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不許烏克蘭妥協,以色列立場堅定,美動用戰略儲備,一箭雙鵰

“西方不應接受任何會令烏克蘭失去領土的和平協議。”

這是德國外長貝爾伯克10月18日在一場演講中,以西方的身份“幫”烏克蘭作出的選擇。

西方不許烏克蘭妥協,以色列立場堅定,美動用戰略儲備,一箭雙鵰

即便西方不允許烏克蘭妥協這件事已經從西方政客口中多次公開講出,但從德國這個一直打著反戰標籤的國家口中說出來,還是顯得太過荒誕。

尤其加上北溪爆炸案之後,德國對自己數百億歐元損失唯唯諾諾、遮遮掩掩的態度,更顯得這種發言滑稽可笑。

根據包括普京發言在內的多方證據顯示,烏克蘭在今年3到4月的和平談判中曾對俄方的建議作出過“積極的反饋”,並希望儘早結束戰爭。當時俄烏雙方均表現出了在自身立場的讓步,和平談判取得了相當積極的成效。

但在英國前首相鮑里斯訪問基輔“督戰”以後,烏克蘭的態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從願意講和轉為了拒絕和談。一直到10月初,澤連斯基都在拒絕普京的和談意向。

西方不許烏克蘭妥協,以色列立場堅定,美動用戰略儲備,一箭雙鵰

很顯然,有人不願意這場戰爭“過早”地結束,並“代表”烏克蘭人民作出了流乾最後一滴血的決定。

在貝爾伯克10月18日的演講中,這位德國外長宣稱:

“波羅的海國家的安全、東歐的安全就是德國的安全。”並表示德國將不惜一切代價提供武器支援烏克蘭,還承諾繼續提供經濟援助與人道主義援助。

在G7的最近一次會議中,這種對烏克蘭的援助被定義成了“無限期”。這也就意味著在西方集團感到滿意之前,烏克蘭沒有任何自主停下這場戰爭的權力,只要西方還在“援助”,烏克蘭的這場戰爭就得繼續打下去。

至於波羅的海國家與東歐的安全是不是德國的安全,這顯然已經不是德國的重點了。畢竟德國目前國內的狀況就已經和安全二字毫不沾邊了。放著國內真正緊急的民生安全不管,反而強調遠在天邊的俄羅斯給德國帶來的危險,這顯然有些捨本逐末了。

西方不許烏克蘭妥協,以色列立場堅定,美動用戰略儲備,一箭雙鵰

現實是,歐洲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個單純被美國裹挾的冤大頭。

在俄烏衝突中,歐洲有自己的利益面,有希望從衝突中獲取的東西,對美國利益的妥協只是權衡利弊,對俄烏利益的覬覦才是歐洲參與這場衝突的源動力。

對歐洲來說,美國確實是參與俄烏衝突最大的政治因素。在歐洲參與這場衝突的程序中,被裹挾的成分一定有,但不會像外界宣傳的如此嚴重。

歐洲自身的利益主要集中在安全與能源之上。雖然歐洲過去多年裡一直在利用俄羅斯制衡美國,來保證自身的獨立地位,但普京時代俄羅斯的復興仍舊被歐洲國家視作安全隱患。相比起受美國控制,歐洲更不願意看到身邊出現一個強大的俄羅斯。

另一方面,美國與俄羅斯的對抗激化,讓歐洲看到了一勞永逸解決能源問題的機會。歐洲從蘇聯時代起就開始依賴蘇俄能源,冷戰的結束一度讓歐洲人認為西方已經能夠掌控俄羅斯,解決自身的能源問題,但普京時代的復興讓俄羅斯恢復了對能源的牢固把控,這是西方不願意看到的。

於是在一場美國主導的戰爭中摧毀俄羅斯經濟,讓俄羅斯不得不成為歐盟能源殖民地的計劃,成了歐洲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希望。歐盟的體量十倍於俄羅斯,只要歐盟保持長時間、高強度經濟戰,俄羅斯經濟被拖垮只是時間問題。哪怕這是個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損招,用幾年經濟低迷來換幾十年能源安全對歐盟來說還是太划算了。

不過在俄烏衝突的核心受益者之外,即便是親西方國家,對這場衝突的態度也還更多是謹慎。

西方不許烏克蘭妥協,以色列立場堅定,美動用戰略儲備,一箭雙鵰

根據以色列《國土報》10月19日的報道,以色列司法部長薩爾對以色列媒體表示:

“我們對烏克蘭的支援不包括提供武器系統等裝備,這一立場沒有改變。”

以色列是西方集團中的重要國家,也是國土不在西方的國家中最親西方的一個。

作為一箇中東大國,以色列擁有完備的軍工體系,一直都是國際社會中重要的武器出口商。尤其是在城市防空方面,以色列建樹相當高,如果以色列願意,就能隨時為烏克蘭提供目前最緊缺的城市防空裝備。

德國一直以來吹噓的援烏IRIS-T防空系統,實際上是空空導彈加裝助推器而改裝的防空導彈,適用於野戰中近距離防空。在城市環境下的綜合作戰效能、抗飽和打擊能力以及攔截作戰經驗方面,均不如以色列專為城市防空設計的“鐵穹”系統。烏克蘭在開戰初期城市遭受俄軍打擊之後,就一直非常希望獲得該系統。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甚至公開對外宣稱,以色列不對烏克蘭進行軍事援助是令人“感到震驚”的,並多次透過輿論向以色列施壓,希望以色列提供軍事援助。

但以色列頂著諸多壓力,仍然拒絕進行軍援,不希望自身被牽扯進這灘渾水中。以方為了緩解自身壓力,甚至不顧政治正確,冒西方之大不諱,公開批評烏克蘭高層的親納粹言論,以自身的納粹經歷抵消烏克蘭的政治正確加成。

而另一些西方盟友則走的更遠。

西方不許烏克蘭妥協,以色列立場堅定,美動用戰略儲備,一箭雙鵰

作為西方傳統盟友的沙特已經開始為了自身利益,採取反抗西方集團的能源政策。為了抵抗西方打壓以及全球需求減少帶來的油價下跌,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將於11月開始每日減產200萬桶原油。這嚴重打擊了美國的制裁策略,同時為俄羅斯送上了份量沉重的順水人情。

這一打擊恰逢美國中期選舉,11月的減產如果導致能源價格大漲,勢必會影響該月舉行的美國中期選舉。美國普通人當下最關注的是通脹狀況的改善,而能源是影響通脹的重要因素,如果中期選舉恰逢能源暴漲,民眾的不滿可能導致民主黨徹底輸掉選舉。

對此美國的對策是丟擲1000萬桶戰略儲備石油,試圖以此穩定住11月國內政局,同時保持對俄能源制裁的效果,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

西方不許烏克蘭妥協,以色列立場堅定,美動用戰略儲備,一箭雙鵰

這一策略可能短期確實有效,但是美國的石油戰略儲備是有限的,美國不可能長期以此政策來應對中東產油國減產。尤其是美國在決定製裁沙特之後,沙特反抗美國的趨勢會更加明顯,在兩國關係持續惡化的過程中,美國的儲備釋放政策很快就會後繼無力。

俄烏衝突這灘渾水給世界帶來的惡劣影響已經夠多,西方也已經把局勢攪得足夠亂。現在是停手的時候了,否則亂局持續發展,最終會脫離所有人的控制。當人們再回過神來,也許已經是三戰降臨之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