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學生跳樓輕生,與老師有關,父母悲痛欲絕,卻忽視了一些細節

不知是時代變了,還是我的思想變了。

年紀輕輕的學生,本該擁有大好人生,努力學習享受生活,可遇到些挫折磨難,便選擇用極端方式解決,不向他人求助,不與他人分享,只懂得憋在心裡,一直到出事……

剛回到小區的王女士,想著給小程做頓好吃的,可卻看到孩子墜亡的訊息。一次正常的放學,卻成為家庭的噩夢,孩子永遠回不來了,為何會發生此事?與老師有關。

11歲學生跳樓輕生,與老師有關,父母悲痛欲絕,卻忽視了一些細節

孩子選擇跳樓輕生,絕非“一時興起”,當其他人都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時,王女士選擇用法律來維權,來維護孩子的權益。孩子的遺書中明確表示,將李老師告上法庭。

遺書中說李老師總是欺負自己。可世上最難受最悲痛的,不是生離死別,而是白髮人送黑髮人。黑髮人離開人世,只剩下白髮人流淚悲痛,或許以後的日子裡,都要在悲傷中度過。

小程年紀輕輕乖巧懂事,是朋友眼中“別人家的孩子”,自尊心極強,但害怕被他人針對,擔心在他人面前出醜。家裡條件還不錯,開菸酒店為生,沒吃過什麼苦,沒受過什麼罪。

11歲學生跳樓輕生,與老師有關,父母悲痛欲絕,卻忽視了一些細節

在父母的寵溺下長大,對某些事看不慣,遇到挫折或困難,自然不知如何解決。可十幾歲的他,今年才上五年級,能有什麼煩惱呢?什麼都不說,便選擇離開人世,讓人悲痛欲絕。

答案都在遺書上,那天放假小程沒有及時回家,王女士給老師打電話,隨後便外出尋找,都沒有任何訊息,可回到小區後卻發現異常,警車與救護車來了,小程卻躺在了地上。

孩子的口罩上這樣寫到:不想活了,想把李老師告上法庭。本上也有這麼一句話:我被老師打擊了,不想活了。這一切的矛頭,都指向了小程的老師,可真假難辨,需要繼續查證。

11歲學生跳樓輕生,與老師有關,父母悲痛欲絕,卻忽視了一些細節

下午上課期間小程沒交作業,當著全班人的面子被李老師斥責,甚至說小程是騙子。自尊心強、不願出醜的他,受到了打擊。或許是一時想不開,便選擇用極端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老師能有什麼壞心思?看似是批評與指責,實則是想讓孩子好好學習,繼續努力調整狀態。可最後的結果呢?小程的選擇確實很“糊塗”,老師或許也沒想到,可最悲傷的還是父母。

但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不是。或許是“新仇”加“舊怨”,曾經小程被李老師懲罰過,孩子的臉都被打腫了。可李老師終究是老師,父母便選擇請老師吃飯,並送了些禮品,讓此事過去。

11歲學生跳樓輕生,與老師有關,父母悲痛欲絕,卻忽視了一些細節

本以為兩家關係會好一些,可不久後老師去店裡拿了三箱子酒,一直都沒有給錢,知道小程父母去要,但還是沒有要回來。這時,雙方的關係,便有些微妙,甚至僵硬。

三箱子酒沒多少錢,只是這名老師的行為與做法,確實有些說不過去。可除了這些事,還有些細節,被家長給忽略了。事情發生在校外,與學校無關,學校只提供了樓道的監控。

可仔細想想,這些因素都是外因,內因只有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太強,接受不了打擊,無法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畢竟被老師指責的學生,那可多了去了。

11歲學生跳樓輕生,與老師有關,父母悲痛欲絕,卻忽視了一些細節

不怕老師指責你,就怕有錯誤,老師不給你提,對你不管不顧。沒交作業,就要接受應有的後果,可不交作業,與個人身份又不符,具體情況如何,我們還要繼續等待。

作為學生,理應努力學習,為未來拼搏,而非一時想不開,選擇用這種方式,來解決問題。有時向他人傾訴,讓他人幫忙解決,又何嘗不是一種好辦法呢?可有的孩子不懂。

只希望小程父母能夠節哀,具體結果如何,我們還要等待,相信不久後,真相會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