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出品| 新浪科技《科學大家》

撰文| 趙公博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天文學系主任

我國古代先人非常有智慧,在漢代古書劉安的《淮南子·齊俗》中,就提到過“四方上下謂之宇,往固來今謂之宙”,簡單來說宇是空間,宙是時間,所以宇宙學是一門研究時空的學問。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在宇宙中,時間和空間基本上是一回事。因為當你看到宇宙深處的時候,你就看到了過去。我們通常提到的宇宙學長度單位:光年,看起來挺奇怪,像個時間單位,實際上是長度單位,代表是光走一年的距離。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光走一年的距離是多遠呢?也不是很遠,大概就是94600億公里。那銀河系有多大呢?直徑十萬光年以上,也就是說,從銀河系的這一端走到另外一端,光要走十萬年。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當你看到更遙遠的星系,比如仙女座星系,距離地球250萬光年,你看到的這個樣子是它250萬年前的樣子,今天可能已經不存在了,另一個風車星系離我們更遠,有2100萬光年。

所以對研究宇宙學、天文學的人來說,“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的過去”,看不到未來,我們只能透過過去了解宇宙發生了什麼。

如何探索宇宙演化歷史

要研究宇宙,你首先需要一個非常好的理論,而要創造一個好的理論,你需要一個聰明的大腦。愛因斯坦就建立了非常偉大的理論:廣義相對論,但同時你還需要有非常好的觀測方法去檢驗理論,其中多重宇宙探針就是用各種各樣不同的手段去探索宇宙。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我們的一個觀天利器,它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類似利用微波爐的波段去探測光子在全天區的分佈,根據大爆炸理論的預言,在天空中有一個3K的微波背景輻射,這個微波背景輻射在天空的分佈中帶有大量宇宙學資訊,因為這些光子是從宇宙大爆炸之後的38萬光年飛到了我們的今天,攜帶了大量沿途的“風景”,所以我們說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探索宇宙嬰兒時期的利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研究(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簡稱CMB)已經兩次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宇宙標準燭光:超新星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我們不僅可以透過看光子去研究早期宇宙發生了什麼,我們還可以透過觀測另一種星級——-超新星,它們被稱作宇宙標準燭光,距離我們相對近一些。為什麼稱之為標準呢?因為它從爆發到死亡,光度隨著時間是有規律的,我們可以利用超新星的光度去推斷它和我們的距離。

另一方面,利用今天的光譜技術能夠測算出速度,有了距離有了速度,科學家就可以測量很多有意思的宇宙資訊,比如宇宙學引數等等。

透過超新星,1998年,科學家發現宇宙不僅在膨脹,並且是加速膨脹, 2011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就頒發給了超新星相關的研究工作。

宇宙的標準的汽笛:引力波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引力波被稱為宇宙的標準的汽笛,研究宇宙不僅可以靠看,還可以靠聽。當兩個緻密天體相互併合繞轉的時候,它會形成時空的漣漪,就像聲音能被大家能聽到一樣,因為空氣在聲音傳播當中壓強發生了變化,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本質上振動可以透過“聲音”聽到。而且引力波攜帶了非常重要的宇宙學的資訊,所以被叫做標準汽笛。2017年引力波的相關研究也獲得了諾貝爾獎。

宇宙標準尺:重子聲波振盪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我的研究領域是做重子聲波振盪,它被稱作宇宙標準尺,前面有燭光可以看亮度,有汽笛可以聽聲音,標準尺可以測量距離。我們的方法是利用大量的星系樣本,利用統計學的性質從裡面提取宇宙的演化資訊。重子聲波振盪研究在2014年也獲得了邵逸夫獎。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從這裡不難看到,每一種研究方式都很重要。結合這些觀測,我們今天能瞭解宇宙能量組成:4%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普通物質。普通物質就是你、我、他、太陽、黑洞,這些都可以叫做普通物質,你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剩下的96%都是我們不知道的,分成兩部分,大概三分之二的是暗能量,剩下的是暗物質。

