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臺劇復興,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公認的趨勢。

從去年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到今年的《想見你》《誰是被害者》,都是話題度十足的爆劇。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比較冷門的佳作,如《做工的人》《俗女養成記》,也都已經被翻來覆去地推薦過了。

好劇應接不暇,免不了遺漏掉一些沒能用噱頭撐起話題的作品。

今天要推薦的這部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豆瓣8。5,到我下筆時,都還在漲。

但遺憾的是,迄今只有500多個打分。

作為首部登入Netflix的全臺語劇,它可能是今年到目前為止,臺劇最大的一顆遺珠。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聽我一言,如果你也是一個宅到不想自理的人,那麼,看就是了。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若 是 一 個 人 / I , Myself 2020

直白的片名,對白全臺語。

非常接地氣,講述的話題也跟每個人有關:

關於孤獨,關於單身,關於一個人的生活。

問題是,這樣一個略顯俗氣的話題,加上方言自帶的土氣,會不會讓這部劇顯得過俗?

有趣的是,《若是一個人》就是一部毫不避俗的劇。

這部劇的靈感,甚至是來源於一個網路爛梗:國際孤獨等級表。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但當它用生活化的方式呈現,用日劇式的節奏去講故事,著實也讓我見識了一次「化爛俗為神奇」。

若是一個人,會不會過於寂寞?

在別人看來,會不會顯得很失敗?

若是永遠一個人,是否就意味著人生有缺憾?

如果不必一個人,你還會維持一個人嗎?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帶著這些問題,導演杜政哲將一個人的孤獨,擴充套件到對世間千百種孤獨的描繪之上。

不僅關於失戀後的孤獨,也關乎親情中、職場上、婚姻裡的種種孤獨。

每個人幾乎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模樣。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你敢一個人去吃火鍋嗎?」

全劇一開始,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一個日常場景:「客串女王」林心如飾演的龍套角色,獨自一人去吃火鍋。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迎接她的不僅是獨自用餐的「單身稅」,還有鄰桌的不解眼神和評頭論足。

其中一桌坐著的就是女主方佳瑩和她的男友。

此時的方佳瑩沉浸在熱戀中,一個人的生活對她而言根本無法想象:

「你看隔壁的人一個人吃麻辣鍋,未免太可憐了吧。」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故事的發展喜聞樂見,一段描繪方佳瑩和男友甜蜜生活的蒙太奇之後,他倆分手了。

甜蜜的二人生活,陡然變為一個人的孤單落寞,「一個人吃火鍋」的問題便來到了方佳瑩自己身上。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方佳瑩試圖用工作麻痺自己,竭力證明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

但一個人的生活真的比兩個人時幸福嗎?無法說服自己的方佳瑩,遇到了信奉獨身主義的農場主丁志明。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這位丁志明幾乎是獨身主義的終極形態,愛好種田錄音,習慣一個人打火鍋一個人旅行。

對他而言,孤獨便是享受。談戀愛,不可能的。

一個對孤獨十足不滿卻又無可奈何,一個對孤獨近乎偏執甚至享受其中。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方佳瑩在丁志明的衝擊之下,開始了「一個人的挑戰」,準備嘗試所有過去不敢一個人做的事——

你敢一個人吃麻辣鍋嗎?

你敢一個人參加前男友的婚禮嗎?

你敢一個人過聖誕節嗎?

你敢一個人吃年夜飯嗎?

你敢一個人旅行嗎?

你敢一個人動手術嗎?

……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全劇圍繞方佳瑩的挑戰展開,每個問句便是《若是一個人》每集的標題,問的是方佳瑩,也是觀眾。

而這一連串靈魂拷問之下展開的劇情,展示的正是一個個能讓觀眾隱約看到自己的映象。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哪些你經歷過?為什麼終究還是你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回想這些經歷,又有何感想?

如果你覺得這都不是事兒,或者從來不需要經歷這些事情,也先別急。

隨著方佳瑩挑戰的進行,更多她和丁志明身邊的人加入了故事之中。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每個角色對孤獨都有著自己的理解和偏見,你可能會是其中之一。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本劇最巧妙的設定,在於將「一個人」的相關問題發放到不同角色的手中,分享了不同的視角。

從方佳瑩的「一個人」故事發散,自然地將問題擴充套件到不同的人面對「一個人」的各種情境和態度。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圍繞孤獨,十個角色,十段故事,從主線鋪開,逐漸闡述他們孤獨現狀的必然。

關於孤獨的議題,事實上很容易陷入孤芳自賞的套路中,也容易讓人擔心它會走向販賣焦慮的不歸路。

但《若是一個人》並沒有,它始終以共鳴感為出發點,將世間不同孤獨的題板直接置於觀眾眼前。

主角方佳瑩的孤獨感,算是最普遍寂寞的成因。

她的孤獨感被自己放大,過於關注外界眼光,對舊戀情藕斷絲連,都讓她徒生哀怨。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丁志明的孤獨,可能會令多數獨身主義者感同身受。

但他對孤獨的執著並非毫無緣由,被他隱藏起的往事,才是他選擇一個人的真正原因。

暖男柯博文,慣於對自己所愛之人一味奉獻,沒成想從來都只感動過自己。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張一瑞有著別樣的孤獨,面對婚姻踟躕不前,對於他來說,婚姻就是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一個人」。

為人母的丁麗輝,為了兒子的前途自願選擇了孤獨,獨自承擔了所有生活的重壓……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面對孤獨,有人呼天搶地,有人獨自隱忍,有人避之不及,也有人樂在其中。

所有人的故事看下來,很輕易就能察覺到,孤獨作為一種常態,一直伴隨著劇中的所有人。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丁志明,作為一個沒有感情的金句輸出機器,用一段話非常好地闡釋了孤獨的日常存在:

「你無時無刻都在對自己說話,比如等公車的時候,你會對自己說,公車快點來;比如在大賣場食物貨架區,你會叮嚀自己不能再吃垃圾食品了……

這個世界,徹頭徹尾都是一個人。」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這是一個非常主觀的結論,但也正是這些對於「一個人」的偏見,才構成了世間的「一個人×N」。

整部劇,與其說是在揭開這些人孤獨背後的傷痕,不如說是以「一個人挑戰」為由,去真情實感地擁抱每個「一個人」。

作為在孤獨常態下生活的觀眾,亦能從中有所感觸。

這種風格,其實非常接近一些生活向的日劇。

《四重奏》《最完美的離婚》《家族的形式》等,都是透過發散人物線,來講述不同人的故事。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就連濾鏡也很日式小清新

看劇過程甚至可以非常明顯地感受到,《若是一個人》有著借用日劇包裝的傾向。

但我仍然願意說,《若是一個人》是一部非常純正的臺劇、華語圈劇集。

不僅僅是因為全臺語對白,還因為劇中的種種生活化、本土化、年輕化的呈現。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還是先從臺語說起,這可能是本劇勸退很多人的原因。

非常真實的是,這兩年各大號推了又推,催生不少十萬加的《俗女養成記》,最終在豆瓣上也只有3萬多人看過。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那十萬加個人,都給我出來

臺語勸退這事兒,不僅在大陸地區,臺灣本地年輕人也是如此。

在多數臺灣年輕人心中,臺語劇幾乎就是隻有阿嬤阿公會看的八點檔晨間劇。

作為一種正在消逝中的語言,臺灣北部語言區的很多人,甚至臺語也不會講了。

導演杜政哲帶著野心而來,他曾憑藉《酸甜之味》拿下過金鐘獎最佳編劇,《若是一個人》是他的導演處女作。

使用全臺語對白,杜政哲的野心不只停留在推廣臺語上,他還說:「這是一部臺語精緻劇集」。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杜政哲(中)與女主角孫可芳(左)

言下之意在於,如果臺語劇也有像日劇一樣精緻的包裝呢?如果臺語劇講的是當代華語圈年輕人的故事呢?

如果臺語劇還登上了Netflix呢?你們還有不看的理由嗎?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圖源:《若是一個人》官方facebook

除了用精緻包裝吸引年輕人看臺語劇以外,全臺語的意義還在於觀影的親和感上。

這一點,大陸影視中也有不少正面的例子,《南方車站的聚會》《無名之輩》《瘋狂的石頭》等都是大範圍使用方言。

事實也多次證明,只要質量過硬,包裝得當,影視中的方言不僅不會成為阻礙,反而還能夠助力表達和情感的傳遞。

《若是一個人》中發生的故事,很大一部分都建立在華語區、閩南語區特定的文化、傳統氛圍的基礎之上。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那些中式家庭關係、婚姻關係和人格特徵,也形成了華語區、閩南語區獨特的「孤獨文化」。

在此基礎上,臺語的增益效果便非常明顯。

而在這樣一部強調生活化的劇集中,臺語顯然也幫上了忙,但為了更接地氣,更加貼近生活,導演還加入了更多巧妙的細節。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作為一部以年輕人為主要受眾的劇集,接地氣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

稍有不慎,就會變成土味尬劇,反面教材正是杜政哲的老搭檔柴智屏的作品。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杜政哲導演想到的方法,是跟都市年輕人的生活接軌,去接都市的「地氣」,並且將之與劇情互相融合。

比如第一集講到方佳瑩因為失戀放棄了下廚,朋友問她為什麼,她說:

「出租屋裡一個人煮飯很難啦。」

紮了咱城裡租房青年的心,也體現了方佳瑩尚未能適應孤獨的真實心境。

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細節,體現在社交軟體中的人際交流上。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劇中的角色,在向其他人發Line資訊時,對話的物件會直接「出現」在身邊。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事實上他們在網聊

聊天者腦海中的情境,被具象化呈現了出來,直接突破了空間的限制。

展現的正是當下的普遍交流方式,線上交流已經不存在太大的障礙。

而這些具象的人形,又帶有文字無法傳達的語氣和神情,在特定的角色之間,情感的傳遞因此變得更加立體和真實。

劇中每集還都會出現一段VCR,鏡頭瞄準劇中的各個角色,記錄他們對「孤獨量表」中的問題的不同回答。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非常接近於影片平臺上流行的街頭採訪影片,而他們的回答,也便於觀眾窺見他們當下的心態和轉變。

《若是一個人》裡類似的巧思還有很多,所希望展現的都是都市生活的孤獨現狀。

孤獨,在年輕群體中其實早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論題,用如此方式講故事,觀眾的共鳴感,幾乎就是自然產生的。

透過這一切情節安排,接地氣的細節鋪墊,本劇究竟想表達什麼?關於孤獨又有什麼結論?

《若是一個人》並沒有流於說教,也避免了偏向任何一個肯定的答案。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在結局一連串的反轉之後,它給出了一個接近滿分的開放式結局。

比起解決問題,本劇更希望讓觀眾在看完這些故事之後,放下所謂的孤獨量表,在自己的孤獨中尋找自我,找到自己的答案。

對於你來說,「一個人」又意味著什麼呢?

是像丁志明一樣高喊單身萬歲,還是像方佳瑩一樣被動接受?

不妨跟著他們,一起尋找屬於你的答案。

這部臺劇說透了單身的酸楚,怎麼才500人看過?

歡迎關注奇遇電影,解鎖更多影視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