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電是怎麼形成的》:原理與常識的融合,發電就是這麼簡單

生活中離不開物理原理,不論是慣性原理,還是各種守恆定律,物理原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作為其中一部分的電,更是我們所不可或缺的。

在《電是怎麼形成的》遊戲中就有多處是基於物理原理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識性知識,在體驗過程中不知道大家是否也發現了呢?下面就給大家簡單的盤點一下!

【科普知識】《電是怎麼形成的》:原理與常識的融合,發電就是這麼簡單

電解質發電

生活常識:我相信每個小夥伴不用我說,也都知道兩腳充電插頭正反都可以插上正常充電,這個生活中不僅見得多,實際操作一天也得好幾回~其中常見的就是我們的手機充電,這是因為兩腳充電一般是交流電,透過插頭和充電器之後變為直流電,正負的概念也就不復存在了。

而在電解質發電實驗室裡,我們能夠透過調換兩種不同金屬的位置來進行觀察,燈泡正常發光,電流大小無任何變化。

另外,電子透過器件時,它們會做有用的事情。然而如果你試圖觸控一根裸電線,它們會傷害你。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電線都覆蓋著絕緣材料,比如塑膠。謹記,不要溼手觸控電線或開關,這應該是常識中的常識了吧。

【科普知識】《電是怎麼形成的》:原理與常識的融合,發電就是這麼簡單

火力發電

生活常識:冬天水壺裡的水燒開後,在離壺嘴一定距離才能看見“白氣”,而緊靠壺嘴的地方看不見“白氣”。這是因為緊靠壺嘴的地方溫度高,壺嘴出來的水蒸氣不能液化,而距壺嘴一定距離的地方溫度低。

相信這個生活常識大家肯定是司空見慣了,而在遊戲的火力發電中,仔細的小夥伴可以發現燒瓶的高度是可以自由進行上下的移動,如果瓶口離風車過近,風車的轉動會變得十分緩慢,會發現產生的電流也隨之變小,在將瓶口與風車保持一定的距離,風車轉速提高,那麼電流會有明顯變化變大的跡象。

【科普知識】《電是怎麼形成的》:原理與常識的融合,發電就是這麼簡單

水力發電

生活常識:當一大一小兩個齒輪做傳動時,小齒輪轉動一圈,而大齒輪卻還沒有轉動一圈,在外力以及各種因素不變時,小齒輪直徑小、周長短,所以在轉速上是要遠高於大齒輪。

在水力發電實驗室中所應用到的正是這一種原理,我們透過替換磁鐵吸附的齒輪大小,會發現小齒輪在同樣水流的衝擊下轉速要遠高於大齒輪,產生的電流也會略大於大齒輪

【科普知識】《電是怎麼形成的》:原理與常識的融合,發電就是這麼簡單

太陽能發電

生活常識:如果你對太陽能發電不太瞭解,那太陽能熱水器你一定再熟悉不過了。太陽能熱水器是將太陽光能轉化為熱能的加熱裝置,將水從低溫加熱到高溫,以滿足人們在生活、生產中的熱水使用。這一點在冬天淋浴時大家一定會深有體會,天氣好時可以在晚上回家後來一個舒服的熱水澡,惡劣時,就只能默默鑽進被窩,期盼明天是個大晴天~

在遊戲太陽能發電實驗室中,我們透過新增不同的元素嘗試最後發現,多雲天會嚴重影響太陽能集熱器的光照收集轉化成熱能的效率,與上述中,天氣對太陽能熱水器的影響是一樣的道理。

另外遊戲中影響集熱器吸收的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受熱面的大小,我們透過在集熱器上放置小鳥或是小鳥的排洩物落在上面,減少了集熱器的受熱面積,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太陽能的吸收。

以上盤點的幾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呢?在遊戲中能遇到的我們所熟悉的一些物理原理或是生活常識遠不止這一些,本次就給大家盤點到這裡,剩下的就要各位玩家親自去遊戲中探索啦~

原標題:《【科普知識】《電是怎麼形成的》:原理與常識的融合,發 電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