自從20世紀初設立諾貝爾物理獎以來,一百多次諾貝爾物理獎都頒給了這4%,大家可以猜測一下,還剩下96%的“諾貝爾獎”級研究工作等著我們去發現。

實際上,暗物質、暗能量方面的研究已經獲得了多次諾貝爾獎,CMB研究獲得過兩次,加速膨脹研究2011年獲得諾獎,引力波研究2017年獲得諾獎,還有今年非常重要的Peebles的研究也獲得了諾獎,他建立了一整套宇宙引力學的框架,如果沒有他,我們今天的宇宙學研究是很難展開的,他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瞭解的宇宙演化歷史,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部分,宇宙的開端。在這個階段宇宙的膨脹非常之迅速,是一個加速膨脹過程,就好像一個人在嬰兒階段生長是非常迅速的,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從嬰兒變成了一個巨嬰。

中間這個過程宇宙在生長髮育,我們都知道有引力作用,在引力作用之下,時空的膨脹大家可以想像,應該是減速的,因為是相互的吸引作用,在這種作用之下,宇宙慢慢的膨脹,宇宙結構在慢慢的生長,就像樹苗一樣。

直到60億年前,宇宙不知為什麼又開始加速膨脹,而且是炸裂式的生長,我們至今不知道原因。有些科學家認為是由於有暗能量的存在導致的,但是暗能量是什麼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只能慢慢接近,利用我們今天的巡天觀測,去分析它的性質,探索它的本質。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宇宙應該分為這樣一些階段:大爆炸、之後的暴漲,非常急速的膨脹。然後宇宙當中有一段時間是黑暗時代,這段時間宇宙裡面沒有發光的東西,因為第一代恆星沒有形成,主要是氫。

大爆炸之後四億年左右,宇宙第一次被點亮,這是第一代恆星的形成,之後宇宙裡面有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的結構,恆星形成星系,星系形成星系團。

最近在60億年前左右宇宙又開始了加速膨脹階段,這也是我本人研究的主要方向。

宇宙加速膨脹階段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我們先從最開始談起,宇宙加速膨脹列幾個數字大家感受一下,10的負36次方秒之內宇宙膨脹了10的26次方倍,不是物質在膨脹,而是時空本身在膨脹。

由於宇宙的膨脹,溫度也從最開始的10的32次方度下降到了一千萬度,在此時的嬰兒宇宙裡面開始存在一些基本粒子、光子、電子等等。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宇宙光子是最重要的媒介,不管你是用什麼望遠鏡,光學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等,探測的都是光子,只是在不同的頻率上而已。

探測光子的頻率和微波爐的頻率是比較接近的,用來觀測在全天區當中不同溫度的漲落。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上圖中藍色可能是溫度低一些的,橙色的溫度高一些,看起來毫無規律,但正是這毫無規律的天圖,裡面蘊含著豐富的宇宙學資訊。

我們是如何知道宇宙有138億年呢?就是透過上圖。宇宙裡70%的暗能量,20%的暗物質怎麼知道的?也是透過這幅圖。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這裡講到一個偶然的發現: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當時是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他們的工作是要降低射電天線的噪聲,當他們把裝置對準各個方向的時候,他們發現有一個噪聲永遠無法去掉,而且這個噪聲非常均勻,跟指向哪個方向並沒有關係。

而在同時代,不得不提到一位偉人,就是Peebles。Peeble當年提出一個理論,當時很多人認為宇宙是靜態的,Peebles則認為宇宙不是靜態的,並且開始了一次大爆炸,基於大爆炸殘存的噪聲這個訊號大概有多少呢?他發現大概是3K即零下270對應的能量標度。

當這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發現了這個噪聲之後,他們馬上聯想到Peebles的這個工作,於是他們趕緊跑過去跟普林斯頓的科學家包括Peebles一起討論,看看是不是預言的訊號被我們發現了,最後,1978年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獲得了諾貝爾獎。

光子在宇宙大爆炸38萬年之後變得自由,然後飛向我們,之後的宇宙就變的豐富多彩,在宇宙裡存在暗物質。什麼是暗物質呢?中午各位吃飯的時候可能吃了很多暗物質,它是物質,但是跟你沒有相互作用,但正是這些暗物質的存在,使得我們的宇宙裡面的結構可以形成。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我們透過數字模擬得到的宇宙形成演化。右圖為數字模擬,已經和我們今天觀測到的星系非常接近了,有各式各樣形態的星系,橢圓星系、漩渦星系等等。因此,暗物質理論能夠很好的滿足今天的觀測。

