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全校唯一的“全職”科學老師,帶山裡孩子“玩轉科學”

他是全校唯一的“全職”科學老師,帶山裡孩子“玩轉科學”

12月4日,

在經歷6個月“太空出差”後,三名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安全“回家”!

圖片

*圖源人民日報,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

而遠在千里之外的貴州省赫章縣六曲河鎮中心小學,學生們在科學老師馬昌慶的帶領下,透過觀看錄影的方式,見證了航天員們順利出倉的全過程。

“老師,火箭是怎麼造成的呢?花了多長時間?”“老師,我也想當一名航天員,你知道怎樣才能成為航天員嗎?”觀看結束後,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向馬昌慶提出各種問題。

圖片

馬昌慶認真地解答孩子們的各種問題,心裡充滿了歡喜,

因為他在學生們心中種下的科學夢想種子,已經悄然在生根發芽。

圖片

圖片

他是全校唯一的“全職”科學老師

圖片

六曲河鎮中心小學地處烏蒙山區的赫章縣,是鎮上最大的一所小學,學校裡的2400名學生來自周邊17個村莊。

作為一所鄉鎮學校,六曲河鎮中心小學不僅遠離科學資源集中的大城市,離最近的縣城也有20多公里。

許多學生到小學畢業也沒參觀過科技館、博物館,對科學技術的瞭解大多來源於書本和電視。

圖片

六曲河鎮中心小學

全校有將近70個班級,已經任教15年的馬昌慶是學校裡唯一的“全職”科學老師,負責四年級和六年級共四個班級的科學課,同時還要負責學校實驗室和實驗器材的管理工作。

“1-2年級是每週一節科學課,3-6年級是每週兩節科學課,我一個人根本上不過來,只能讓其他老師來兼任,甚至學校的教務主任、德育主任都要給學生們上科學課。

很多兼職科學老師缺乏專業背景支援和相關培訓,面臨著教研能力不足、課堂駕馭能力不高、實驗組織操作困難的窘境。

”馬昌慶無奈地說道。

圖片

馬昌慶老師在給學生們上科學課

除了專業科學老師人數的不足,學校還面臨著實驗器材老舊的問題。“由於場地安全問題,學校以前的實驗室無法繼續使用。部分實驗器材也年久失修,加上保養不當,已經無法使用。”

長此以往,

最基礎的鄉村學校如何才能培養出未來社會需要的科技人才呢?

這是馬昌慶一直思索的問題。

圖片

圖片

為鄉村孩子種下探索科學的種子

圖片

10月下旬的一天,校長的一通電話讓馬昌慶欣喜不已。“馬老師,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捐給咱們學校的愛心包裹科創包到了。你找幾個老師幫忙,去把包裹拉回來,儘快發給學生們。”

馬昌慶瞭解到,

科創包是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愛心包裹專案為提升鄉村小學生科學素養而研發的。

包裹裡面有21個實驗用品,涵蓋

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

四大內容,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增強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圖片

到了發放包裹的那天,壘得高高的科創包就像一個個臺階,

等待著孩子們走上科學的殿堂。

學生們早早就在操場上等著,即使急切地想得到禮物,他們依舊井然有序地排隊。

圖片

“有個同學由於過於激動,老師發給他包裹的時候,他沒有接穩,不小心掉到地上了。他迅速拾起來,抱著包裹如獲至寶跑回教室。”

雖然已經過去了快兩個月,馬昌慶仍然對當天的場景記憶猶新。

“那一天操場上,教室裡,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討論的都是關於科創包的話題。”

圖片

科創包裡面有個實驗叫“偏心”的磁鐵,馬昌慶和另外兩個科學老師在一起研究半個小時才弄清楚。

然而,他發現幾個同學在一起商量,都不用看說明書,十分鐘就搞好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孩子們對他感興趣的事,甚至不用老師教,他就願意去學習、去鑽研。

” 馬昌慶感慨道。

在科創包到來之前,由於實驗器材的缺乏,學生只能在下面看著老師操作,無法自己動手。

馬老師開玩笑說:“每到這個時候我就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復讀機,機械地把課本上的內容念出來,學生只能被迫去接受。”

圖片

學生們在科學課上使用科創包做實驗

然而,愛心包裹科創包的到來,讓學校裡的科學課煥發了新的生機。

“比如電線並聯和串聯的道理,以前我要講很久學生才能明白,但很快又會忘記。他們用科創包裡面的實驗器材,自己動手做過一遍後,效果很不一樣,甚至可以不按照常規的思路自己去探索。

我覺得科創包就像是一把開啟孩子們的探究心和好奇心的鑰匙。

” 馬昌慶深有感觸地說道。

圖片

圖片

讓科技之光照亮鄉村孩子的夢想之路

圖片

除了每週兩次的科學課,

馬昌慶還透過帶學生參加科學競賽、舉辦“科技小達人”活動等多種方式,

激發學生們對科學的興趣,而學生們也用自身的改變,回報著他的付出。

今年6月,第二屆少年矽谷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成果展示大賽暨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在赫章縣舉行選拔賽,六曲河鎮中心小學派出了二十多名學生參賽。

圖片

部分學生的參賽作品

其中,六年級學生小萍和雪雅設計的“空間站淨水裝置”,利用石英砂、活性炭、紗布等,將空間站產生的廢水過濾淨化成飲用水迴圈利用。

憑藉這一巧妙的設計,她們最終入選了全國的決賽,

並拿到了三等獎,這是赫章縣的小學生參加全國科技比賽取得的最好成績!

圖片

上週四,馬昌慶又在學校裡舉行了一年一度的“科技小達人”知識競賽活動,每個班級選出三名代表參加。

在競賽現場,每支代表隊的三名隊員之間分工合作,認真答題。他們時而眉頭緊鎖,時而面帶微笑。

在第二輪搶答題環節,比賽進入了緊張激烈的局面。每個參賽隊伍的神經高度緊張,搶答成功的組異常興奮,每一次的加分減分都牽動著同學們的心。

圖片

看著學生們既認真又興奮的樣子,馬昌慶心中已經想好了下一次“科技小達人”活動應該如何舉行。

“明年我打算帶學生們去到大自然中,收集植物的種子、葉子,不同的岩石,還有蝴蝶、昆蟲。然後把這些做成標本,為學校留下一些東西,讓以後的學生也都能看到。”

圖片

多年來,馬昌慶透過大山裡的科技課堂,為孩子們解密“十萬個為什麼”,告訴他們,

身邊的草木為何枯榮,遙遠的星辰等待探索。

我覺得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候,就是我和同學們一起解決某個科學難題的時候。

我們一同探求科學真相,那個時候我們是平等的,沒有老師和學生之分。”

圖片

答案從來不會躍然紙上,

它們會在孩子們無盡的探索中一一呈現。

我們相信,

在鄉村學校開展和普及科學教育,

將在更多農村孩子的心中

種下科學探索的種子,

而種子一旦落地,

必然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他是全校唯一的“全職”科學老師,帶山裡孩子“玩轉科學”

他是全校唯一的“全職”科學老師,帶山裡孩子“玩轉科學”

他是全校唯一的“全職”科學老師,帶山裡孩子“玩轉科學”

他是全校唯一的“全職”科學老師,帶山裡孩子“玩轉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