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原創 騰訊醫典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不是先“看見”,而是先“聽見”。

當嬰兒呱呱墜地,還未睜眼,就感受到了聲音的美妙,他對周遭充滿著好奇,透過聽覺迫不及待想認識這個世界。

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大多數嬰兒出生時聽力正常,但並非所有人都如此幸運。在新生兒和嬰幼兒中,聽力損失的發生率為0。1%~0。347%,也就說1000人中有1~3個人出生時就“聽不清”[1]。

具有正常聽力的人,其實很難想象“無聲的世界”,這些孩子不能清晰地聽到他們的父母說話、唱歌或給他們讀書,從而延誤了言語和語言學習。

新生兒聽力篩查,可以檢查出有聽力損失風險的嬰兒,以便對他們進行早期評估和治療。

今天就來說一下,寶寶出生後小耳朵的這第一場考試。

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嬰兒的聽覺是與生俱來的,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就具備了基本的聽覺定向能力。比如:

出生1個月的新生兒:身邊搖響鈴,寶寶手腳會向中間抱緊;

1~3個月的嬰兒:聽到聲音,能分辨出方向,並會向聲源轉頭;

5~8個月的嬰兒:能辨別細微聲音的差別,與成人的能力接近。

(注:如果寶寶的這些行為有異常,或許就可能是聽力受損了)

做家長的都知道,孩子0~5歲是語言敏感期。3~12月小寶寶開始對聲音敏感,1歲左右開始模仿說話,1~1。5歲是口語發展的敏感期。

正常的聽力是開口說話的前提,聾啞,也是先聾後啞。

如果孩子出現聽力障礙,就不能建立正常的語言學習途徑,也會錯過語言發展的敏感期,輕者導致語言言語障礙、社會適應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學習困難等心理行為問題,重者導致聾啞,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都不容小覷……

所以,如果能在剛生下來不久,就及時發現寶寶的聽力損失,並進行快速干預,比如佩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等聽覺輔助裝置進行治療,寶寶就有機會重新回到有聲世界,接受到該有的語言刺激,使語言發育不受或少受影響。

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許多剛生寶寶的父母,是否還記得醫生會給寶寶的小耳朵做檢測?

是不是還很好奇,為什麼那麼小的嬰兒就要進行聽力檢查?

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其實,醫生的這個行為,就是我們前面說的新生兒聽力篩查。許多國家已經很普及,每個嬰兒在出生後不久就能獲得聽力篩查的機會[2]。

目前用於新生兒聽力篩查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有耳聲發射(OAE)和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1](都是用測試儀器進行),一般由專業的醫護人員在醫院內進行。

具體的篩查流程可以看下面這張圖[3]↓:

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如果寶寶有以下情況,家長需要特別關注孩子的聽力狀況:

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2018版嬰幼兒聽力損失評估的國際共識(ICON)[2]提出,對於存在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兒,需要做兩階段篩查[4]:

第一階段採用耳聲發射(OAE)或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

第二階段復篩只採用自動聽性腦幹反應(AABR)。

兩階段篩查均未透過的新生兒,需要在1個月內轉診,接受全面的聽力學診斷及醫學評估[5]。針對聽力診斷異常或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嬰幼兒,還需要進行定期隨訪。

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早篩查就是為了早干預。聽覺發現了問題,就猶如一場賽跑,越早干預,對寶寶的語言發育的影響也就越小。

科學的聽覺言語康復訓練,能讓孩子擺脫“十聾九啞”的魔咒。

先天性聽力障礙,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進行治療,所以如果寶寶確診患有聽力損失,應該在6月齡內積極接受干預。

比如儘早驗配助聽器,如果助聽器使用3~6個月後,發現效果不佳,還可能需要儘早做人工耳蝸植入術[5]。之後密切觀察,定期追蹤隨訪,同時注重干預前後的效果評價。

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聽覺是交流的基礎,除了新生兒聽力篩查和定期體檢,我們也可以透過觀察寶寶成長髮育階段的典型里程碑,來判斷是否存在未被發現的聽力損失[6]:

0~3月齡:

父母聲音可以安撫吵鬧的嬰兒,嬰兒對響亮的聲音有反應或被驚醒。在餵養過程中,嬰兒會根據聲音改變其吸吮方式。

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3~6月齡:

嬰兒對父母的語調變化有反應,對有聲音或有音樂的玩具表現出興趣。他們用不同的聲音咿呀學語,你可以注意到寶寶聲音的變化。

7~12月齡:

嬰兒開始朝聲音的方向看,並積極聽和模仿大人的語言。到12月齡時,他們可能會使用1~2個詞語。

1~2歲:

寶寶會聽從簡單的命令,聽故事和歌曲,或在叫名字時指著圖片。他們的詞彙量不斷增加,並開始將兩個詞放在一起。

2~3歲:

他們可以使用兩到三個詞的短語,家人可以聽懂他們的講話。他們也會準確描述和詢問物品。

3~4歲:

孩子們聽電視的音量與家庭成員相同,當從另一個房間叫他們時,他們會做出迴應。他們會用3~4個詞的句子回答問題和談論經驗。

寶寶1歲還不說話,警惕聽力出了問題

透過新生兒聽力篩查,在兒童早期提供干預,讓出生時有聽力損失的兒童也可以發展適合其年齡的言語和語言技能,並可以與聽力正常的同齡人在同一教室開始正式教育。

敲黑板:

無論聽力損失的程度是輕度還是極重度,只要在前6個月被發現,並且患兒認知能力正常,經過干預後,患兒語言能力基本能達到正常兒童水平[2]。

反之,如果沒有及時篩查出先天性的聽力障礙,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莫大的影響。

願天下所有的寶寶們,小耳朵的第一場考試,都合格透過。(點個“在看”,為寶寶們助力~)

特約作者:梁璐

復旦大學醫學院八年制醫學博士

審稿專家:張浩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陳建勇。 嬰幼兒聽力損失評估國際共識[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 2018, 32(12):5。

[2]Chen J,Yang J。 International consensus(ICON)on au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J]。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8。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辦公廳。衛生部關於印發“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規範(2010年版)”的通知。婦衛社發[2010]96號[S]。2010。

[4]Child P。Year 2007 Position Statement: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Early Hearing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s Joint Committee on Infant Hearing[J]。 Child Preschool。

[5]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新生兒疾病篩查聽力診斷治療組。 嬰幼兒聽力損失診斷與干預指南[J]。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 2018(3):181-188。

[6]聯合國兒童基金會。0-6歲兒童發展的里程碑。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2011][S]。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