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賽鴿的肢體各部分!

鴿界趣聞每日為大家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趣事,點選關注,每日免費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

鴿的腿部由脛腓、蹠(蹠)、趾爪組成,是鴿行走的工具,而在飛行時它卻成了累贅,因而它在飛行時就必須把腿腳收藏起來,而降落時即能像飛機那樣長開站穩,以不至於胸部著地而引起內臟震盪受傷。

鴿子的腿部應該從股關節處算起,下面與脛腓骨膝蓋骨組成膝關節。由於膝關節以上都隱藏在軀體旁而往往容易被忽略,我們所看到的腿部實際上已經是它下肢的脛腓骨段,它相當於人類的小腿,而脛腓骨下面是跗蹠骨,也就是我們為它套上足環的部位,它相當於人類的足背部,上面覆蓋有鱗片狀角質上皮。

此外,它還和其他鳥類一樣,能棲身於樹枝或電線上,當它的踝關節屈曲時,趾爪便收攏牢牢地緊握住樹枝或電線,就可以放心平穩地棲息了。

鴿的腿部長短與品系有關,而即使同一品系的鴿子,腳有時也會有高低偏異。有的鴿友認為:對於賽鴿而言,腿長的鴿子在飛行時會增加空氣阻力,因而往往偏愛於矮腳鴿。而實際上在賽績優良的鴿群中,也不乏有不少的高腳鴿,以人們比較熟悉的快速鴿系“詹森”系中,就有高腳鴿。因此,賽鴿中的高腳鴿與矮腳鴿僅是人們的個人偏愛,也就是說,矮腿的鴿子比較可愛容易令人喜歡而已。

說一說賽鴿的肢體各部分!

脛腓部

鴿的脛腓部,我們卻常常誤稱為腿部,實際上已經是它的小腿部。上面覆蓋有長且濃密的羽毛。

蹠(蹠)部

即是人們為它套上足環的部位,上面覆有紅色角質鱗片上皮。它隨著鴿齡的增長而逐漸角化,由鮮豔轉為暗淡,硬而顯得較為粗糙,鱗片的界限也就越來越顯明。按照其不同的品系也有光腳(光脛)和毛腳(毛脛)之分,而賽鴿中也有不少品系是毛腳的,只不過賽鴿的毛腳和觀賞鴿的毛腳相比,那麼就顯得是小巫見大巫了。

趾爪

鴿趾部有4趾,3個等分向前,1個向後。向後的趾稱之為“後趾”,又稱為“第1趾”。向前的3個趾,分別稱之為“內趾”、“中趾”和“外趾”,以此稱之為第2、3、4趾。其按照不同品系,毛腳鴿會長有成羽毛片。

爪是指趾端的角質部分,它相當於人們的指甲。幼年鴿的爪,軟而尖,而老齡鴿的爪硬而鈍,不過也有堅硬而尖銳,且長而帶鉤狀的。

趾甲的角質部分與喙一樣也有黑色和白色(玉色)之分,偶也有中間過渡色的,其多數是會和鴿的喙色同步呈顯性表現,偶也見有黑白(玉色)間雜、過渡色和紅色(即玉色偏帶淡紅色)的趾甲。一般純白色、絳色、花白羽色的鴿子容易帶有玉嘴、玉趾甲,其賽績表現和功能應該是相同無異的。

說一說賽鴿的肢體各部分!

翼羽

鴿的翼是由前肢進化而來的,當然也有學者認為世界上是先有鳥類,而後才有四肢動物,那就是說動物就是由翼轉化而成為前肢的,如若是由魚類轉化而來的,那末,就是由魚類的前鰭轉化而來的。

翼是鴿飛翔和攻守的工具。鴿翼的前緣厚而後緣薄,共同構成一個前後拋物線曲面,因而在上下扇動時,就會產生一種上升力,起到飛翔的功能。鴿子的雙翼與肩部相連,展翅時又形成一個球面拋物線,雙翼之間的長度為其頭部到尾部長度的兩倍,鴿翼質地強韌而富有彈性。因而飛翔是賽鴿的生命。而觀賞鴿卻由於定向培育的緣故,有的品系已失去了高空飛翔的本領,甚至有的已經基本上失去了飛翔的本能,按照“用則進;廢則退”的生物進化原則,它們的羽翼功能也已經退化,且還會繼續趨向飛翔功能的退化進展。

說一說賽鴿的肢體各部分!

主翼羽

又稱“初列撥風翅”或“初級飛羽”。是指左右雙翼羽的外側各10根長羽。但也有雙側各11根的鴿子,俗稱“11根條”,偶爾可以發現有12根條的,也有的是單側11根條的。一般往往是多了1~2根初級飛羽——主翼羽,就少了1~2根次級飛羽——副翼羽,不過也有個別鴿子確實是不少的,而只是增加了1根主翼羽的,這些都與它的遺傳基因顯性有關。

翼羽的計數,第1羽到第10羽應該由內側向外側數起。由於第8根羽到第10根主翼羽,在賽鴿參賽競翔的翔程中,對賽速-賽績的影響較大,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又將其稱之為“將軍條”。相比之下,尤其是其中第10根主翼羽最為至關重要,因而也有鴿友,則單純地將第10根主翼羽稱之為“將軍條”。

通常認為一羽優秀的賽鴿,其第8、9、10主翼羽要求能長而尖,將翼羽展開進行觀察,其末端羽尖最好能有3~4釐米左右的交叉間隙,這樣會更有利於展翅飛翔,即撲翅下壓時能充分利用上升氣流,而展翅上抬時卻又可減少背部氣流的阻力,俗語即稱之為“漏風”,這樣的羽翼會更有利於破風衝剌滑翔。且還要求第7、8、9、10根主翼羽的長度相等,飛行時能更均勻地操縱和經受風團氣流影響,減少混旋氣流的干擾。內側的第一根主翼羽要求比最外側的副翼羽略長。

說一說賽鴿的肢體各部分!

