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晟 | 作為“對蹠點”的澳大利亞

我們現在看到的地圖,多是上北下南,而不是上南下北。這是為什麼呢?“上北下南”的習慣其實源自1569年弗萊芒製圖師墨卡託(Gerardus Mercator)繪製的墨卡托地圖。如果我們放眼世界其他地區的地圖,會發現伊斯蘭世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拉美等國家和地區的地圖都曾採用“上南下北”的繪製方式。這表明世界所有文化在潛意識裡都會以自我為中心。“上北下南”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實際上是權力構建的結果,是歐洲的世界地理觀成為了全球的標準。

這就要說到“對蹠點”(antipodes)這個概念,它同樣也是古代歐洲人“臆想”的結果。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具有對稱性,既然北半球存在著大陸,那麼必然會有一個南方大陸的存在,澳大利亞之名源自拉丁語australis,就是“南方大陸”的意思。後世哲人相繼提出球體論、氣候地帶說,以證明希羅多德的猜想。到了中世紀,“對蹠點”的觀念進一步發揚,但南半球的形象也被醜化。

直至大航海時代的到來,這種“臆想”變成現實。最早開闢新航路的老牌世界霸主西班牙和葡萄牙與“南方大陸”失之交臂。後來,荷蘭人威廉·揚茨因航向偏離軌道,陰錯陽差地抵達澳大利亞的西部。隨後塔斯曼的探險讓澳大利亞的西部和南部輪廓開始明晰起來,“新荷蘭”的知識隨之融入地圖中。東部由於未被涉足,依然存在想象的成分。而澳大利亞的輪廓真正清晰地展現在世人眼前,得益於英國庫克船長和航海家馬修·弗林德斯的探險。

雖然聽起來有點荒誕,但澳大利亞確實是從一種概念變成一種現實的。接下來,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殖民擴張,經濟理性的尺度越來越影響人們的世界觀,人們越來越用現實的、理性的標準來討論一個地方的意義。澳大利亞最初的大眾形象是刑罰之所,即英國輸送囚犯之地,被稱為“囚犯殖民地”。但由於殖民地的存續需要發展經濟,經過一番探索,開拓畜牧業成為彌補當地農業發展條件不足的一劑良藥。澳大利亞畜牧業對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影響了我們對澳大利亞的認識,今天大眾輿論有時稱其為“土澳”,很大程度也是受到這種形象的影響。

而澳大利亞影響世界對其認知的第二個大事件是“淘金熱”。1851年左右澳大利亞發現黃金,恰逢當時美國淘金熱高潮開始消退,世界各地懷揣著發財夢的人紛紛湧入澳大利亞,甚至大文豪查爾斯·狄更斯也鼓勵兒子移民此地。澳大利亞的形象因淘金熱發生巨大變化。此外,淘金熱還引發了澳大利亞史上第一次工人運動。1901年,澳大利亞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工黨執政的國家,在西方國家類似政治實踐中走在了前列,這是澳大利亞對世界制度建設的一大影響。

1880—1881年墨爾本舉辦的南半球第一次世界博覽會,是影響世界對澳大利亞認識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澳大利亞融入世界的過程,也是一個人類整體“世界觀”不斷拓展的過程。由於英帝國的形成和全球拓展,在太平洋方向上,澳大利亞被納入了一種跨國的生態文化網路。澳大利亞的生態環境對北半球的科學知識產生了顛覆性影響,比如人們前所未有地發現在澳大利亞居然存在袋鼠、考拉等奇怪的物種,甚至季節都是顛倒的。到了今天,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地處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更是一個重要抓手。

(作者為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

作者:費晟

編輯:劉迪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