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好劇頻出 影視創作如何譜寫勞動者之歌?

影視創作譜寫勞動者之歌

【文藝觀潮】

歌頌勞動者,表現各行各業努力生活、辛勤工作的平凡而偉大的生命個體,一直是中國影視創作的題中要義。其中有聚焦行業群體的《青山不墨》《鋼鐵年代》《最美逆行者》,有表現社會轉型期創業發展的《愛拼會贏》《大江大河》,有著墨於新興行業的《在遠方》《理想之城》。這些作品從時代的各個切面、行業的各個角落、人生的各個階段,全景式地展現勞動者的生產生活,譜寫了一部部追逐夢想、接續奮鬥的勞動者之歌。

聚焦現實生活 回答時代之問

回答時代之問,是每一代勞動者在職業生涯中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影視創作表現勞動者時的重要主題。在影視領域,回答時代問卷的最佳方式就是對千千萬萬勞動者的奮鬥史和創業譜進行傾情謳歌和真摯禮讚。無論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市場經濟轉型時期、脫貧攻堅時期還是新時代,人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職業環境和生活環境,都伴隨著時代的腳步或轟轟烈烈或悄無聲息地發生著變化。環境的變化,也讓勞動者不斷地思考和改變自己的勞動方式和勞動特點,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深深地標記著時代的烙印。而影視創作者敏銳地捕捉到人與時代的關係,在時代對人的催促中,在人對時代的叩問中,明確主題、編織故事、塑造人物。

《青山不墨》講述共和國誕生初期、改革開放時期和綠色轉型時期,三代林業工人數十年接續奮鬥的故事。他們在浩瀚的林海中,在厚重的黑土地上,戰冰雪、鬥災荒,譜寫了一曲“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的綠色之歌。《愛拼會贏》以“晉江精神”為著力點,以晉江式商情與閩南式親情,講述在改革開放浪潮席捲下閩南民營企業家艱苦奮鬥、誠信經營的經商之道。電視劇《大江大河》聚焦改革開放時代大潮,全面審視改革開放之初的思想、體制、城鄉和人性之爭,復調式地展現多種所有制經濟的深刻變化,聚焦時代潮流與個體命運的關係,用堅實的人物刻畫和真摯的情感表達成就了一部頗具史詩質感的現實題材力作。《山海情》把知識改變命運、勤勞改變生活的觀念深深地鐫刻在寧夏西海固那曾經貧瘠的土地上。那些在土地裡刨食的農民兄弟,不甘於命運的驅趕,在吊莊移民政策的幫扶下辛勤勞作,終於走上了小康之路。這些作品,讓勞動者的生命軌跡與時代發展的步伐同頻共振,以現實主義的生動筆觸,以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的藝術情懷,拍出了一代代勞動者的精神寫照。

實現自我價值 成就出彩人生

實現自我價值,成就出彩人生是每一代勞動者都渴望實現的生命理想,也是影視作品在塑造人物時賦予角色的重要心理動機和人物弧光。好的影視作品在塑造勞動者時,總是能夠把角色從事生產勞動、投身行業建設的主觀意志和行為邏輯闡釋清楚,讓每一個樸素的生命個體都有實現人生價值的契機,讓角色守望初心、努力奮鬥的精神力量成為觀眾與角色的共情點,並由此產生價值認同。

《青山不墨》以全國勞動模範、林業英雄馬永順為故事原型。在那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人的精神力量卻異常強大。劇中主人公馬永祥,以不怕苦、不服輸、有擔當、有骨氣的幹勁拼勁,成為一代林業工人的學習榜樣和精神偶像。《大江大河》裡的雷東寶、宋運輝等人為了擺脫命運不公和生活困局,一個帶領農民脫貧致富,一個學有所成投入國企改革,他們在時代步伐的感召下,在夜以繼日的奮鬥中,實現了人生價值,併成為各自領域的弄潮兒。《雞毛飛上天》裡流落街頭的陳江河和駱玉珠,一個是孤兒,一個是流浪少年,他們在人生的最低谷時偶然相識,相似的人生際遇和共同的生活願景讓他們走到一起,秉承著義烏商人“雞毛換糖”、誠信經營的理念,埋頭苦幹、努力打拼,最終成為頗具影響力的企業家。《在遠方》裡那個從基層快遞員做起的姚遠,在工作中發現物流行業潛在的巨大商機,在歷經數番市場沉浮之後終成為行業翹楚。在這些角色身上,吃苦耐勞、善於學習、誠實守信成為共有的人物弧光,他們為人處世的優秀品質也正是他們成就出彩人生的成功之源,並持續地鼓舞著觀眾。

聚焦行業發展 賡續勞動之美

聚焦不同時期、不同行業、不同人群的職業特點,讓“勞動最光榮”成為每一代勞動者的價值追求,是影視作品所肩負的社會責任。俗話說“幹什麼吆喝什麼”,職業痕跡在特定人群身上總是留有隱約可見的影子。好的行業劇,創作者能夠深入一線進行細微觀察與宏觀把握,從行業內部提取到歷史樣本,以專業化的視角表現特定時代語境下某些行業、某個群體的本質特徵。行業劇要把屬於某一行業獨有的行業故事展現給觀眾,要把“工農商學兵”不同行業勞動者的行業特點融入人物造型、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讓“勞動者是最美的人”成為作品的價值導向。不僅如此,行業劇要把不同行業群體的辛勞與焦慮、悲傷與歡樂、失敗與成功融入故事當中,以充滿敬畏和溫暖的筆觸賡續勞動之美。

《鋼鐵年代》聚焦新中國鋼鐵產業發展史,講述新中國第一代鋼鐵工人建設鞍鋼的故事。在那個熱火朝天的年代,那火紅的熔爐煉造的不僅僅是鋼鐵,也煉造了鋼鐵工人的生命意志和強大能量,鑄就了“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時代宣言。《春天裡》中,從軍隊復原返鄉的鐵振國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和做人的良心,帶領家鄉一眾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來到北京,從泥瓦工人做起,開闢了建築行業的一番天地。《老農民》生動記敘了幾十年間農業、農村和農民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角牛大膽作為中國農民的典型代表,把韌勁、隱忍、吃苦耐勞、民間智慧和極強的求生欲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最美逆行者》的醫護人員,在危難中堅守職業道德,憑藉過硬的醫療技術和專注的敬業精神,一次次在生死瞬間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我們的新時代》關注基層青年黨員用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故事。他們中間有社群志願者、技術工人、排爆手、鄉村醫生、大學生村官和民間救援隊隊員,他們用充滿朝氣、銳氣和勇氣的實際行動,宣示了新一代勞動者的勇毅擔當。

中國今日之成就是各行各業勞動者接續奮鬥的結果。把握住這一歷史事實並以此為創作緣起,就知道影視創作要從一個個普通勞動者的生命願景入手,從不同行業角度、多重時空背景、多種人物關係和多層次故事結構,全方位地展現新時代追夢者的風采,於平凡處見偉大,在勞動中顯真情,傳頌屬於億萬勞動者的時代交響。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