不同的鴿系具有不同的翼羽,天下既沒有十全十美的翼羽,也不存在完美無瑕的主翼羽。主翼羽的優劣評判是相對比較而存在的,孰優孰劣也是在賽事中才能見其真諦,賽鴿是培育出來的,而不是定模具鑄造出來的,因而對於適應不同賽程鴿,就需要具有不同翼羽標準要求,以上所敘述的翼羽基本要求,也是指近代中、短程賽鴿對於翼羽的要求。

同樣鴿友對於11、12根主翼羽的鴿子,也褒貶不一。多數人認為賽鴿參賽飛翔是憑藉雙翅的飛撲,再加上主翼羽的調節撥動氣流而前進,因此多一根主翼羽,就等於多了一塊漿板,肯定會有利於競翔。而也有鴿友認為多一根主翼羽,就擠掉了一根副翼羽,位於內側的副翼羽,只要能夠整齊有序地托住上升氣流就行,對於競翔參賽時賽績的發揮也無關緊要。一般共識認為11根羽的賽鴿並不是壞事,只要它能具備一副完美而優秀的翅膀,如其再配備有11根或12根羽條的鴿子,在賽事中又有出色的表現,那末它肯定是一羽人見人愛的鴿子。比利時名家卡特利斯兄弟就有一羽長著11根羽條的鴿子-“依夫潘納”,它就是一羽令人難忘的非常棒的賽鴿和種鴿。雖說11根羽條的鴿子在奪冠者隊伍中並不多見,那末11根羽條的鴿子在參賽者隊伍中,所佔有的比例也是寥若晨星。

副翼羽

又稱“次列撥風翅”或“次級飛羽”。是指位於主翼羽內側的翼羽,共有12根,其也從內側開始計數,數為第1羽到12羽。它的作用也僅次於主翼羽。鴿子在飛行時主要是靠主翼羽樸翅鼓風而前進,而副翼羽主要是起到迎合接受上升氣流,來支撐軀體的飄浮滑翔,同時也調節著飛翔時的鴿子身體平衡和升降滑翔行為。因而對於中、短程賽鴿而言,以副翼羽的長度相對較短的賽績表現反而不俗。

此外,第1根副翼羽內側與軀體之間的間隙距離也非常重要,它對於保持翼羽下氣流團的託浮平衡時限,減少氣流的耗損,以及防止翼下混旋氣流的產生,都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在第1副翼羽內側與軀體之間,有幾根小而不起眼的擋風羽,其中特別有1根稍長而羽尖呈方形的擋風羽,在拉開翅膀展翼觀察時,此擋風羽是否能夠不偏不倚地,鑲嵌填補於副翼羽內側與軀體之間的間隙位上卻很很重要,以長而完整、整齊、勿零亂者為佳。

覆羽

又稱“雨篷”。它分為“初列覆羽”、“大覆羽”、“中覆羽”和“小覆羽”4行整齊而有序地排列。小覆羽是指翅膀最前排所密生的短羽,前一排覆羽覆蓋住後一排覆羽的羽根部,每一排整齊地覆蓋後一排的覆羽,從而在靜止和飛行中起到遮風擋雨的作用。前一排小覆羽覆蓋住後排的中覆羽,中覆羽覆蓋住下一排的大覆羽,大覆羽覆蓋住再下一排的初列覆羽。覆羽要求整齊平整而勿零亂,且還具有一定的抗水效能,此也正是觀察衡量羽質的重要羽區。

小翼羽

是指翼羽腕關節的外側,主翼羽的上面,覆羽外側斜形排列的數根履羽,它也是覆羽外側的延伸部。在飛行中它可起到類似於飛機機翼上減速板的作用,可緩和調節空中飛行時的速度和降落時的減速作用。

尾羽

鴿的尾羽因品種各異有所不同,賽鴿的尾羽通常是12根尾羽,而觀賞鴿中的扇尾鴿卻有24~36根尾羽。競翔鴿的尾羽主要起到舵的作用,在飛翔時配合轉換方向,升降時平衡身軀,在垂直降落時,它可以展開以緩衝降落速度,幫助鴿子能夠平穩地降落在起降臺上。尾羽一般要求清潔而齊整,賽鴿要求能與身軀相協調,短而不宜過長,站立時僅超出翅膀羽尖的2~3公分。且要求緊束成為:一根尾羽在尾上正中,而兩邊僅微露出下面尾羽約1/3的尾羽,即通常所稱的“一字尾”。尾羽髒亂而鬆散的鴿子往往是病態或者是出現在剛剛擠籠之後。

尾基部:指復於尾基部小羽部分,分別稱上尾基部或下尾基部。

尾羽:又稱舵羽,重疊排列於尾尖端,上下左右對生共十二枚大羽,通常由中央向外計算……

說一說賽鴿的肢體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