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書生遇到前世的愛人,哪知道對方竟是賈似道的棋童

甘肅天水有一個書生叫趙源,他從小父母雙亡,一個人生活。眼看到了婚娶的年齡,依舊孜然一身。

元仁宗延祐年間,他來到錢塘求學,居住在西子湖畔的葛嶺之上,居所邊上是宋代奸相賈似道的故居,當年的繁華奢糜之地,如今蓬草深深,成為城狐社鼠的樂園。

民間故事:書生遇到前世的愛人,哪知道對方竟是賈似道的棋童

趙源一個人居住,無聊之極,就在山道上散步,這一天他正在門外徘徊,突然看到一個女子從東邊走了過來,她身著綠衣,頭扎雙鬃,大約有十五六歲的年齡,雖然沒有濃妝豔抹,但容貌之美,世間少見。

趙源從來沒看過如此的麗色,就盯著對方看了許久,直到對方消失在夜幕裡。

第二天晚上,趙源出來散步的時候,又遇到了這個女子。趙源就留意了,於是每天晚上都出來散步,這樣與女子照面幾次之後,趙源就開玩笑道:“小娘子家住哪裡,為何天天來這裡?”

女子落落大方,道了一個萬福,笑著說:“奴家與公子是鄰居,只是公子不知道罷了。”

哦?趙源很好奇,但也沒有多問,藉著與女子搭話的機會,二人相識,就這樣水到渠成,沒多久,他們二人就住在了一起,只是奇怪的是,每天早上雞叫之前,女子就整衣離去,到了晚上月上柳梢頭的時候,女子才姍姍來遲。

民間故事:書生遇到前世的愛人,哪知道對方竟是賈似道的棋童

眨眼間一個月過去了,二人好的跟蜜裡調油一樣,難捨難分。趙源問女子的姓名,女子說:“公子只要和我在一起就行了,何必要知道我的姓名住址呢?今朝有酒今朝醉,想那麼遠幹嘛呢?”

但趙源是一個好奇寶寶,一直追問個不停,女子就說道:“我喜歡著綠衣,你就叫我“綠衣人”得了。”

至於家住何方,不管趙源怎麼問,女子都不說。趙源就猜想,她不會是哪個大戶人家的侍妾吧,天天晚上和與我私奔,害怕事情敗露,這才不說出姓名與住址吧。

趙源雖然有些懷疑,但美女相伴,美好的時光讓他不再想那麼多。

一天晚上,趙源與女子飲了幾杯酒,他就開玩笑指著對方說道:“娘子身著綠衣,怎麼像《詩經》裡所說的,不守尊卑,以綠色為上衣,以正色黃色為夾裡呢?”話有調侃之意,也顯得不夠尊重,女子聽了,橫了趙源一眼,就起身離去了。

這一離去,好幾天沒有前來。直到一旬之後,女子才再次來到趙源的住處。趙源問她為何最近沒有來。女子生氣地說:“奴家願與您白頭到老,廝守終生,但您卻拿我當婢妾,瞧不起我。不過公子想知道我的底細,我現在就告訴你吧。我與公子前世有情,不是這個緣故,我也不會來尋您。”

民間故事:書生遇到前世的愛人,哪知道對方竟是賈似道的棋童

接著,女子又說道:“奴家並不是塵世中人,乃是已故宋代的宰相賈似道的侍女,本是臨安的良家女子,從小就喜歡下棋,十五歲的時候,家裡貧寒,就以棋童的身份進入賈府,成為他的侍女。每天賈似道上朝歸來,都要到半閒堂小憩片刻,必會嬉我去陪從下棋,所以我很受寵愛,而公子當時是賈家的下人,負責給賈似道煎茶,因為要端茶送水,才能進入後堂。當時公子不過十五六歲,長相俊俏,長身玉立。我看到公子之後,很是傾慕,曾經將自己的荷包悄悄送給公子,而公子回贈了我玳瑁粉盒,你我情同意合,但賈府上下森嚴,我們很少有機會相聚。後來,你我之間的書信被同伴發現,他們向賈相爺告發了我們,於是我和公子一起被杖斃於西湖斷橋之下。”

“滄海桑田,幾十年後,公子已經轉世為人,而我依舊是一個孤魂野鬼,所以我才找機會,與公子邂逅,想必這也是命運的安排吧。”

