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改男廁為女廁,糾正公共空間裡“看不見”的性別歧視|荔枝時評

文/馬青

(作者馬青,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知名評論人;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近日,由於校內男女生比例人數1:3,浙江傳媒學院將教學樓二樓的衛生間改為女生專用,一樓和三樓依然是男女廁。

高校改男廁為女廁,糾正公共空間裡“看不見”的性別歧視|荔枝時評

廁所的事從來都不是小事。在很多公共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常常是男廁所空著,女廁所排長隊,極端時甚至出現女性不得不搶佔男廁所的新聞。男女廁所的比例,在2005年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中規定,男蹲(坐、站)和女蹲(坐)的比例基本是1:1~2:3,直到2016年,住建部發布修訂後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在新建和改建廁所時,按照2:3的比例設定男性廁位和女性廁位,人流量較大地區為2:1。去年年末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第一次提請審議的版本中,就包括這一條:各級政府在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和提供公共服務時,應當確保女性廁位多於男性廁位。只不過,標準更改之前建成的公共廁所,男女廁位比例很多還是因循舊例。

為什麼要增加女廁所的空間?日常生活中,同等面積的男女廁所空間,男性一般增設有額外的小便池,也就是說,同等面積下,男性的廁位是多於女性的。而男女如廁時間,女性遠遠長於男性,平均計算,女性用時是男性的2。3倍。一般而言,有20%至25%的育齡婦女正處生理期,如廁所需時間更長。女性因生理結構的原因,上廁所的頻次也多於男性。加上承擔家庭照護責任的是女性居多,所以陪伴老人和孩子上廁所的女性也多於男性。家庭出遊時,男同胞們常常會發現自己不得不在廁所外面等妻子或母親,還有人免不了抱怨女人麻煩,動作慢,拖拖拉拉,把如廁難歸咎於女性。其實,恰恰是規劃設計的平均主義造成了現實中的不平均。

當男女人數一樣時,男女廁位比例也最好是達到1:2甚至1:3更合理,那麼,當浙江傳媒的男女生比例是1:3時,把二樓的衛生間改為女生專用,就是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改變,是理所當然、合情合理的。

新聞後面,有些人卻在表達不滿,主要意思是,不反對增加女廁的空間,但憑什麼要剝奪原本屬於男生的空間,二樓的男生不就得爬樓上廁所了嗎?這種質疑被另一部分網友嘲諷說,這就是“浙傳女生說好,浙傳男生說好,網友說不行”。從改建成本的角度說,把一部分男廁直接擴為女廁所是最經濟適用的。拋開工具理性,從價值理性出發,這種不滿的背後,表達的是對既得利益的維護。就像英國女作家卡羅琳·克里亞多·佩雷斯在《看不見的女性》這本書裡描摹的,公共空間的設計總是從男性視角出發。身材嬌小的女性會覺得高鐵、飛機、汽車座位的頭枕部分總是很彆扭,坐著不舒服,因為預設設計標準是成年男性,健身房的器械區也同樣如此。糟糕的是,這些設計無處不在,在相當長時間裡,女性不得不忍耐,男性則視而不見。當這些隱藏的不公平漸漸被揭開時,有一部分人會反省,會支援矯正,也會有一小部分人因害怕自身利益受損而表示不滿。

所以,感謝浙江傳媒學院的這次廁所變革。不管該校男女廁位比例是否在調整後達到了理想狀態,必須承認,這是一種積極的傾斜,可以讓更多人意識、討論並糾正包括廁所在內的公共空間裡的性別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