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礁村:康王曾此祈潮助 遺蹟傳聞在石磯

2018-04-28 17:40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黃曉慧

知道溫嶺市松門鎮塘礁村之名,是因為張直生先生編的《溫嶺文物簡志》書中,收錄了“塘礁摩崖”,文稱:“明。在龍門鄉塘礁村龍王廟。摩崖高1。3米,寬0。8米,行楷書。詩為:‘千丈巖空龍已飛,至今瀑布傍雲霏。康王曾此祈潮助,遺蹟傳聞在石磯。’落款為‘欽差分守浙江參將□伯□山人□題,松門衛掌印指揮程衢□政□□紹□,戴潮勒石。’”張直生撰寫這段文字時,塘礁村還屬於龍門鄉,未併入松門鎮。

雖然早就讀過這段記載,也有實地探訪的念頭,卻一直沒有成行,4月20日,終於下定決心去實地看看。

塘礁村:康王曾此祈潮助 遺蹟傳聞在石磯

龍王宮藏於“樓簷下”

到達塘礁村,問了幾位村民,知道了塘礁摩崖的大致方位,說是要進入村南靠海的一處船廠,即浙江振興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廠區,沿著一條上山的小路便可到達龍王宮,那摩崖就在廟裡。

這個船廠規模不小,廠區內處處可見橙黃色的龍門吊,還有大大小小修造中的鋼質漁輪。在廠區內也少不得繼續問路,邊走邊問,終於找到通往龍王宮的那條海邊山道。山路較平緩,路邊靠海的山坡上,金櫻子的白花正盛開。

龍王宮所在的這座山,叫龍王堂山,《溫嶺縣地名志》記載,它是龍門島的主峰,最高點海拔202。9米。

龍王宮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廟,只有三間屋面,隱藏於龍王堂山的“樓簷下”。

只見懸崖絕壁下部,似乎被掏空了一部分,因此凹了進去,怪不得稱之為“樓簷下”。原來的小廟前,似乎正準備新建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新廟,已經建了個基礎,不過,未見人在繼續施工。

《溫嶺縣地名志》記載,“(龍王山頭)其南側半山腰間有絕壁,高數十丈,遇雨有瀑布自壁頂下,蔚為壯觀。”記者去的時候,看不到壯觀的瀑布,只有點點滴滴的水從崖上散落下來。

“惟德動天龍之為民昭昭也,其功在水神之格思洋洋乎”,橫披“河清海晏”,這是龍王宮門口的楹聯。

塘礁摩崖是明人留

仔細一看,塘礁摩崖就在鰲魚觀音神像後面的巖壁上,不過,上邊的落款文字,卻與《溫嶺文物簡志》所記載的有些微差異,實地所見的落款內容為:“欽差分守浙江參將軍川虎山艾升題,松門衛掌印指揮程衢將軍玟□□□□□,戴潮勒石。”“玟”下五六個字看不清,其中“衢”字,也可能有誤。

回來後查了《嘉慶太平縣誌》,其卷二《松門山》一條稱:“縣東南五十里海中。王羲之《遊四郡記》:‘永寧縣界海中,有松門嶼,島上皆生松。’《讀史方輿紀要》雲:‘在里港之外,兩山相對如門,舟行其間,山上皆長古松。’據此,乃海中山。今皆以衛城北寨基山當之。宋建炎四年四月,高宗溫州還,御舟遇風泊山下。經圓巖潛濟潭祀龍神,賜廟額,玉音親書,勒巖上,在龍王堂,亦城東海山也……國朝聞國政題崖:‘千丈崖空龍已飛,至今瀑布下雲霏。康王曾此祈潮助,遺蹟傳聞在石磯。’”

如果按《嘉慶太平縣誌》此處的記載,則塘礁摩崖這首詩,是清人聞國政所作,文字也與塘礁摩崖有一個字的差異(“下雲霏”與“傍雲霏”),而《嘉慶太平縣誌》卷九記載的明代松門衛指揮名單中,又有“聞國政”之名,聞國政又是明松門衛指揮。也許,這是張直生將塘礁摩崖定為明代的原因吧。不過,記者也看到,也有一些文章認為塘礁摩崖是清代的。是明是清,看來要從“欽差分守浙江參將軍川虎山艾升題”這一落款中找答案了。

塘礁摩崖是明代還是清代的?採訪歸來後,記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找到答案,結果得到答案竟不費一點功夫。百度了一下“艾升”,即看到網上一條2010年釋出的《招寶山一處摩崖石刻墓碑可能是抗倭名將艾升手跡》報道,文稱:有網友發現,在鎮海招寶山發現了“明文武世家艾公之墓”摩崖石刻墓碑。鎮海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隊隨即對其進行了考證,認為這很可能是明代抗倭名將艾升的手跡。

報道稱,這塊墓碑在招寶山登雲坊東側山崖的巖壁上,長3。0米,高0。7米,碑文從右向左排列:“明文武世家艾公之墓”,落款“孫升勒石”。大字每字高22釐米,寬18釐米,楷體,雄壯遒勁,古樸秀美。