宇宙為什麼會加速膨脹

接下來就是我的研究領域,也是我們如今未知最困惑的一個方面,就是宇宙的膨脹或者宇宙的加速膨脹。

說起這個問題還要從從一位“牛人”說起,就是牛頓,牛頓與蘋果的故事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一個蘋果砸到了智慧的大腦,於是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他發現任何兩體之間的互相吸引,但是卻沒告訴我們為什麼,他只是發現了這個現象。

20世紀初,愛因斯坦建立了一個非常時髦的理論:相對論,當年沒有幾個人能理解。當愛因斯坦面對同樣現象的時候,卻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給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解釋,為什麼兩體之間能夠互相吸引呢?愛因斯坦認為是因為物質的存在會導致周圍時空的扭曲,物質告訴時空怎麼扭曲,時空反過來告訴物質怎麼去運動。

愛因斯坦得到相對論之後,他迫不及待的把它運用到宇宙的研究,當時他發現有兩個可能的解,一種情況就是宇宙要收縮,另外就是宇宙要膨脹。

這兩個解愛因斯坦都非常不滿意,因為沒有人希望我們有一天坍縮到起點,或者膨脹的四分五裂。於是愛因斯坦在想,我怎麼樣讓宇宙保持穩態,不膨脹也不收縮呢?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圖注:大家看著名的愛因斯坦方程被印到火車上,說明它當時是多麼的時尚多麼的流行

對方程我們不去深究,它的意思就是時空曲率等於物質分佈。物質分佈可能有吸引的作用,你可以想象一個收縮的時空比較容易理解,因為物質之間有吸引作用,愛因斯坦認為宇宙不可能膨脹,所以就把膨脹這個解給排除掉了。於是他想如果宇宙是收縮的可能我還有辦法,收縮是因為萬有引力,我為什麼不引入萬有斥力讓它不收縮呢?在1917年愛因斯坦創造性的在他的方程後邊加入了一項,宇宙學常數,也就是最早的暗能量模型。

得到這個方程之後,愛因斯坦非常興奮:我的宇宙終於完美的平靜下來,而且我的廣義相對論終於可以被完美的運用到宇宙上了。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但是時間沒過多久,1929年,英國的科學家哈勃發現宇宙根本不是靜態的,宇宙是在膨脹的,而且離我們越遠,它的膨脹速率越快,是一個正比關係,今天的宇宙還在不停的膨脹,跟距離成正比。

你可以想象愛因斯坦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是什麼表情,他說了一句話,翻譯成中文就是“引入宇宙學常數是我一生犯的最大錯誤”,並且沒有之一,非常懊悔。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但是故事並沒有結束,1998年三位科學家利用超新星的研究發現:宇宙不僅在膨脹,而且還加速膨脹,大家想象一下當年愛因斯坦引入宇宙學常是為什麼?是為了讓宇宙不膨脹,他認為宇宙是收縮的,加入這個常數之後宇宙可以不膨脹。可是宇宙本來就是膨脹的,加入萬有斥力之後是不是膨脹的更快?所以愛因斯坦完全是從錯誤的出發點得出了正確的結論。

這就是為什麼你看98年的《Science》的雜誌封面愛因斯坦的表情非常的複雜,很驚喜也很懊悔,科學也許就是這樣。

加速膨脹研究在1998年就被列為十大科技進展之首。根據權威的一個國際機構暗能量特別工作組的報告介紹,認為暗能量的存在,說明我們今天對基本粒子或者引力理論的理解或者不正確,或者不完備,總之需要一場基礎物理的革命。

當然這是一個重大的機遇,我們今天生活在精確宇宙學的時代,我們有非常高質量的資料,可以從裡面提取暗能量的資訊,暗能量的方向也是美國十年規劃最高優先順序的研究方向,也是我們國家十三五重點突破的基礎前沿領域之首。

大規模星系巡天研究暗能量

研究暗能量有多種手段,我本人的研究就是利用大規模的星系巡天。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上圖是我們從望遠鏡裡面拍攝的部分的星系,每個點代表一個星系。我們就是利用類似一種人口普查的方式,對星系進行統計研究,叫做成團性分析。

