和 iPhone X 差距在哪些方面?

注意小米的劉海不是居中的。iPhone甚至把兩個鏡頭都做了個左右對稱

蘋果相對成熟並且最佳化良好的True Depth攝像系統甚至可以經常啟動觀察使用者的眼球,在你不知不覺中自動保持螢幕常亮,這都是改善體驗,但不是噱頭的小細節。(三星曾經把這個當噱頭拿來賣,結果沒人鳥)

從安全形度來說,安卓任何機型都和蘋果不是一個級別。蘋果現在基本就是技術方面無法破解,只能從使用者或者社交方面人肉破解。原因是iOS是全域性加密,等同於全部內容都鎖在極端安全的保險箱裡,保險箱外面只有一顆特製安全晶片Secure Enclave。唯一開啟保險櫃的方式就是給這顆晶片提供正確的密碼,然後它會吐出系統的密匙存在記憶體裡供CPU暫時用來訪問所有內容,一旦鎖屏系統就下令忘記密匙。而安卓所謂的安全你可以認為是在被保護內容的四周拉起來欄杆,然後裝了一扇門,有鑰匙才可以輕易出入。但是很明顯你可以繞開那扇門,破壞欄杆直接進入系統。

普通版也要有那麼寬的劉海是因為要和探索版共享配件,這樣省錢。

探索版只有128G是因為這樣更省錢。

探索版螢幕沒有升級,機身尺寸完全一樣,也是為了省錢。

SE版本這麼大而且配置縮水再一次證明其實大部分安卓廠商從技術上就根本做不出小屏旗艦,也就是索尼這樣不怕虧欠反正全家都在虧的廠家敢做。高通方案的主機板元件太多,沒法做小。

探索版電池容量小很多,接近了iPhone X,和iPhone 同樣電池容量的安卓機多半續航要尿崩。

這個細節貌似也沒有人注意到,iPhone的前置攝像頭看起來是所有手機裡最黑的,和黑色面板融合最好,其他手機不但鏡頭看起來很明顯,鏡頭周圍的黑塑膠也很明顯比面板顏色淺。

iPhone還一個不起眼的黑科技,抬手亮屏。有些玩家覺得不起眼,老子裝個應用,裝個Xposed外掛也能實現。可是現在看來既然這麼簡單為啥沒人做呢?iPhone X這樣抬手亮屏,自動識別解鎖看推送,這才叫一氣合成,不用找指紋按鈕。蘋果這麼個演算法當時有過招聘資訊,找了一群機器學習和人體工學的phd。這玩意的難度就在於幾乎不能有觸發失敗的情況,拿起來就必須能亮,稍微不可靠就會嚴重影響體驗,考慮到這麼多人抬手的姿勢和習慣,絕非易事。而且你這個識別演算法還得時刻在背景運轉的同時不費電,iPhone待機續航依然是一把手毫無影響。這絕不是你裝個應用就能解決的。

沒有防水

沒有壓感操作

沒有立體揚聲器(劉海那裡的揚聲器不能做外放)

小米的劉海更高更寬

相比之下iPhone X光是劉海那裡的揚聲器就比幾乎所有安卓手機音質飽滿,而且人家還是防水的

沒有雙光學防抖,小米是單四軸防抖,iPhone是雙五軸防抖。長焦50mm鏡頭沒有防抖其實是很難用的,稍微暗一點就用不了。

沒有4K 60FPS

iPhone X是4閃,小米8是雙閃

最近安卓廠商好像都發現大家已經忘記了iPhone 首發的雙色溫閃光燈了,所以也就都悄悄省掉了。這種做法我覺得叫做偷工減料,本來iPhone剛出那時候安卓手機也紛紛跟進的,現在看不能當噱頭宣傳就乾脆不做了。

小米8和 iPhone X 差距在哪些方面?

當時還有過一個東西,螢幕給自拍做閃光燈。當然這個現在安卓機都有,但是iPhone 在這樣用的時候有一種特殊的基於硬體的螢幕雞血模式,可以瞬間比太陽直射下還要亮。現在也沒人記得了,所以安卓廠商也沒人搞了,因為不是噱頭。

iPhone 8 和X還有個很少人注意到的閃光黑科技,慢速同步,可以有效減少前景過爆背景欠爆的情況。當然了安卓手機的一貫作風,顧客不瞭解的技術不好宣傳,所以我們也省錢不做。

iPhone X的人像光效技術,主要是可以透過分析人臉的3D結構,模擬出額外的打在人臉上的光線,比如說如果在側面有光的話人的鼻子會投出陰影。這種效果是必須要有3D資訊才可以實現的。而iPhone的人像光效的最後兩個效果,是在上述效果的基礎上,再做一個背景摳圖。小米覺得光效啥的太困難了,所以直接做了4個摳圖效果。

小米8和 iPhone X 差距在哪些方面?

