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登基後,第一時間封了兩個異姓王,有什麼用意嗎

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劉邦當了五年的漢王,此時終於登基稱帝。戰爭結束,天下初定,劉邦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已故的母親,追尊她為昭靈夫人。同時又下詔封了兩個王,一個是長沙王吳芮,一個是閩越王無諸。其他功臣還得再等等,第二年才輪到到他們接受封賞。

劉邦登基後,第一時間封了兩個異姓王,有什麼用意嗎

陝西漢中褒谷口劉邦像

吳芮和無諸什麼來頭,難道功勞比韓信、蕭何等人還大嗎,劉邦第一時間先想到他倆?這倒不一定,我們還是先挖挖他兩人的身世。

先秦時期,華夏東南大片地區屬於古越族的勢力範圍,被稱為百越。秦始皇一度發兵南征,把嶺南一帶收入囊中。秦朝末年,百越地區很多人民加入了反秦鬥爭。吳芮是吳國王室後裔,早年擔任秦朝的縣令。他在鄱陽縣起兵反秦,響應大澤鄉起義,功勳卓著,被項羽封為衡山王。吳芮與西漢大功臣張良交情很好,之後歸順了劉邦。

無諸則是越王勾踐後裔,原本是閩越王,被秦朝降級為番君。反秦戰爭爆發後,他一度率領族人跟隨吳芮打仗。項羽稱霸時,因楚、越曾是仇家,沒有給無諸封王,無諸也倒向了劉邦。

以此來看,吳芮和無諸的功勞似乎無法跟韓信、蕭何等人相提並論,為什麼劉邦最先想到的是給他倆封王,有什麼用意嗎?

劉邦登基後,第一時間封了兩個異姓王,有什麼用意嗎

江西餘干縣吳芮像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劉邦非常高明,可謂用心良苦。他從大處著眼,更重視推翻秦朝的戰功,所以才有此舉。

為什麼這樣說呢?要知道,當初天下人民群起反秦,首要目標都一樣的,不分地域和民族,共同的心願就是先滅了秦國政權再說。他們被壓迫得太久,特別是秦二世和趙高的胡作非為,有無數人恨不得與其同歸於盡。反秦之戰獲得了天下百姓相當多的支援。

反秦之戰與隨後的楚漢戰爭性質不同。前者在道義上佔有制高點,用古語說就是弔民伐罪,旨在拯救所有深受壓迫的人。楚漢之戰則是兩大集團爭奪天下,不可避免,更是一場災難,廣大百姓不樂意看到。劉邦胸中格局宏偉,對這一點想必有所考量。

滅掉秦朝功勞最大的當然是項羽。吳芮起初跟著項羽南征北戰,屢破秦軍。項羽對外人的封賞一向很謹慎,卻把吳芮封為衡山王,就充分說明吳芮功勞不小。這樣比較而言,西漢的一些大功臣就不佔優勢了。比如韓信,他的主要功績在楚漢的五年戰爭中,他的齊王是自己要來的,暫且不說;蕭何位列西漢功臣第一,也是因為對楚作戰期間他留守關中,充當後勤部長,為劉邦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資和兵力補充。

劉邦登基後,第一時間封了兩個異姓王,有什麼用意嗎

蕭何劇照

當初劉邦率軍西征關中時,遇見一個叫梅鋗(xuān)的猛人,率領部眾攻打秦軍。他與劉邦聯手攻下了析、酈兩座城池。劉邦能夠攻取關中,梅鋗貢獻良多。而這個梅鋗正是吳芮的部將,曾被項羽封為十萬戶侯,可想而知他在反秦戰爭中功勞有多大。但梅鋗死得早,劉邦當了皇帝想報答他已經沒有機會,自然對吳芮又多了一分謝意。吳芮是以衡山王的身份歸順過來的,加上他自己和部將梅鋗的戰功,劉邦第一時間給他封了長沙王,就說得過去了。人家本來就是王,這不過是個改封,更多的是一份特殊的榮耀。

再看閩越王無諸,情況也差不多。他當年跟隨吳芮與秦軍作戰頗有戰功,項羽小心眼沒給他封王,他就投奔了劉邦,比吳芮要早。無諸曾跟著劉邦一路打進了關中,佔領咸陽,這又是不小的功績。無諸被劉邦封為閩越王,也是恢復了曾經的地位。

劉邦登基後,第一時間封了兩個異姓王,有什麼用意嗎

福州閩越王無諸塑像

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會想起曹參。曹參在反秦戰爭中也有很大功勞,應該不亞於無諸。但他是劉邦的故舊,劉邦有自己的想法。

在論功行賞時,如果厚此薄彼,必然會引起不滿情緒。如果劉邦先封親族故人,天下有識之士就會認為他的眼界不過如此,招致輕視,參加過反秦鬥爭的吳、越人民更會口出怨言。劉邦選擇了更加公允、高明的做法,向天下宣示,朝廷第一重視的就是對秦作戰中以吳芮、無諸為代表的各路英雄們。這附帶著肯定了項羽滅秦的功績,於撫慰人心大有好處。

所以,劉邦首先給吳芮和無諸封王,又起到另一個作用,就是穩定邊區,籠絡各民族的人心。此時天下最需要的就是安定。綜上所述,劉邦此舉於情於理都讓天下人心服,稱得上是一種“大略”,何樂而不為。

參考資料:《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