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值增三成,排汙降四成,中山三角鎮以水治水畫出“交叉曲線”

當下,趁著生產季節轉換的間隙,位於中山市三角鎮高平工業區內的中山市晟駿五金製品有限公司(下稱“晟駿五金”)正加快安裝除錯新的全自動連續電鍍生產線。

“效率提高30%,用水量大概只有原來的一半。”看著正在除錯的生產線,晟駿五金負責人李丁鋒期待著新的生產旺季到來,檢驗轉型升級的成效。

事實上,高平工業區的產業轉型升級行動早在一年多前就已全面加速。2021年,中山市和三角鎮先後印發實施《中山市推動三角鎮高平化工園區升級試點工作方案》《三角鎮高平化工園區轉型升級工作方案》,打響了工業汙水治理與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進行的攻堅戰。

今年初,中山制定釋出《中山市水汙染治理總體工作方案》,創新提出“三通三控一平臺”總體治理思路,其中嚴控工業汙染是重要方面。抓住排汙權“水量”指標與企業產值掛鉤關鍵一招,三角鎮從規範企業經營行為、加強汙染防治、持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提升工藝裝備、嚴格執法倒逼、加強汙水處理廠日常監管等六個方面,推動電鍍、印染、化工等傳統行業改造提升,在工業汙水治理領域探索出一條可複製的有效路徑。

經過一年多的治理,高平工業區已發生了質的變化。最直接的變化體現在資料上:近一年來園區新增規上企業37家,總產值同比增長近三成,園區汙水排放量下降,一些企業排汙量下降幅度達到近四成。

升降交替,一條以水治水的 “交叉曲線”逐漸清晰。

產值增三成,排汙降四成,中山三角鎮以水治水畫出“交叉曲線”

三角鎮水網密佈,全鎮共有71條河涌。 南方+ 李姍恆 拍攝

“能者多得”,打破水量分配固化困局

高平工業區已有超過20年曆史,是三角鎮成立最早、企業集聚度最高、產值最大的工業區,也是中山目前唯一保留的化工園區,園區年產值約佔全鎮工業總產值3/4。園區企業隊伍中,電鍍、印染、化工行業企業佔了多數。

隨著時代發展,園區企業產值偏低、用水和排汙量大等問題逐漸凸顯,加之由於排汙裝置不完善,企業排放的汙水廢氣對周邊居民帶來影響,園區一度被列入廣東省重點掛牌督辦的環境問題清單。

要破解多年形成的困局並非易事。近年來,三角鎮不斷探索根治高平工業區治理難題的“關鍵之匙”,排汙權“水量”就是關鍵中的關鍵。

三角鎮高平工業區轉型升級督導組組長蘇伯明表示,對於電鍍、印染、化工行業企業來說,生產用水就如汽車中的汽油般重要。此前,高平工業區的排汙權“水量”指標早已分配完畢,且一直固化,無論企業產出多少,工藝先進與否,獲得的“水量”指標差別不大,這也導致了排汙量大的“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出現。

抓住“水量”這一關鍵指標,三角鎮將企業的產值、稅收、安全生產等方面與排汙“水量”掛鉤,在排汙指標初次分配基礎上進行動態再分配。達到標準的企業可獲得更多“水量”,能者多得,不達標的則被嚴格限制甚至透過執法收回“水量”指標,原來“水量”分配“一潭死水”的格局由此被打破。

結合轉型升級要求,三角鎮還對園區企業的安全生產、節能、降耗、減排等方面進行年度考核,形成高平工業區企業“紅黃綠”差異化管理清單,支援和鼓勵優勢頭部企業做大做強,倒逼小、散、亂、汙、危企業升級或退出。

今年以來,三角鎮透過該機制已回收電鍍、印染行業“水量”超過1萬噸,為優質企業發展騰出了更多空間。抓住騰出來的“水量”,三角鎮還新引進了一批來自新一代資訊科技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專案,園區產業結構正逐步最佳化。

產值增三成,排汙降四成,中山三角鎮以水治水畫出“交叉曲線”

