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泥鰍,翻起豐收季裡致富浪

稻花香裡說豐年,眼下,桐鄉市洲泉鎮沈苑家庭農場的幾十畝水塘迎來了泥鰍豐收季,捧著剛從自家塘裡撈上來的活蹦亂跳、吐著腥沫的泥鰍,負責人沈建根臉上笑開了花,“別看它不起眼,小泥鰍還能翻起大浪頭呢!”

小小泥鰍,翻起豐收季裡致富浪

這段時間,泥鰍行情走俏,一斤能賣上11塊錢,合算下來,一個水塘1。5萬斤的產量能賣出十幾萬元,這可大大超出了沈建根的預想。原本今年夏天的罕見高溫讓塘裡泥鰍折損不少,結果捕撈季撞上了好行情,再加上泥鰍個個個大肉肥,讓這名做了十幾年水產養殖的老養殖戶心裡有了底。

雖說有十幾年水產養殖經驗,但沈建根養泥鰍也不過短短四年,在2019年前,他一直是甲魚養殖專業戶。為什麼從甲魚轉到泥鰍,效益比甲魚好嗎?“那肯定,我們搞養殖的,肯定奔著效益跑啊。” 沈建根笑了笑,為我們算起了一筆賬。

沈建根養的泥鰍為臺灣品種,相比本地鰍,臺灣泥鰍個頭大,單隻達到2兩以上;產量高,畝產在一萬斤上下;抗病力強,養殖風險低;生長快,一年即可捕撈,且肉質肥美,深受食客青睞……泥鰍幾乎具備了用以大規模養殖的所有特性,因此近幾年在國內養殖風頭一直很高。

小小泥鰍,翻起豐收季裡致富浪

除了看中泥鰍養殖的效益優勢,沈建根心裡還有其他打算。甲魚病害多,且一旦發病傳播速度又極快,養殖風險高,尤其是連續養殖的情況下,為此,沈建根引進了泥鰍養殖。“透過甲魚—泥鰍輪作的形式,降低甲魚的發病率。” 沈建根解釋道,目前,養殖基地的93畝水塘中,甲魚和泥鰍養殖面積各佔一半。

小小泥鰍,翻起豐收季裡致富浪

幾年下來,沈建根也積累了不少泥鰍養殖的經驗,什麼時候餵食,什麼時間做防病,說來頭頭是道。“你看,泥鰍們都餓了。”沈建根示意往他手的方向看,隨著手指尖點入水中,泥鰍從四面八方圍攏過來,拱著手指頭猛“親”。原來,泥鰍拉網捕撈時因密度較高,容易缺氧死亡,為減少損耗,一般都會在開網前數個小時就停止餵食。

致富不忘鄉鄰。泥鰍養殖雖說風險低,但勞力用量多,一個人顧不過來,沈建根又從周邊村裡請了幫工,為農村六七十歲的閒置勞動力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土地租金、就業薪金,小泥鰍不僅能翻起致富浪,還能游出一條共富路。

(藍媒聯盟·桐鄉市傳媒中心記者莊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