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之後,天空出現七彩雲!恰好出現在地震後,有關聯嗎?

5月20日上午8時36分,四川雅安漢源縣發生了里氏4。8級地震,周邊很多地區都有比較明顯的震感。而在中午時分,雅安市天全縣的一些居民,在天空中發現了“七彩雲”,這種帶有顏色的雲彩,出現在一團雲層的邊緣,給天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讓目睹之人眼前一亮。

雅安地震之後,天空出現七彩雲!恰好出現在地震後,有關聯嗎?

而拍攝到“七彩雲”的時間,剛好在雅安漢源縣發生地震之後不久,天全縣和雅安縣又距離很近,一些朋友自然地將二者聯絡起來,認為七彩雲的產生和地震脫離不了關係,似乎在預示著什麼。那麼,“七彩雲”的形成,到底和地震有沒有關係?

“七彩雲”的形成過程

大家知道,天空中的雲朵,其實是由眾多懸浮的冰晶顆粒和小水滴共同構成的水汽團,當陽光能夠照亮和照透時,雲朵就會顯示白色,如果雲層較厚,陽光沒有穿透,那麼從地面上看雲朵就會顯示出黑色,此時我們稱之為烏雲。

如果當雲層的厚度比較薄、陽光能夠透過雲層時,並且冰晶或者小水滴之間的空隙剛發與光線的波長相差不大,那麼光線在照射到這些微小“遮擋物”時,會形成向不同方向發射反射光線的衍射現象。

雅安地震之後,天空出現七彩雲!恰好出現在地震後,有關聯嗎?

而太陽光線是由不同波長的單色光所組成,不同波長的單色光的衍射角度會產生細微的差別,當衍射後的光線繞過障礙物後,相互交織在一起又會形成光的干涉。透過光的干涉,一種色光的“明亮區”就會與另一種色光的“陰暗區”相互重疊,繼而產生色光的規律性堆疊,最終形成色彩的按規律排列。

雅安地震之後,天空出現七彩雲!恰好出現在地震後,有關聯嗎?

如果雲團的規律夠大,我們就會發現透過這種光線的干涉現象,最終會構成一層又一層的色彩同心圓環,最內側的為紫色,也就是衍射角度最小的紫色光,最外側的則為紅色,是衍射角度最大的紅光,這種排列方式與雨後常見的彩虹完全一樣。

雅安地震之後,天空出現七彩雲!恰好出現在地震後,有關聯嗎?

假如雲團的規模不大,或者雲朵的形狀非常不規則,那麼這種彩色的圓環就會不明顯,只體現出顏色的堆疊,我們在地面就只能看到不規則的片狀七色彩雲了。距離太陽越遠的七彩雲,顏色就顯得越淡。

“七彩雲”形成的條件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薄雲都能夠形成上述光的衍射現象以及生成七彩雲,還需要一些特定的條件,主要有3個:

第一是:白天天氣晴朗,光照條件比較良好,

第二是:雲團中的水汽含量適中,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最好是半透明的那種。比如高積雲、卷積雲、莢狀雲、珍珠母雲的邊緣比較薄,比較容易形成色彩鮮豔的“七彩雲”。

第三是:要有適合的太陽光線入射角度,從觀察者的角度看,“七彩雲”一般出現在與太陽的同側,以觀察者為頂角,那麼太陽與雲層之間的夾角在10度到40度之間。這種特徵,與彩虹能夠被觀察到完全不同,以觀察者為參照點,彩虹通常出現在太陽的背面。

雅安地震之後,天空出現七彩雲!恰好出現在地震後,有關聯嗎?

從以上“七彩雲”的形成原理以及必要條件可以看出, 這種現象的產生與地震根本沒有必然的聯絡。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七彩雲”的出現頻率還是比較高的,大江南北很多地區的夏季都會有這種現象的形成,在“七彩雲”出現的前後,很少有發生地震的就是最好的證據。

當“七彩雲”出現以後,如果天氣非常晴好、空氣中的水汽還比較豐富,同時風力也比較小甚至無風的狀態,那麼“七彩雲”的持續時間會相對較長。因此,“七彩雲”的形成,是當時當地的天氣狀況和光線衍射共同作用下的純自然現象,一些人將其與地震聯絡起來是沒有什麼道理的。

雅安地震之後,天空出現七彩雲!恰好出現在地震後,有關聯嗎?

延伸閱讀:“地震雲”能預測地震嗎?

相信大家還聽說過“地震雲”,即在地震發生之前,有的地區空中會出現大範圍的、呈現網狀、魚鱗狀、波狀或者絮狀的雲層,由於這些雲層的形狀和特徵多種多樣,沒有統一明確的定義,都是看上去感覺比較“怪異”罷了。

雅安地震之後,天空出現七彩雲!恰好出現在地震後,有關聯嗎?

最初提出地震雲概念的是日本一位市長,他並沒有什麼氣象學的知識背景,在上世紀40年代他擔任市長期間,曾經看到過空中出現了這種奇特的雲團,然後預測會有地震發生,結果還真的發生了一次震級較大的地震,這種根據雲團特徵預測地震的“地震雲”,一下子成了很多人感興趣的話題。

後來,這位市長又堅持了30多年,用這種方法預測地震,據他稱又成功預測了五次。不過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專門召開的會議上,對這種方法進行了否定,主要原因在於日本本來就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地震發生的頻次非常高,30年間發生了數千次震級不等的地震,用這種方法預測的成功率相當低,絕大多數的地震發生時根本沒有這種現象,而且即使有的地區出現了這種雲團,也並沒有地震的發生,兩者在極少數的情況下出現了巧合而已。

雅安地震之後,天空出現七彩雲!恰好出現在地震後,有關聯嗎?

有科學家提出,在地震發生時,會將地殼內部積聚的熱量快速散發出去,從而加熱了底層空氣,在空氣上升過程中會形成凝結形成條帶狀的雲層分佈。也有科學家提出地層的斷裂帶中,可能會有大量高能帶電粒子溢位,在地震前形成了靜電場,使高空形成了條帶狀的地震雲。這些觀點雖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並沒有被科學試驗所證實,並不具有普適性,更多的只是從結果向前推導,是一種先入為主的猜測而已。

雅安地震之後,天空出現七彩雲!恰好出現在地震後,有關聯嗎?

其實,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對地震的發生機制還沒有完全掌握,對地震的預測更是處於低階階段。能夠透過異常的氣象條件和生物活動規律改變來預測地震,其實是地震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相信未來在這方面肯定會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