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中國古代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之一

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弱勝強的主要原因是曹操懂得順應事物的發展,知曉揚長避短,並擁有過人的軍事才能和任賢才能。並且這場戰役告誡我們,做人不能以強凌弱,做事要講究團結合作的共識精神。

官渡之戰:中國古代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之一

【官渡之戰的交戰示意圖】

官渡之戰是一場對歷史發展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略對決,這一戰役使曹操最終在黃河中下游流域確定了無可爭辯的統治地位,這是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

據當時的雙方兵力,袁紹擁兵十萬,曹操僅擁有一萬。這場戰役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稱為“交鋒階段”、“相持階段”、“轉折階段”和“決勝階段”。

第一階段:交鋒階段,公元200年2月,袁紹發兵黎陽,並以黎陽為大本營,派遣顏良率軍進攻白馬。白馬守將向駐紮在官渡的曹操求援,曹操立即派關羽出戰。此次解救白馬之圍的曹操採取“聲東擊西”的策略:曹操虛張聲勢,做出北渡黃河奇襲延津的架勢,在延津附近,關羽率小股兵馬突襲白馬,顏良被關羽斬於馬下,成功解救白馬。

初戰得勝後,曹操決定放棄白馬,退守至官渡。曹操返回官渡之後,許都增援的曹軍距離越來越近,而黎陽的袁軍到官渡的距離就越大越大,袁紹所需的成本就大於曹操,曹操取勝的可能性就越大。不過這一點許多人持有反對意見,官渡之戰歷時一年零五個月。曹袁兩軍大部分時間是對峙,真正交鋒的時間不會更多。也就是說時間彌補了補給線的問題。袁紹若想將糧草運送的前線,時間綽綽有餘。另一種看法,由於曹操的退守,袁紹不得不進至延津、原武和烏巢,使黎陽到烏巢的距離就增加,而原武與延津到達烏巢的距離也不算短,若曹操偷襲烏巢,就會使袁紹的糧草受到極大的損失。不出所料,在許攸的臨陣倒戈和透露烏巢兵力空虛的情況下,曹操親率一支鐵騎奔襲烏巢,燒燬輜重、袁軍大亂。

第二階段:公元200年8月。在這個階段,曹操所降服的黃巾軍投靠了袁紹;同時,劉備也被曹操打得落荒而逃。戰事陷入僵持,曹操沒有貿然追擊,而是趁機休整。起初曹操不想再戰,後來在謀士們的策略下才重新進攻。

第三階段:公元200年9月末,劉備有卓越的軍事遠見,他了解到袁紹剛愎自用的性格,對付此人不宜強攻,只宜智取,而曹操正是如此與袁紹交戰,於是在袁紹得利之時先行離開,以儲存自己的實力,日後尋求反擊。

許攸的叛逃使袁紹失去一個策略的智囊。而許攸的叛逃存在四種不同的說法:(1)許攸貪財,袁紹無法滿足;(2)許攸的家人被審配以犯法的原因收押;(3)袁紹不肯聽信許攸的建議;(4)袁紹不分明理,侮辱許攸。

也許是袁紹剛愎自用,不肯聽納許攸的建議。後來,許攸叛逃曹營,火燒烏巢的建議讓曹操非常高興,袁軍在前線的所有糧草均屯於在此。一旦曹操偷襲成功,袁軍失去糧草補給只能面臨全軍覆沒的結局。火燒烏巢也直接導致張郃的反水,在曹操偷襲烏巢之前,張郃就有顧慮向袁紹稟報,卻被袁紹的另一謀士郭圖阻止,而袁紹大軍只顧進攻官渡實施“圍魏救趙”的計劃。

因為袁紹剛愎自用的性格缺陷,導致袁軍內部出現很危險的因素,使得袁軍的所有優勢和機會完全喪失。袁紹失去了關鍵時刻最來之不易的時機,最終慘敗收場,使得袁軍潰逃回到冀州。

曹操能夠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或許有以下一些原因:

官渡之戰:中國古代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之一

【正在向官渡前線對陣指揮的曹操】

(一)政治上曹操懂得順應事物發展

自董卓禍亂中原以後,中國的政治資源開始分散,軍隊和財政大權落在地方諸侯勢力割據手中,但是威望和人權依然掌握在皇權手中。實現政治資源的整合是當時政壇力量組合的關鍵。中央政府與地方勢力的聯合,當然是實現這一整合最直接的手段。曹操懂得順應事物發展,所以曹軍儘管力量較弱,卻足以承擔起賦予的戰略任務。而袁紹政治運作不當,因而袁紹和曹操在戰略上的優劣自然會發生顛倒。

(二)軍事戰略上曹操懂得揚長避短

曹操的戰略方針:後發制人、避其鋒芒;以退為進、襲擾敵人;先打外援、最終破敵,這種戰略方針在兵力上不及敵方時會有效。曹操初始時儘量避免與袁紹進行大規模交戰,而是儘量以防守為主,即使是在延津南面與袁軍交戰,只是透過退守反擊的方式不斷使袁軍的戰線,後來退守官渡的做法讓袁軍的後勤補給線越來越長,從而縮短己方的補給線;火燒烏巢就是讓袁軍喪失長時間作戰的能力,最後不得不從進攻轉向退守;曹操以全域性性的戰略目光看待,擊潰外援袁軍的劉備,避免了在與袁軍交戰時被劉備的兩面夾擊、腹背受敵的危險。透過採取不同的對策,曹操奠定了最後擊敗袁紹的基礎,為後來統一中國北方創造有利的條件。

(三)戰術和任賢方面曹操優於袁紹

袁紹從官渡之戰前,就未做好充分準備。即便袁軍更具有優勢,但是因為袁紹的優柔寡斷和剛愎自用導致戰機稍縱即逝,而曹操的行動意圖根本不再袁紹的意料之中。另外,曹操治軍嚴謹、賞罰分明。特別是善於用人和決策果斷的特點遠高於袁紹,善於謀略採取適時的方針掌握著戰場的主導權,具備戰勝袁軍的勝利條件。相反,因為袁紹的性格、行為使得錯失喪失一切優勢的時間,造成整個戰局徹底慘敗而歸的悲劇。袁軍也因為內部不和的緣故,因為世子紛爭相互殘殺讓曹軍收得漁利。

官渡之戰:中國古代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之一

【官渡之戰後袁軍元氣大傷】

軍事啟示

要發動一次大的戰役,不能僅僅考慮自己的兵力優勢,更為重要的是考慮社會政治與經濟的背景;要有開闊的視野和長遠的戰略目光;要從全域性出發分析形勢、權衡利弊,以此做出正確的決策。在戰爭中要正確分析雙方的條件和特點,認知雙方的優勢與劣勢,在此基礎之上,制定正確的戰術,以己之長克敵之短。戰爭中要發揚軍事民主,採納不同的意見,集思廣益。充分發揮絕對的優勢兵力,以最小代價重創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