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新技術為老年房顫患者減少卒中風險帶來福音

介入治療新技術為老年房顫患者減少卒中風險帶來福音

上海心內科專家率先使用Laager封堵器,為腦梗後的房顫患者成功開展介入治療——左心耳封堵術。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攝

中新網上海12月14日電 (陳靜陳霞瓊肖鑫)房顫患者是腦梗的高危人群,比非房顫的同齡人,房顫患者發生腦梗的風險增加大幅增加。記者14日獲悉,上海心內科專家率先使用Laager封堵器,為腦梗後的房顫患者成功開展介入治療——左心耳封堵術,解除了再次腦卒中的後顧之憂。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陳維告訴記者,經皮左心耳封堵術,是針對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預防腦卒中及栓塞不良事件的、新的介入治療技術。與傳統的口服抗凝藥治療相比,左心耳封堵術可顯著降低卒中的發生率,同時不增加出血風險。該項介入技術的開展將為諸多的老年房顫患者減少卒中風險。

如今,Laager封堵器已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進入臨床治療。此次接受Laager封堵器治療的患者是89歲的丁女士。反覆胸悶氣喘數十年。近期她因胸悶加重並伴心慌,於12月上旬入住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心內科病房。

該科室主任陳維14日告訴記者,老人罹患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血癥,曾植入冠心病支架,並曾多次腔梗、老慢支等病史。此次入院後,丁女士還被確診罹患“房顫”。為了預防老人腦梗,醫生們做了多個方案。經過反覆權衡,丁女士家人決定讓老人接受左心耳封堵術。

術前CT提示,丁女士的左心耳為“菜花型”,是最容易形成血栓的型別,陳維醫療團隊結合患者經濟情況,選擇目前臨床上價效比較高的Laager封堵器。據悉,丁女士在局麻下接受手術,約半小時後,手術結束。患者僅腿部留輸液針頭大小的傷口。影像複查顯示:封堵器精準植入丁老太太左心耳,牽拉穩定。手術後8小時,老人即可下地活動,目前恢復良好。

陳維對記者解釋,房顫時,左房收縮乏力導致血液淤滯,而90%以上的血栓被證實在左心耳內形成。血栓一旦脫落就會導致急性血栓栓塞性“腦梗”發作。應用封堵器堵閉左心耳,就可消除左心耳形成血栓的隱患,杜絕腦梗發生之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