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父母肯定的孩子,都不自信

中國家庭的幼兒成長教育彷彿已經陷入極端的泥潭。

我們能看到家長對“小皇帝”和“小公主”的無限溺愛, 也能看到一部分家長堅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挫折式教育。

顯然,年輕一代的父母在育兒方面更加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但由於網路時代育兒知識的泛濫,他們也更加迷惘。

最可憐的,是這些育兒實驗的物件——孩子。

不被父母肯定的孩子,都不自信

過度寵愛是糖衣的刀,

一味否定是有毒的藥

我們看到過太多因為爺爺奶奶過度的“隔輩疼愛”導致孩子自私任性的例子,所以害怕溺愛毀掉孩子的未來。殊不知,挫折式教育的一味否定,也會摧毀孩子的心理健康。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從小長大你所做的事情不被父母肯定,經常打擊是什麼感覺?

”有人回答如下↓↓↓

不被父母肯定的孩子,都不自信

你不知道你對孩子小時候說的那些“不怎麼樣”、“你也就這樣了”、“比不上人家”、“有什麼了不起的”,會給他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

來自父母的肯定,才是小孩子最需要的讚賞。

不被父母肯定的孩子,都不自信

被打擊長大的孩子,更不願意敞開心扉

“小時候,如果我吃飯打碎了東西,爸爸就會讓我去罰站,他會一邊吃飯一邊罵我

「不長腦袋」、「豬腦子」、「沒記性」

,媽媽則在旁邊嫌棄地收拾碎片不會幫我說話。有時候直到飯桌都撿乾淨了,我還餓著肚子在罰站。”

“後來和大學舍友一起去吃火鍋,我不小心把調料盤打翻了,整個人呆在那不知所措,心裡害怕又恐懼地在等待什麼。大家看我反應奇怪,紛紛過來關心我「怎麼了?別發呆了,快吃飯吧,一會羊肉都老了」,

聽到這些話我才明白我是在等什麼,我在等著捱罵與訓斥啊!”

“我控制不住地跑進衛生間開始捂臉哭泣,沒有人知道我怎麼了,也沒有人會知道,我到底怎麼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

,父母在在小事上的不原諒、嚴厲批評教育給孩子留下了深深的童年陰影,哪怕孩子長大了,這種恐懼的情緒也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父母的一次次否定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

“我不能讓爸媽滿意,我是個討厭的孩子”

,這種認知加深孩子的自卑人格,也讓他的心裡構築起嚴密的防線,心門緊閉。

不被父母肯定的孩子,都不自信

平和自然的相處施教,才是愉悅的親子生活

“打壓式”的親子關係悲壯得莫名其妙:你恨我沒有關係,只要你有出息就行了。

事實上,即便孩子日後功成名就,心裡也會藏著對父母的怨恨與遺憾,在生活的哪個瞬間,突然痛苦不堪難以訴說。

小編認為,真正好的親子教育應該是自然平和的,過度的寵愛和批評都會使親子關係變得奇怪。

不被父母肯定的孩子,都不自信

孩子得到一朵小紅花,你應該說“今天表現的真棒,明天也拿一朵小紅花回來好不好呀?

而不是“昨天怎麼沒有小紅花?今天就一朵?”

孩子考了第一名,你應該說“真棒!下次我們數學再努努力,做全班最高分好不好?”而不是“數學那麼差下次第一肯定不是你了!”

你擊潰的,不是孩子盲目的驕傲,而是應有的自信。

不被父母肯定的孩子,都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