根據測量得到的結果,發現在某一個特殊的尺度上,星系的對數非常多,我們用天文學的標度叫做100兆秒差距的這麼一個尺度上,有一個區域性的突起在那裡。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這個突起的位置非常重要,因為它來自早期宇宙的資訊,反過來就可以推測宇宙的年齡、宇宙的膨脹速率、宇宙的組分等等資訊。所以在宇宙學當中,我們把它叫做宇宙標準尺,也叫做重子聲波振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物理工具。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這張圖展示了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效應,叫做紅移畸變,它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訊號。

我們利用黑洞在空間中的三維分佈,去測量宇宙的膨脹歷史和結構增長曆史,這些東西可以幫助我們研究暗能量。利用星系巡天我們可以提取三部分最重要的資訊,對應三大科學目標: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第一個是重子聲波振盪,它探索的是宇宙膨脹歷史,對應暗能量的性質。

第二個是紅移畸變,因為宇宙結構增長是由引力做主導的,所以它可以研究引力的性質。

第三個是小尺度成團性可以幫助我們測量中微子質量。因為中微子絕對質量在地球上是很難研究的,你只能探測不同代的中微子質量的相對絕對平方差,但是宇宙學裡面你可以測量中微子絕對質量。因為如果中微子過多的話,中微子有很高的速度,它會使很多小的結構無法形成,這些研究也都是未來獲得諾貝爾獎、邵逸夫獎的研究方向。

回到暗能量,我們與合作組一起,測量了宇宙膨脹速率和結構增長率,可以測量一個非常關鍵的宇宙學的引數——暗能量的狀態方程。暗能量的所有性質體現在這麼一個方程或者一個函式上: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

橫座標是時間,縱座標是狀態方程:暗能量的壓強和暗能量的密度之比。圖中畫了一條虛線,這是愛因斯坦在1917年預言的暗能量狀態方程,是嚴格等於負1的。很多年來大家把愛因斯坦的這個模型稱為標準宇宙暗能量模型,認為暗能量就是真空的能量,儘管有很多理論上的問題,但是大家也基本上廣泛接受了。

2017年我們利用最新的天文觀測,利用重子聲波振盪,紅移畸變等等,重建了暗能量隨視線的演化歷史,可以明顯看到它不是等於負1,不是一個常數,而是隨著時間而演化的。

藍色的部分就是我們得到的誤差,這個誤差比較大也足夠顯著。我相信隨著我們觀測能力的提高,我們會慢慢接近暗能量的本質。

沒有答案的暗能量研究

如果暗能量真的是個動力學,那意味著什麼?這可能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今天我是沒有答案的。

暗能量到底是什麼呢?它是一個宇宙學常數嗎?是真空的能量嗎?今天不能完全把它排除,但是看起來可能性並不是很大,有可能是一種未知的能量存在形式。

有沒有可能是一種引力的效應呢?任何理論可能都有適用範圍,比如牛頓力學到宇宙學尺度可能就不適用了,廣義相對論可以用到更大的尺度,那在更大更大的尺度上,是不是廣義相對論也需要修正呢?它是不是有暗能量的候選者呢?也有可能,也有人說暗能量是資訊,統統都有可能。

隨著我們觀測手段、觀測能力的提升,我們現在用的是SDSS 2。5米口徑的望遠鏡,已經探測了一百萬條星系的光譜,但是遠遠不夠,今年下半年開始DESI的合作專案,將基於一架更大的望遠鏡,要探測兩千萬條光譜。我們熟知的FAST射電望遠鏡,口徑500米,也會在非常高的精度上給我們提供線索。

卡爾·薩根曾說過,我們生活在宇宙當中可以說我們是非常孤獨的,我們是非常無知的甚至是有些傲慢的。但是不管怎麼樣能夠在廣袤的空間和無限的時間當中,大家一起共享一顆星球,共同研究宇宙,我想是我的榮幸。

推薦

《科學大家》欄目精彩文章彙總

《科學大家》專欄

投稿

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稿請註明姓名、單位、職務

宇宙為何會膨脹?這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