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女兒莫要去上墳,小心孃家斷了門”有哪些道理嗎?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其中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是中華民族最古老也是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這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這樣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從《禮經》等文獻的記載來看,唐朝以前中國北方並沒有清明節時期去掃墓祭祀的例規,但是到了唐朝時期清明節掃墓祭祀已成風氣。唐朝是中國南北各地掃墓祭祀風俗融合時期,沿襲清明掃墓祭祀的風俗,並擴大到全國各地。宋朝、元朝時期,清明節在全國各地地位上升。

俗語“女兒莫要去上墳,小心孃家斷了門”有哪些道理嗎?為什麼?

從古至今掃墓祭祀在民間看得如此重要,那麼關於它的一些傳統禮儀和注意事項肯定就會有的。俗語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比如“女婿莫上墳,上墳辱先人”、“清明上墳四禁忌,子女觸犯散財氣”、“女兒莫要去上墳,小心孃家斷了門”等,這些都是在古時候古人針對祭祀講究下的產物。也跟那時候的思想有關,慢慢地形成了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比如“女兒莫要去上墳,小心孃家斷了門”字面的意思是說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孃家,給已經故去的親人上墳,隱喻會對孃家不好。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1。歷史背景。古時候在男尊女卑的思想影響下,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孃家上墳的。人們常說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對於孃家人來講嫁出去的女兒只能當親人對待而不能當家人對待了,在他們看來嫁出去的女兒,屬於外人了。是不寫入家族族譜的,但是嫁出去的女兒是可以寫入夫家族譜,在女性的姓氏前面加上丈夫的姓。比如女的姓劉,夫家姓王,古時候稱這樣的女人為王劉氏。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主要是夏商周時期出現了以宗法制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國家體系,在加上宋朝時期程朱理學對女性束縛讓女性基本上淪為男性的附庸了。因此像這種上墳祭祀祖先的事情和女性就沒什麼關係了,在祭祀祖先的時候她們連進入夫家的家族祠堂都是不允許的,就更不可能回孃家上墳了。

但是有一種情況例外,這種上墳祭祀區別於清明時期的上墳祭祀,也是民間習俗叫“上新墳”,按民間習俗,祭掃未滿三年的新墳要在春社日之前進行。也就是民間說的“新墳不過社”。給去世不到三年的人祭掃,一般不叫掃墓,叫掛社。這種上墳是有規定年限和時間的,女兒女婿都要參與,這個時間就是三年內,每年的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大概在春分的前後。但是三年後就不可以了,三年後嫁出去的女兒任何時候都不能回去掃墓祭祀了。

俗語“女兒莫要去上墳,小心孃家斷了門”有哪些道理嗎?為什麼?

2。含有隱喻不好,我們知道祭祀祖先除了緬懷之意還有祈求祖先庇護,希望能在祖先的庇護下讓自己的家庭興旺,財運亨通。如果嫁出去的女兒也回來掃墓祭祀,勢必會把這些運勢分離出去,這樣當然不好了。因此家族裡的兄弟們會全力阻攔。當然了這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只是受到了民間的觀念影響而已,一個家庭是否和睦,是否能聚集財富,完全是靠家裡人經營的,和其他事情沒關。

3。世俗觀念,如果嫁出去的女兒回家上墳,在世俗觀念面前,如果家族裡沒有兄弟,嫁出去的女兒回來上墳祭祀也還說得過去,畢竟孃家沒後,“段門”了。有人記掛,有人打掃得還算不錯。但是如果孃家有兄弟,嫁出去的女兒還回來掃墓祭祀,在世俗人的眼裡人們認為這樣的兄弟連自家的祖墳都不去打掃實屬是不孝。是會被人在背後說壞話的。也會被人們用來做反面教材來教育下一代。

俗語“女兒莫要去上墳,小心孃家斷了門”有哪些道理嗎?為什麼?

當然這些也都不是絕對的,每個地域有每個地域的習俗,我國那麼大,習俗肯定很多,這裡說得只是普遍現象,有地方可能還要求來的人越多越好,只要有點沾親帶故的都可以來,隱喻著家族興旺的說法。不過對於現在的人來講男女都一樣,有些東西正在慢慢地淡化。你們覺得呢?是不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