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在“初衷”那個帖子裡,大家最後都converge到“初心”了,所以蹭一下熱度,另開一貼來談談初心。

首先我的老規矩是來界定一下我們要談的概念和scope:什麼叫“初心”?否則我們沒法在一個page上討論問題,很多歧義就是如此產生的,比如著名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不是大家以訛傳訛的自私自利的意思,還有“君子不器”等等……

談談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就像某位同學說的:“初心”這個詞可能最初是從佛學中來的,不管真假,初心這個詞至少肯定受到過佛學的回爐與洗禮,後來慢慢的以訛傳訛,大家忘記了它的本意而已。佛學的“初心”就是“本心”/“自性”的意思。如《六祖壇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所以從上述意義上來講,其實初心/本心/自性人人生而有之,只是我們凡夫俗子/沒有開悟之人/沒有掌握終極真理之人不識本心,不知初心,或者說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初心”而認為自己知道自己的“初心”;或者說那些修行的人,那些不斷求真的人,那些不斷審視人生的人,都是在一直不停地尋找和認識自己的初心,發現和認識自己“初心”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狀態,不是一個點。“初心”本身的屬性有“不受染汙”的人性與真理的意思,比如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和六祖惠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基本上都是一個意思,只不過六祖更裝B更“綠茶”一些。正是因為這個屬性,後來人們圍繞著“不受染汙”以訛傳訛地把“初心”理解為:我們兒時的夢想,未受染汙的童心。這其實是不對的,有違“初心”的“初心”。

以我自己的經歷為例,按照以訛傳訛的理解,我小時候(六歲起)特別“有理想”“有抱負”,我的初心/兒時理想與抱負簡直就像慕容復一樣:以光復祖先榮耀而奮鬥,我還很幼稚地把理想具體化,目標化,milestone 化,並把它們貼在床頭與門口廣而告之。但是由於年輕時心理素質差,基本每次要不missed objectives要不就是missed milestone‘s deadline,從而總是被人笑話,甚至我小時候大家給我取得nicknames就是“好高騖遠”。讀大學期間,找到了癥結所在,心理素質變好了,後面20年倒是非常順利,除了光復祖先榮耀(那得鬧革命推翻政府)的目標徹底放棄了沒有實現以外,其它小時吹的牛基本都實現了或者說至少短暫地實現過了。實現過後,才有了“千秋邈去獨留我,百戰歸來唯求真”,因為我發現“唯求真”才是我的本心/初心/自性。實現小時吹過的牛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髮現和認識自己本心/初心/自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訴諸過/practice多種宗教,大量閱讀和學習,找高人探討。從以訛傳訛對“初心”的理解,我現在完全背離背叛了兒時的“初心”,但是我自己認為我重新找到和認識了真正的“初心”,如果說以前因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誤解而有什麼遺憾的話,現在的我更加free,更加沒有遺憾,真有點“此心光明,亦復何憾”。

最後,祝大家不要糾結那些以訛傳訛化的、所謂的兒時(人之初,性本愚,小屁孩懂什麼“初心”啊?)未受染汙的“夢想”或“初心”,而是不斷地去尋找和認識自己的那個本自具足的本心與自性,那個屬於自己內心內在的真理,只有這樣才可能找到那個外在的真理。

本文由未名空間ID:MyESSN 發表於mitbbs。com的Midlife版面,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出處!

快速得到對時事的犀利評論,請加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