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人怕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年輕人還知道嗎

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大多聽說過一句老話“人怕三長兩短”,而在寫過《三國演義》的小說家羅貫中,在另一部作品《三遂平妖傳》中也有“萬一些後再有三長兩短”這樣的句子,可見“三長兩短”這個詞語早就誕生並且深入人心呢?那麼具體是哪三長哪兩短呢?現在還有年輕人知道嗎?

農村老話:“人怕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年輕人還知道嗎

可能很多人認為“三長兩短”指的是人們身上的一種體貌特徵,但其實並非如此,這句話的來源極其古老,以至於很多人雖然也在生活中有引用這個詞語,但是卻並不理解其原意,它最早出自《禮記·檀弓上》的記載:“棺束,縮二,衡三;衽,每束一。”

農村老話:“人怕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年輕人還知道嗎

《禮記》在儒家經典中以簡略著稱,這句話也是如此,看似非常簡單,但其實所蘊含的資訊量非常大,那就是在上古之時,人們所使用的棺木是用皮帶“束”起來的,因為那時候還沒有誕生釘子,所以棺木底部與棺蓋只能使用“束”的,橫向的木板比較長,所以要使用三條皮帶,縱向的木板比較短,所以就使用兩條皮帶。

農村老話:“人怕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年輕人還知道嗎

這就是“三長兩短”的最初起源,與死亡息息相關,所以人們漸漸就將其用來指代死亡,雖然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冶金技藝的成熟,釘子被廣泛應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想要封閉棺木也不再是使用三根長皮帶與兩根短皮帶,但是這個詞語卻依然流傳了下來。

農村老話:“人怕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年輕人還知道嗎

所以“三長兩短”在最初是直接指代死亡的,但是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演變,卻又被加入了新的含義,那就是象徵著不可知的意外災禍,這主要是與春秋時期鑄劍大師歐冶子有關。根據《越絕書。外傳記寶劍》的記載,“歐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

農村老話:“人怕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年輕人還知道嗎

也就是說歐冶子憑藉著他那天生的智慧,很快就洞察了鑄劍的技巧,並且因此而鑄造出三把長劍湛盧、純鈞、巨闕,兩把短劍勝邪、魚腸,這些劍都是屬於傳說中的神兵利器,並且都具有著各自的故事傳說。吳王闔閭曾經用勝邪寶劍殺人為子女殉葬,又將魚腸寶劍送給義士專諸,讓專諸在送餐的時候用這把劍去刺殺了堂兄吳王僚。

農村老話:“人怕三長兩短”,是哪三長?哪兩短?年輕人還知道嗎

這五把寶劍雖然在傳說中都是極為珍貴的寶劍,但是與此同時也伴隨著一些與生死相關的傳說,若是普通人接觸到便是意味著巨大的災禍,所以這五把寶劍中的“三長兩短”也漸漸融入了從上古時期棺木中的“三長兩短”,更加豐富了這個詞語的意思,也導致了人們在日常生活的時候,對於“三長兩短”就更加避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