中山市晟駿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新生產線。 南方+ 李姍恆 拍攝

從“要我改”到“我要改”,淘汰老舊產線超60條

“一立方米汙水排放需要對應產出產值2500元,當時壓力還是挺大的,有點難以接受。”回想起一年前高平工業區治水治汙啟動之初,李丁鋒印象深刻。晟駿五金進駐高平工業區已超過10年,此前的單位生產用水產值與轉型升級要求有一定差距。

為獲得關鍵的“水量”指標,晟駿五金對照改造升級要求,計劃2年內更新升級現有的生產線,目前已先後淘汰了3條傳統生產線。

讓李丁鋒驚喜的是,新生產線釋放出顯著的效能,生產用水比原來減少近一半,排汙量明顯下降,用工量也降低了約三成,生產效率卻提升了近三成。

“現在不是要我改,而是我要改。”看著改造升級的效果,李丁鋒計劃加大升級力度。

越來越多的企業從改造升級中吃到甜頭。與晟駿五金相隔數百米外的鈴木東新電子(中山)有限公司(下稱“鈴木東新”)去年也啟動了升級行動,投入近3000萬元改造生產線和生產車間。改造升級後,生產線的生產用水方式從原來直衝式改為噴霧式,用水量大幅下降四成,產能提升約兩成。在升級生產裝置的同時,鈴木東新還升級了車間的生產環境,車間實現“乾溼分離”,汙染區和非汙染區劃分更加清晰,員工的工作環境更舒適、更安全。

產值增三成,排汙降四成,中山三角鎮以水治水畫出“交叉曲線”

鈴木東新生產車間。”乾溼分離“的設定讓生產環境更舒適、更安全。 南方+ 李姍恆 拍攝

鈴木東新是國內外多個汽車行業巨頭的重要配件供應商。近兩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為上下游配套企業帶來了大量訂單,去年啟動升級改造的鈴木東新正好趕上了這波發展浪潮。憑著先進的生產線和良好的生產環境,鈴木東新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順利拿下一批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訂單。“今年以來都是旺季,訂單增長約20%。” 鈴木東新董事金麗梅表示,鈴木東新今年8-10月的訂單量均創下了公司的歷史新高。

“水量”動態調配機制激活了企業發展的活力,高平工業區內掀起了一股改造升級熱潮。開展“水量”改革一年多來,高平工業區內企業累計新增自動化產線超過70條,淘汰老舊產線超過60條。

“迴歸”高平

不斷完善的園區環境讓企業有了更強的發展信心。金麗梅說,過去,由於水量有限,滿足不了企業發展需求,鈴木東新曾一度有遷走的想法。如今,有了更多的水量指標保障和更優質的服務,企業留下來紮根發展的決心進一步增強。

留下來還有企業員工。金麗梅表示,經過近年來的治理,高平工業區內外環境都已發生根本轉變,過去還沒進入園區就遠遠聞到的“酸味”已消失,園區周邊的白鷺數量漸漸多了起來。

如今,高平工業區不遠處的迪茵湖已成為中山白鷺、灰鶴種群數量密集的自然棲息地,中德合作職業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迪茵公學等一批優質教育資源先後進駐迪茵湖片區,園區周邊還有金鯉灣生態溼地公園等一批新晉網紅打卡點,綜合環境不斷提升。看著變好的環境,鈴木東新不少員工都選擇在三角鎮安家,公司80%的員工工齡在5年以上。而金麗梅也作了一個曾經“不敢想”的決定——把孩子從中山市中心城區接回到離公司不遠的迪茵公學就讀。

放眼未來,三角鎮對高平工業區的發展有著更系統的規劃。化工行業是製造業的重要一環,高平工業區對中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鏈完善有著特殊意義。按照中山市十大主題產業園規劃佈局,三角鎮將建設中山市新材料產業園,高平工業區是其中的核心組成部分。目前,三角鎮正透過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進一步拓展高平工業區的發展空間,發展以半導體為主的新材料、新一代電子資訊、高階裝備、健康醫藥等新型戰略產業,延伸產業鏈,打造中山市乃至大灣區的新材料行業集聚區。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雷海泉

【圖片】李姍恆

【通訊員】三角宣

【作者】 雷海泉;李姍恆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