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泰汽車,再一次逆襲?

眾泰,沒錯就是能在車展上能把保時捷高管看傻的“保時泰”,似乎正在逐漸走出泥潭,恢復成為一個“正常企業”。當然資本市場的鼻子永遠是最為敏感的,眾泰汽車已經在二級市場收穫了多個漲停板,已讓投資者們大賺特賺。

眾泰汽車,再一次逆襲?

這也是一種生存天賦——在眾泰還能在市場上保持存在感的時代,這家車企除了挖空心思地透過“山寨”形式造車、賣車,同時以極限低價換取銷量外,卻在技術創新方面興味索然,直接導致“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時,眾泰因為沒有滿足相關標準的車子而在銷量上遭遇重大損失。

從那以後,眾泰似乎也知道了自己單純依靠抄襲和山寨走不遠,所以也想做出一些改變,比如在2019年上海車展上推出了一款代號為“A16”的新車,這款緊湊級SUV在造型設計以及內飾方面確實看不出什麼仿照的痕跡,那時人們以為這是眾泰的新開始。

眾泰汽車,再一次逆襲?

不過讓人遺憾的是,這款車並沒有出現在市場上。而且從那之後,眾泰經歷了長期的停產,幾乎完全喪失了作為一個車企的體系能力,同時還債臺高築。但即便是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眾泰依然沒有停止炒作——11月初,眾泰所謂“內部人士”稱,將從海外引進電池技術併成立合資公司,而且引進的技術要比寧德時代還要先進。

眾泰汽車,再一次逆襲?

迭加上之前的“摘帽”利好,眾泰汽車在資本市場連續收了4個漲停板——這裡面最為詭異的地方在於,眾泰闢謠了關於“電池比寧德時代先進”的說法,但卻沒有及時採取措施予以公告澄清,導致股價大幅波動。

現在的問題是——眾泰汽車在摘帽後會上演一出逆襲好戲,從而再次驚呆所有吃瓜群眾嗎?

新能源是潮流但轉型是一座大山

眾泰現在的情況類似於兩條腿走路——一是復產了T300車型,二是定增60億元,搞新能源汽車專案。坦率地說,這兩點都是投資者希望看到的。原因很簡單,只要眾泰能夠復產,表明其生產能力尚在,也就有了推進下一步計劃的機會——儘管這次復產只是“海外版”,也即是主要打算銷往海外市場;另外,定增的60億可以讓眾泰跟上當今的新能源大潮,從而徹底擺脫生存困境。

眾泰汽車,再一次逆襲?

雖然投資者追捧眾泰的兩步大棋,不斷買入眾泰的股票,但其實只要深究眾泰的這兩個大招,就會發現事情不會那麼簡單——今年中國汽車出口的確做得好,前10個月出口了245。6萬輛,同比增長54。1%,但這裡面主要是新能源汽車出口,同時出口大戶還是上汽、奇瑞這種已經經營了十多年出口業務的大戶。對於眾泰來說,T300即便是在國內也是產品力不佔優勢的產品,出口到海外唯一的選擇就是低價,打價效比。走了這條路之後幾乎不會帶來多少利潤,對於眾泰的業務正向發展也不會起到太大作用。

眾泰汽車,再一次逆襲?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T300海外版的復產,可能更多是一種姿態,也就是說眾泰經歷了2年的停產後,又能造車了,象徵意義多一些。

在這種情況下,眾泰汽車唯一的出路就是搞新能源汽車。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在燃油車時代,眾泰儲備的技術也無法讓其符合國六標準,導致一潰千里,那麼在門檻更高的新能源時代,眾泰有什麼好打的牌嗎?

眾泰汽車,再一次逆襲?

高達60億元的定向增發也許能夠帶來不少籌碼。這些錢如果到位,至少能夠讓眾泰在進軍新能源的過程中,邁出去第一步。但問題是到目前為止,這筆錢並未落地——即便落地了,眾泰造出的新能源車有沒有競爭力,能不能賣出去,目前也難以判斷。簡單地說,新能源轉型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工程,即便是那些正常經營的車企想要順利實現轉型,都需要使出吃奶的力氣,對於眾泰來說,這個過程堪稱一座大山,越過去就是一馬平川,但能不能越過去,目前還很難說,因為眾泰手裡並沒有像樣的籌碼。

渠道崩塌財務惡化需恢復元氣

雖然目前在資本市場上已經“摘帽”,但眾泰的困境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惡化的財務狀況,以及幾近崩塌的渠道,對於亟待復興的眾泰來說,都是大難題。

眾所周知的是,眾泰的崛起非常迅速。2009年眾泰汽車的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這是衡量一個車企能否站穩腳跟的分水嶺。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眾泰僅僅在7年後的2016年就實現了33。3萬輛的銷量,成為車市最大黑馬,2017年的銷量有所下滑,但也達到了31。7萬輛。在短期內迅速擴張,靠的就是各種山寨。

眾泰汽車,再一次逆襲?

這種在產品和技術研發方面的短視,也讓眾泰的銷量迅速下降——到2020年,眾泰的銷量已經不足4000輛,這已經無法支撐整個生產體系的運營,不得不停產。銷量暴降又導致了財務惡化。在2019年、2020年這兩年,眾泰的虧損都超過了100億元,直接導致到2020年末的淨資產僅為-44。23億元,已經資不抵債。資料顯示,到今年三季度末,眾泰汽車的負債依然高達46。32億元。

財務狀況的惡化,不但讓眾泰的生產體系難以為繼,以經銷商為代表的渠道體系也幾乎崩塌了。2021年9月中旬,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十家眾泰汽車經銷商,聚集到位於浙江永康的眾泰汽車總部“討債”——他們被拖欠的款項少的有幾十萬元,多的甚至達到3000萬元。資料顯示,全國各地有超過570個經銷商指控眾泰拖欠款項,申報金額近10億元。為了討回欠款,有的經銷商甚至“絕食”。

眾泰汽車,再一次逆襲?

這些經銷商到底有沒有討回欠款,以及他們和眾泰之間的糾紛如何解決,目前尚不得而知,但他們能夠去浙江永康討債表明,這些經銷商已經基本不會再去銷售眾泰的汽車。

最為重要的是,消費者也發生了變化——現在不是以往用一個保時捷外殼就能開啟消費者錢包的時代了。眾泰的山寨形象,對於其拓展業務極為不利。而要想改變形象,勢必又要花費大筆資金,去重新打造品牌——但眾泰的定增只有60億,其中大部分還得花到新能源技術開發方面。

眾泰汽車,再一次逆襲?

百姓評車

沒人希望看到一個曾經取得輝煌的車企完全沉淪下去,況且中國車企。日本車企、韓國車企崛起過程的一個相同點,在於都經歷了一個“山寨”階段,這可以視為一種“快速的學習和模仿”。但對於眾泰來說,在依靠模仿取得巨大成功後,沒有及時專注於原創設計和技術研發,相當於想抄近道,但最後發現近道沒有未來,再想回頭的話,難度已經很大了。

現在的情況是,眾泰總算摘帽了,不會再延續“殭屍車企”的狀態,要緊的就是趕緊落地60億元定增,專注於新能源研發,慢慢恢復核心能力。但如果想要透過“電池技術超過寧德時代”這樣的新聞炒作拉抬股價,就又陷入了“短期主義”的怪圈,這對長期發展非常不利。

不管怎麼樣,還是希望眾泰能扭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