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讀多了,內耗就少了

有句話說得好: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不足以談人生。”

尤其在上了年紀之後。

工作、家庭、人際關係……各種無處遁形的壓力,都有可能成為壓垮我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曾經發生過這樣一條新聞。

一個小夥因違反交通規則被民警攔截,沒想到話還沒說兩句,他就當場嚎啕大哭——

原來為了還貸,他每天都戰戰兢兢地過日子,不知不覺,積累了相當多的負面情緒。

對著鏡頭,他一邊痛哭流涕,一邊心酸地說道:

“我也不想這樣的,但真的覺得活著好難啊......”

書讀多了,內耗就少了

這一幕被傳到網路上後,網友感嘆:

隔著螢幕,都能感到那種深深的疲憊感。

是啊,內卷無處不在,房貸、車貸,各種生存壓力總是消耗著我們的精力。

很多人,就像這位小夥一樣,

長時間處於身體和精神雙重內耗的狀態,讓人覺得疲憊不堪。

但生活的壓力是客觀存在的,改變現實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我們的內心。

開啟心胸、拓展格局,讓原本的大問題,變成小問題。

書讀多了,內耗就少了

如今,社會生存壓力確實很大,很多人都處於或高或低的焦慮之中:

學生黨整天為成績、排名、升學提心吊膽;

上班族為升職加薪、房貸車貸憂慮重重;

已婚人士則操心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健康……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每個人就像在轉盤上瘋狂奔跑的小倉鼠,為明天的生存不停奔忙。

《格局》中有一句話:

“一個心胸開闊、有大器量的人,他的內心就像一個大湖,你丟進去一根火把,它很快就會熄滅;你丟進去一包鹽,它很快就會被稀釋。”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陷入情緒的漩渦,煩惱不斷,其根源就是內心缺乏精神支撐。

書讀多了,內耗就少了

北大教授錢理群認為,當人僅僅為錢為慾望活著,缺少精神支撐的時候,就會產生兩個問題:

一是生活遇到挫折,物質慾望不能滿足,就會覺得生命沒有價值;

二是即使有了錢,富裕了,也會覺得生活空虛,因為除了物質什麼都沒有,也會產生生命的虛無感。

這就是今天有錢的人和沒錢的人都覺得無聊、都失去活著的動力的原因,是把生活和追求絕對物質化和個人化的後果。

而讀書是讓精神世界豐富起來、找到人生價值最好的方式。

錢理群說,幸福觀、價值觀、人生觀,不能憑空想,需要建立在深厚的知識和精神資源的基礎上,這就需要讀書。

書讀多了,內耗就少了

義大利有一個短片叫《星期六》,一個普通週末的早晨,獨居男子一邊吃著香蕉,一邊盤算著今天的工作清單:洗碗、洗衣服、丟垃圾、支付賬單、打掃浴室,還要打個電話給媽媽,晚上再找點什麼有意思的事情來做……

他在腦海裡把所有事情反覆盤算,到底先做哪件才好,並且預想了每件事最好的結果和最壞的結果,試圖找到最好的做事方式。

很快,日暮黃昏,月落樹梢,一天過去了,髒衣服還是堆在洗衣籃裡,賬單也沒有付,男主人公什麼事都沒有做,卻感覺身心疲憊。

有時候,我們忙了一天,腳不沾地,只要睡一覺,就能元氣滿滿;有時候,一天什麼也沒做,卻感覺特別累,休息幾天都緩不過來。

其實,真正讓人疲憊的,不是體力上的辛苦,而是大量的情緒內耗。

如果我們把同樣的時間花在行動上,比如做事、運動、讀書,精神都會得到充實與放鬆。

書讀多了,內耗就少了

如何讀書?

錢理群教授總結了魯迅的四點讀書觀:

第一,“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的書,不要只將課內的書抱住”。

“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個在那裡研究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樣子,對於別人,別事,可以有更深的瞭解。”

所有學問都有自己的用處,看得多了,你才有開闊的視野。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你的知識結構越合理,你就越能適應職業、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

書讀多了,內耗就少了

第二,為趣味而讀書。

魯迅說,讀書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職業的讀書,一種是興趣的讀書。

他打了一個比方,就像打麻將一樣,有些人上癮,是因為“它妙在一張一張摸起來,永遠變化無窮”,讀書手不釋卷的人也是如此,我們會在每一頁裡,都能找到深厚的趣味。

我們常說,要“快樂地活著”,為趣味而自由讀書,就是最快樂的生活方式。

第三,魯迅提倡一種“隨便翻翻”的讀書方式。

讀書可以正襟危坐地讀,也可以隨便翻翻、任意地讀。

人的精力有限,有些要逐字逐句,儘可能讀懂;有些就不必認真,泛泛而讀就可以了。

第四,魯迅提醒說:

“倘只看書,便變成書廚”

,自己的腦子被別人的“馬”踐踏個遍,就沒有自己了。

讀書一定要思考,還要自己觀察,“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本活書”,“和現實社會接觸,讓所讀的書活起來”。

書讀多了,內耗就少了

《島上書店》中說:“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就是一個世界。”

在讀書當中,我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也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兩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