注意看左下角的那一束光其實是完全直線的,完全沒有被美女的身型影響。

DXO收錢給分是眾人皆知的,當然給錢也不可能給你高20分,所以小米能在分數上超過iPhone X是有相當高的硬實力的,這毫無置疑。但是其實用845晶片組高通爸爸就給你提供了軟體硬體(可能還有DXO那裡買通),包過100分。蘋果不給DXO錢買分,DXO加上蘋果的分數就是拿來賣秒殺位置的。給XXXX錢秒殺iPhone 8,給XXXXX錢秒殺iPhone X。

沒有線性馬達(而且少了這麼大的一個零件,還少了雙揚聲器,還少了無線充電,體積還大一圈,電池容量還和iPhone X差不多,可見技術差距)

對於安卓這種沒有色彩管理的環境,比拼什麼色域就是笑話,色域越大其實越差勁,特別是NTSC色域超過80以上那些,居然還有人說什麼一加6是102%所以比小米好,實在是無知得可怕。沒有色彩管理的情況下唯一能把螢幕做好的方式就是老老實實sRGB,相當於大約72% NTSC。由於國產手機全都預設搞得大藍色畫面+過度鮮豔,所以在坐的都是垃圾,連iPhone 5都比不了。但是由於華為和一加至少內建了sRGB校準,而小米沒有,因此國產手機裡還是華為和一加更好點。

iPhone 8/X還一個黑科技True Tone,基本就是完美自發光螢幕的最後一個質變的特性了。我們都知道色彩是光線打在物體上反射產生的。自發光螢幕的本質其實是偽造這種反射欺騙眼睛的方式,但是由於各種技術原因,這種欺騙的效果一直比較差,一看就是螢幕而不是反射的畫面。要用自發光螢幕模擬反射性螢幕(電子紙),你需要全面的環境光資訊,這就是True Tone。在一張桌子上擺放一張印刷的紙和一部手機。理想情況下是無論用呢何種光源照射,手機螢幕的觀感和紙相同,除非是光線不足,那麼手機螢幕除了亮度以外觀感相同。目前距離這個理想最接近的就是iPhone 8/X和iPad 2017。有些安卓手機雖然已經配備了rgb光線感測器,但是由於螢幕故意要調得很冷很豔,本身就不標準的顏色還要去做這個色彩變幻不但更難,還容易被無知小白說成是黃屏要求換機。

由於AMOLED螢幕特有的Pentile排列,直接使用會出現文字彩邊現象。目前解決這個問題的只有蘋果,採用更先進的系統底層調整進行次畫素渲染解決問題。還有三星,採用次畫素渲染外加密度更高的2k屏解決問題。其他的國產廠商對此的態度一致,你們就將就著用吧。

各種相機樣張都是美女。但是恕我直言,我覺得買小米8的人裡面無論是前置還是後置拍的美女估計都沒有iPhone 或者 OV多。

引用一些別人的發現:

如何評價小米 8 手機?是否符合預期?

www。zhihu。com

小米8和 iPhone X 差距在哪些方面?

如何評價小米 8 手機?是否符合預期?

www。zhihu。com

小米8和 iPhone X 差距在哪些方面?

有很多人質疑我說DXO收錢給分的事情,你要看轉賬記錄當然是沒有的,不用我說,這僅僅是一個推測。但是推測不是瞎猜,當然是要有依據的:

DXO最近突然出現了中文版面,而國內的攝影愛好者其實很少看DXO,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因為中國現在是世界最大的智慧手機市場。

DXO也是商業公司,是要賺錢的,自家的網站上也沒有廣告,自家出的產品垃圾沒人買,最近出這麼多手機評測錢都是哪裡來的?

看DXO的網站可以知道,DXO賣的最大的一個產品就是“幫助客戶調教成像演算法”,但是目前為止沒見過哪個手機號稱是DXO提供的演算法。最有可能的解釋是什麼?估計這個所謂的幫你調教演算法的意思是,幫助你得到更高的DXO分數,以便你拿去宣傳自己秒殺了iPhone。

DXO的相機和鏡頭評測都是採用客觀資料,毫無主觀因素,信噪比是多少db就是多少db。但是手機的分數幾乎沒有客觀因素,全是主觀因素,你覺得這是為什麼?手機並不是沒法測量客觀效能,動態範圍啊色彩還原之類的都可以透過JPEG圖分析出來。

這種主觀的打分方式,即使沒有任何政策上的“收錢給分”,根一個公司的人混熟了,也非常容易出現不公平的打分。那麼誰會和DXO的員工混得最熟,時間最長呢?

DXO號稱有客觀打分因素,但是在所有的評測裡只有對焦速度一個專案可以認為是個客觀指標。其他的基本就只有用手機拍那個老頭的照片,而且這個拍出來的結果也是由人為去打分評判好壞的。

DXO的手機打分基本可以認為是百分制,甚至可以超過100分,主觀判斷真的可以判斷這麼準確精細麼?我覺得做這麼精細的原因很簡單,給收錢給分帶來了了極大的方便,每一項都加上1分最後就可以提升好幾個排名。這樣做別人完全無法質疑,因為單個專案多一分少一分應該有什麼差距,甚至是誰好誰壞都是非常有爭議的。

DXO的很多測試專案和現實嚴重不對應。比如說我一直吐槽的放大專案,居然僅僅是比最大望遠能力。手機上的長焦鏡頭不是偷拍用的,要的不是最大望遠,而是另外一個對攝影來說很常用的50mm焦段。華為就成功利用這一點,上了3倍長焦鏡瘋狂刷分。除此之外影片防抖專案也完全不知道DXO怎麼測試的,很明顯小米2S的影片防抖是很穩的,但是防抖分數居然少iPhone X 將近10分。

小米,華為,谷歌都在釋出之前就拿去DXO做了評測並且在釋出會上亮分數,並且以此在PPT上標註“世界最好的拍照手機,小字寫上根據DXO分數“。相比之下蘋果從來沒有這樣搞過,DXO也只在蘋果手機開賣以後才出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