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校園欺凌 沒有現成的“教育手冊”可照搬

近日,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一名中學女生被數人惡意欺凌的影片成為網路熱點。從影片中可見,受害人摔倒在地,被三名欺凌者輪番揪髮、掌摑、踩頭,且伴有語言暴力。網警發現後,當地公安機關迅速反應,涉事人員均已到案,相關處理正在進行。

“報警沒用,我們都沒成年。”一名施暴者對受害人洋洋得意的輕蔑之語,讓輿論的焦點集中在法治體系對此類事件的應對上。但我們換個角度看,如此的惡性事件,還有更加耐人尋味的地方。

包括欺凌現象在內,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的社會失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與他們的認知特性相關。現代腦科學認為:人類的大腦在25歲以前尚未完全發育,青少年大腦的發育,最初發軔於後腦,其後慢慢向大腦前部移動,逐漸建立起左、右半腦的連線,直至控制情緒,產生理性思維。因此,青春期學生的情緒控制與管理,往往處於不完善、不穩定的狀態。在外界的刺激下,他們的情緒很可能發生劇烈波動和反覆。“腦子一熱”,缺乏理性,正是某些青少年容易做出極端行為的原因。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我看來:面對青少年的錯誤行為,我們還需把教育還原到“過程”中去解讀和實踐,而不能只停留於大而無當的道德批判。這也是我們每臨類似事件,不要急於傾瀉怒火的原因。

面對校園欺凌問題,在“頂層設計”上展開反思和重評很有必要。這一設計的重點,在於回到“理性人”的立場上,引導學生正確行事。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訴我們“堵不如疏”,校園欺凌固然可惡,但是,如果只靠嚴罰重典,而不從欺凌現象的成因入手,類似問題總會死灰復燃。如果學生的意、情、志得不到有效的引導和排解,必然會在別處以別樣的方式呈現出來。

以“罪”或“罰”的線性思維建構起的校園欺凌防範策略,只能暫時抑制問題。我們真正要做,並可以做成的,是悉心研究學生的生理、心理,用腦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的相關理論,設身處地地引導學生,並在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接近學生的心靈,解決他們心理上的問題。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如果教師不具備相關知識,就不會意識到學生平時的言行,尤其是他們的喜怒哀樂中,暴露出的不良傾向和消極訊號。每一次校園欺凌,都是這些傾向或訊號,千百次累積後的爆發,但教育者未能察覺到。悲觀地說,我們的無視,可能會給孩子埋下某種情緒的種子。而這些種子一旦種下,時機一到是會發芽的。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努力成為孩子的範本。校長、教師、家長,莫不如是。用良好的人格修養、平和的心態調整、豁達的實施態度,去影響我們的孩子。特別是對那些偏執、好勝、容易衝動的孩子,要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和養育,防止他們在戾氣與偏狹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教育工作者每天在面向具體的人,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人,也即沒有現成的“教育手冊”或“教育指南”供人照搬照抄。對待未成年人的不當行為,只有擺脫只依賴紀律和懲罰線性思維,將學生還原到具體的場景、情緒、思想中,以心換心,以情動情,用健全的科學知識為之疏導和詮釋,才能從根子上防止此類現象發生。這一過程勢必曲折,也很難“多快好省”地見效,但唯有此,校園欺凌等校園頑疾才會得到緩解,乃至最終得到治癒。

(作者系中學教育工作者)

邱磊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