報道中還說,據民國《鎮海縣誌》載,艾氏一族世系排名:“一世艾敬,字肅之,定海衛指揮;二世艾震,世襲定海衛指揮;三世艾春,字德元,世襲定海衛指揮;四世艾升,字虎山,世襲定海衛指揮,官至昌國參將;五世艾逢時,世襲定海衛指揮。”

根據這一線索,記者繼續查詢資料,發現這一發現已載入《浙江文物年鑑2011》。關於艾升的生平,1994年版《鎮海縣誌》有如下記載:“艾升(?一1595)字虎山,縣人。世襲定海衛指揮。明嘉靖年間任備倭把總,與倭寇交鋒於長白港,殺敵62人,並沉敵船兩艘。萬曆元年(1573)升任昌國參將。次年,擊寇於浪岡山,斬賊29名,俘18人,救出被虜鄉民49人。時與指揮李誠立並稱海上御倭名將。未幾,被讒發配邊關效力,二十三年(1595)死於戍所。”塘礁摩崖中的“川虎山艾升”之“川”,或許是艾升祖上的原籍也未可知。

築得海塗成良田

在船廠的快餐店吃過午飯,記者便來到塘礁港邊的白蛇嘴,這裡的居民,多是從龍王山頭搬遷下來的。在採訪前,記者查閱過一點資料,知道塘礁村不大,人口不多,浙江政務資訊網提供的官方資料稱“全村戶籍人口660左右,200戶,2015年度人均收入2。2萬元。面積1。1公頃,其良田90畝、山林1200畝”。塘礁村村民,潘姓佔絕大多數,塘礁潘氏是淋頭潘氏的分支。

在白蛇嘴的一位阿婆家門口,記者和阿婆閒聊起來,沒過一會,附近的村民也前來聊天。

有兩位不願意透露名字的阿婆向記者介紹了築“三八婦女塘”的往事。起初以為“三八婦女塘”不是正式的稱呼,採訪歸來後查資料時發現,這就是正式的名字。

兩位阿婆告訴記者,她們原來就住在龍王山頭,其中今年69歲的阿婆說,住到山下時,只有27歲,如此算起來,住到白蛇嘴已有42年了。

過去住在山頭時,因為山頭地少,莊稼收穫少,糧食只能供應半年左右,還有半年就需要國家供應。缺糧的窘境,正是“三八婦女塘”等海塘築好後,才逐步改變的。

“三八婦女塘”是塘礁村、白巖村、烏巖村三村合築的。據她們介紹,築塘時,大家還住在山頭,因為築塘的人大多是女人,所以就起名叫“三八婦女塘”了。令她們記憶猶新的是,當年築塘時打塘腳,將松毛枝條砍下來,鋪在泥塗上,防止打滑,因為鋪木板沾泥水後會滑,松毛枝條則不易打滑。築塘時,解弓的是男的,解弓就是指用泥弓將泥土切割成長方體的泥塊,打溜則由女的擔任,就是將解好的泥塊,透過溜板推溜給下一位,一個人管“溜半”,就像流水線一樣操作,疊塘頭的也是男的。除了“三八婦女塘”外,她們還築過上度岙、下度岙的塘,其中下度岙塘圍成的地方,就是今天船排所在地。她們還記得,後來刮颱風時,在臺風來臨前加固海塘,鄉里還發給她們一斤紅糖、一斤老酒。

築好了塘,塘裡可以種番薯了,塘礁村人的口糧才豐富了一些。

人工養對蝦發源地之一

塘礁村是漁村,村民主要以捕魚為業。據《當代中國的浙江》和1992年版的《溫嶺縣誌》等書記載,台州地區人工養對蝦始於1972年,當時溫嶺縣水產局幹部徐惠剛、江維寶等從山東日照引入2萬尾對蝦苗種進行繁殖試驗,次年在龍門鄉塘礁村的9。3畝海塘裡放養成功(《溫嶺縣誌》記載則是13畝試驗塘,獲畝產87。8公斤)。因為養殖成功了,推廣到全縣,到1978年,溫嶺被國家水產總局定為全國十大對蝦養殖基地縣。

除了對蝦養殖外,到泥塗頭討小海,也曾經是塘礁人的副業。村民告訴記者,不同自然村的人,作業也是不同的,“三份頭”(自然村)人張(捕)彈塗(跳跳魚),白蛇嘴(自然村)人踏赤鯰,張彈塗是由人踩著泥馬滑行在泥塗上,將預備好的小竹筒一個一個按到彈塗洞邊上,過個把鐘頭,再來收取,因為彈塗有鑽洞的習性,所以很容易就鑽到竹筒內等漁民收取。

期盼吃水不再難

不過,村民們目前最期盼的,是希望能解決缺水問題。原來,他們以前吃的自來水,是4元多錢一噸的,現在漲到了5元多,還不能天天供水,經常需要在停水前先準備些水。“停水的時候,上午有水,下午就沒水了,要趕在上午先接好水。否則斷水後很麻煩。”而實際上,塘礁村本村山上就有山塘水庫,但是因為種種原因,無法保證優先供應本村人用水,所以,村民們多次到鎮裡反映情況,希望缺水問題能早日解決,這是他們最大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