說著,女子淚如泉下,哭得十分傷心。瞭解了故事的前因後果之後,趙源也很是感慨,上前將女子擁入了懷裡。從此,女子也放開了,在趙源的屋子裡居住,再也不回去了。

趙源不擅長下棋,女子就將自己的所學都傳給了他。久而久之,在女子的薰陶之下,趙源的棋藝也得到了

幅度的提高,在本地少有對手。

而女子每次說到賈似道的凡事,都講得很清楚。

她曾經說:“有一天,賈人民民主道在半閒樓憑欄瞭望,他的姬妾都在一邊服侍,正好有兩個少年郎頭戴烏巾,穿著便服,乘著小船在西子湖中游玩之後,嘻嘻哈哈地上了岸。其中一個很受寵的侍妾叫銀珠,她隨口誇了一句好俊俏的少年郎。哪知道賈似道聽了之後,似笑非笑:你願服侍他們嗎?

這個侍妾只是笑了笑,沒說話,哪知道一個時辰之後,賈似道讓人捧上了一個盒子,他將所有的侍妾叫到了身邊,當著她們的面打開了盒子,裡面竟是剛剛那個侍妾的腦袋。這一下,所有的侍妾都不敢在賈似道面前亂說話了。”

“賈似道曾經販運幾百船的私鹽到都市出售,由於太過張揚,被太學裡的學生知道之後,有人寫了一首詩嘲諷他:

昨夜江頭湧碧波,滿船都載相公鹺。雖然要作調羹用,未必調羹用許多!

這首詩落入賈似道耳中之後,他立刻將寫詩的太學生打入了死牢。

後來,浙西推行公田法,老百姓因此吃了不少的苦,有人就在路邊寫了一首詩:

襄陽累歲因孤城,豢養湖山不出徵。不識咽喉形勢地,公田枉自害蒼生。

賈似道聽說之後,就將寫詩之人抓了起來,隨意捏造了一個罪名,充軍至邊遠地區。

賈似道曾經給道士們施齋,當時施捨了一千名道士,最後有一個衣衫襤褸的道人來到賈府前求齋食,而負責此事的主管因為已經施捨了千人,不肯再施捨給他。哪知道道士不依,就在門前賴著不走,主事人不得已,只好在門前給他送了一碗齋飯。道士吃完飯,將缽盂放在桌上就離開了。

後來,賈府的僕人費了好大的勁,想將那個缽盂舉起來,都沒有成功。無奈之下,他們將此事告訴了賈似道,哪知道賈似道輕而易舉的舉起了那個缽盂,卻發現下面有兩句詩:

得好休時便好休,收花結子在漳州。

看到這首詩,賈似道才知道那個道士乃得道之人,而自己卻無緣相見,也一直悟不出這兩句偈語的意思,後來才有了在漳州木棉庵被鄭虎臣給殺死的事情。”

說到這裡,女子嘆息道:“也許這就是一個人的命數吧。”

民間故事:書生遇到前世的愛人,哪知道對方竟是賈似道的棋童

聽到這裡,趙源想到了自己與女子的兩世宿緣,就問道:“你我在一起,這也是命運罷。”

女子嘆了一口氣:“也是命數。只不過我一介陰魂,如今圓了心願,怕是也不會長久。”

趙源聽了大驚,問還有多少時間,女子說三年之期。趙源半信半疑。

哪知道三年之後,女子果然得了病,臥床不起。趙源要為她請郎中,卻被女子拒絕了:“這陽間的郎中,如何治得了我這鬼身?我之前也曾經說過,你我有三年之約,如今也就到了分手的時候。我能夠和你在一起,也是心滿意足了,我死後,你不要想我,好好地找一個良人成家罷。”

女子剛剛說完,就倒地不起,化為一道輕煙飄忽而去。

趙源與女子幾年的相伴,早已將其當成自己生命中最珍貴的人,如今對方離去,趙源哭得死去活來。

由於女子沒有遺體,趙源就將她的幾件衣服還有首飾之類的,在北山山腳下建了一個衣冠冢,上書“趙源賢妻之墓”,雖然女子已經逝去多年,但他依舊忘不了對方,也一直沒有娶妻。後來更是到靈隱寺出家,當了一個和尚,後來成為一代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