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讀《論語》第一百二十四篇:有孝有義有天下的師徒三人

原文: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主流譯文:

子華被派到齊國作使者,冉有為子華的母親請求要些小米。孔子說:“給她六鬥四升。”冉有請求增加些。孔子說:“給她二斗四升。”冉有卻給了他八十石。孔子說:“公西赤到齊國去,坐著肥馬拉的車,穿著又輕又暖的皮袍。我聽說過,君子應賙濟急需的人,而不是要增加富人的財物。”

拙讀《論語》第一百二十四篇:有孝有義有天下的師徒三人

拙的譯文:

公西華出使齊國作使者,同學冉有為他母親向孔子要些糧食。孔子說:“給她64斤。”冉有又要求再給多一些。孔子說“再給她24斤。”(結果)冉有給了她800斤。孔子說:“公西華出使齊國,騎著好馬,穿著好的貴的衣服(家裡是富有的或者這是收入不錯的職位)。我聽說,君子賙濟那些有緊急需求的人,不濟給富有的人。”

拙的體會:

首先,我把文中糧食的數量單位給一個我們當代的“斤”代替,這樣子大家理解會更為直觀一些。

拙讀《論語》第一百二十四篇:有孝有義有天下的師徒三人

有一個問題,就是公西華出使齊國,為什麼冉有要向孔子為公西華的母親要糧食呢?查了一些資料,這種說法是比較可信的。

這事應該是發生在孔子在魯國當代理宰相的時候。孔子當時做代理宰相,孔子的很多學生也就很自然地也被任用。當然孔子不得已離開時,也就都跟著離開流浪於各諸侯國之間了。

當時學生冉有被任命為總管,類似於會計出納之類的官吧,而公西華呢因為有外交才華,就被任命為出使齊國的使者了。當公西華出使齊國時,想必也會給冉求請託,幫忙照看老母親,畢竟大家都是同班同學,又是排名前十的學霸,現在又同朝為官。作為總管的冉有又作為公西華的同學,當然要照顧幫助公西華的留在國內的家人了。這既是要盡同學情,也是他的本職工作之一。而孔子這時不僅是他們的老師,同時又是他們的上司,所以冉求就向老師和上司彙報和徵求意見了。

拙讀《論語》第一百二十四篇:有孝有義有天下的師徒三人

結果孔子給的標準冉求看來太少,覺得這個上司太小氣。於是自作主張,上司只讓給84斤,冉求卻直接大氣地給了800斤!冉求的心裡想著是公西華出國一時半會回不來,所以要多給點,把出國的同學家人安頓照顧好。而孔子呢,認為公西華家境或現在的職位不差,公西華髮工資時對於這點糧食來說,就算不上什麼了。此外呢,孔子認為,這些多給公西華家的糧食,如果給到窮困的人有急需的人,就能解決更多的問題,起到更大的作用,而不是給原本不是需求那麼急的那麼迫切的公西華家。

這篇,從公西華的角度來講,出遠門了,擔心母親,所有對同學有請託,這是有心中有母親,有孝心的,都可以理解。從冉求的角度來講,為同學要敬事而信,守信用,用心把請託之事做好,所以請教完上司之後感覺不夠妥當,就擅自把糧食的數量直接加到了800斤,這是心中有同學,有情有義的。而孔子呢,覺得冉求給得太多了,超出了應該給的標準,這個度沒有掌握好,多出的糧食可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起到更大的作用,孔子想到的是更多的有需要的人,這是心懷天心,是仁愛的! 三人的想法都很不錯,角度不同而已,但上司的境界還是高啊!

拙讀《論語》第一百二十四篇:有孝有義有天下的師徒三人

孔子的“君子周急不繼富”的思想,可以理解為他鼓勵雪中送炭,不贊成成錦上添花。更進一步的體會,就是心懷天下。就像詩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那種心境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