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納奪權:秦納武裝政變、馬略渡海迴歸,平民派攻佔羅馬城!

秦納奪權:秦納武裝政變、馬略渡海迴歸,平民派攻佔羅馬城!

正當蘇拉鏖戰本都之時,羅馬卻傳來了驚人的訊息,一直讓蘇拉放心不下的執政官秦納,終於撕下了偽裝多時的面具,原來他骨子裡是個堅定的平民派,在蘇拉進軍羅馬的時候,他完美隱藏了自己的立場,假意與蘇拉合作,實際是在等待時機。

秦納從來都不是蘇拉的黨羽,當初秦納被選舉為執政官時,蘇拉是非常不滿意的,按說第一次發動兵變的蘇拉是可以主導執政官選舉的,但他卻沒有這麼做,而是任由公民大會選舉中意的政客,導致蘇拉推薦的候選人紛紛落榜。筆者猜想,蘇拉兵變多少有些被逼的味道,內心深處還沒有做好當獨裁者的準備,他依然記得自己是合法的執政官,所以不想用非法的手段干預公民大會。

為了保證羅馬的政權按照自己的意願運作,蘇拉退而求其次地承認了秦納和屋大維的當選,但要秦納當眾發誓遵守法律,絕不做背棄蘇拉的事情。秦納是一位城府很深的政客,雖然早期的羅馬並沒有聽過這個家族,但秦納擅於偽裝自己,毫不猶豫地發下了誓言,這才讓蘇拉放心地把羅馬交給了他和屋大維,也正是這一決定給蘇拉埋下了巨大隱患。

秦納奪權:秦納武裝政變、馬略渡海迴歸,平民派攻佔羅馬城!

正如蘇拉起初所擔心的那樣,秦納絲毫不在乎誓言的約束力,沒有蘇拉親自坐鎮的羅馬很快就再次發生政變。事實上,羅馬再次發生政變完全是可以預料的事情,因為蘇拉推翻了蘇爾皮基烏斯和馬略透過的法案,等於是與全體新公民為敵,讓人家透過法律手段才得到的權利又被奪走了。

筆者這裡說的

“新公民”,實際上就是同盟者戰爭中的反叛城邦,他們在尤里烏斯法案後得到了羅馬公民身份,但是沒有得到合理的選舉權,元老院保守派意在限制新公民的投票權,阻止他們成為選舉中的“絕大多數人”,而且採取的方式是把新公民當成解放奴隸,讓他們在解放奴隸投票的選區投票,這讓新公民非常不滿。

公元前

88年的蘇拉兵變根本不算成功,或者說不完全成功,蘇拉只是殺死了蘇爾皮基烏斯,趕走了馬略,卻沒有解決新公民投票權的問題,也沒有提出解決辦法、方案,甚至沒有與新公民們溝通,簡單粗暴地把一切又恢復到原狀。這必然會導致新公民再次動亂,秦納正是這些人尋找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