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竇娥還冤,千年“反賊”魏延,死於諸葛亮之手?

魏延是蜀國“五虎上將”之後,武力值最為強大的武將,本來他獻城投靠劉備,後來又屢立戰功,深受劉備器重。

但是魏延和諸葛亮的關係,似乎從一開始就不怎麼好。《三國演義》中直接安排了諸葛亮第一次見到魏延,就因為魏延叛主來歸,要娶他的性命。

比竇娥還冤,千年“反賊”魏延,死於諸葛亮之手?

在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壤星的最後階段,魏延更是踏滅了主燈,導致諸葛亮身死五丈原,當時諸葛亮雖然阻止了姜維殺魏延,但是諸葛亮臨終,還是定下秘密的計謀,讓馬岱殺掉魏延,理由就是自己死後,蜀漢朝廷中再也沒有人能鎮得住魏延。

在劇作家魏明倫寫得川劇《夕照祁山》中,著力展現了諸葛亮決定殺魏延之前複雜的心理活動,突出了諸葛亮作為一個人的缺點,而沒有將他神話。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魏延根本不是死於諸葛亮的手中,而是死於自己的性格。

比竇娥還冤,千年“反賊”魏延,死於諸葛亮之手?

魏延的經歷

魏延原本是長沙太守韓玄手下的一名偏將,後來殺了韓玄,和黃忠一起歸順劉備。

劉備入川前後,魏延已經因為戰功,被封為牙門將軍,在劉備攻打漢中的時候,魏延又立下戰功,被封為鎮遠將軍、並擔任漢中太守,此後魏延長期獨當一面,鎮守漢中十幾年,劉備登基稱帝時,魏延成為鎮北將軍。

諸葛亮北伐時,魏延被封為涼州刺史,因魏延曾在陽溪大破魏軍,這次戰爭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魏延戰勝魏軍的自信。

於是魏延多次建議諸葛亮採取子午谷奇謀,魏延親自帥兵由子午谷進入漢中,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這個提議被一向用兵謹慎的諸葛亮否決。

在魏延看來,“子午谷奇謀”是一個很好的計劃,諸葛亮不採納這個建議,就是白白錯失良機。因為戰爭思路的分歧,魏延對諸葛亮很不服氣,而諸葛亮對魏延似乎也並沒有那麼信任。

按照常理來說,魏延作為一個將領,其實是沒有資格對當時已經大權獨攬、而且地位崇高的諸葛亮不服氣的,但是魏延也是有資本的。魏延的資本,就是劉備對他的信任。

比竇娥還冤,千年“反賊”魏延,死於諸葛亮之手?

公元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劉備和蜀漢群臣商議,將王國的都城建立在成都,但是漢中的地位也很重要,甚至可以說,漢中的存亡,直接關係到蜀漢王國的存亡。這時,劉備當然應該留下一名能力強悍,並且信得過的大將來守漢中。

當時,所有人都以為劉備一定會讓張飛守漢中,沒想到劉備竟然讓魏延來守漢中。劉備的這個舉動,不僅是給了魏延充分施展能力的平臺和機遇,而且還給了魏延充分的信任。

在劉備的飛速提拔之下,魏延當然也對劉備感恩戴德,劉備在委任魏延擔任漢中太守的時候,大會群臣,讓魏延發表就職演講。

魏延說:“如果曹操舉傾國之兵前來,我可以為大王抵擋他;如果曹操舉十萬兵力前來,我可以為大王吞併他們。”劉備對魏延的保證很滿意,魏延也果然不辱使命,將漢中守的鐵桶一般。

在跟隨諸葛亮北伐期間,魏延在戰場上也曾多次勇猛殺敵,再立軍功。

但因為諸葛亮不採用子午谷奇謀,魏延感到自己的志向不能伸張,因而與諸葛亮產生了嫌隙。對於子午谷奇謀,有人認為諸葛亮應該採用,這是蜀漢能夠翻盤的機會。

有人贊同諸葛亮的選擇,認為子午谷奇謀一旦付諸實施,對蜀漢來說,就意味著滅頂之災。那麼到底哪一種說法對呢?

比竇娥還冤,千年“反賊”魏延,死於諸葛亮之手?

子午谷奇謀的不可行

史書中關於子午谷奇謀的兩種記載存在著一些差異。

一種記載認為:魏延想率領一萬人馬,像韓信一樣暗度陳倉,與諸葛亮在潼關會師,直逼長安;另一種說法認為:魏延要走子午道,賭夏侯懋有勇無謀,防範不到位,突襲長安,諸葛亮則可以率領大軍,出斜谷,經過扶風,與魏延會師於長安。

這兩種說法,一個出自陳壽的《三國志》,一個出自《魏略》,筆者認為《三國志》的可信度更高。

突襲長安的策略太過冒險,因為天氣的變化,因為援軍不能及時感到,因為曹魏可以在短時間內集結起大量的兵力來守衛長安,所以第二種說法,明顯漏洞太多,不合情理。

按照第一種說法,子午谷奇謀也是不可行的,魏延的一萬軍隊,要做好隱蔽工作,不能被曹魏的哨兵發現,要克服天氣原因,包括戰勝不可能戰勝的大雨等自然災害。

由於魏延退出子午谷奇謀的時間,是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所以曹魏對蜀軍是疏於防範的,魏延據此料定,當他的軍隊突然出現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敵軍一定會棄城逃走,但是如果他們不逃走呢?

比竇娥還冤,千年“反賊”魏延,死於諸葛亮之手?

如果他們拼死抵抗,魏延的一萬人馬,是一定招架不住的。

而諸葛亮的援軍也不一定會按時到達,就算可以按時到達,魏軍數倍於蜀軍的兵力,也可以將魏延和諸葛亮的兩路人馬殲滅在長安城下。

況且蜀軍長途奔襲,到了長安已經是強弩之末,那裡還能戰勝以逸待勞的魏軍呢?

對於子午谷奇謀的風險,諸葛亮想必也是和魏延說過的,但是像魏延這麼傲嬌的人,一旦認定某一件事,就會覺得自己無比正確,別人不採納自己的意見,就是別人沒有眼光。

比竇娥還冤,千年“反賊”魏延,死於諸葛亮之手?

魏延深感屈居在諸葛亮手下,是不得志的。

所以,在諸葛亮屍骨未寒的時候,他就拉起一幫人馬,決定繼續北伐事業;他覺得這時諸葛亮已經不在了,再也沒有人能阻擋他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而諸葛亮生前已經料到魏延有可能分裂蜀軍,所以才讓馬岱假意跟隨魏延“謀反”,趁魏延不注意將他殺死。

這樣的解釋,說明魏延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軍事行動,而不是要造反,諸葛亮要殺魏延的原因,也是要保護蜀漢大軍不被分裂,不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可惜,這種解釋仍然不是歷史的真相。

魏延的死亡

《三國志》對諸葛亮遺命的記載是:命令楊儀率護送靈柩,率領大軍返回成都,如果魏延不聽命令,大軍就自己出發,不管魏延和可能跟隨他的人。

諸葛亮臨終前,雖然還是想盡量周全魏延和楊儀的分爭,但是關鍵時刻他也只能選擇做事更為穩妥的楊儀執掌軍隊。那個時候,姜維的能力雖然也很強,但是還沒達到讓全軍上下都服從他的程度。

諸葛亮既然選擇了楊儀,那麼魏延被殺的機率就很大了,因為魏延和楊儀的矛盾,一旦沒了諸葛亮的調和,只會愈演愈烈。

比竇娥還冤,千年“反賊”魏延,死於諸葛亮之手?

魏延武藝高強,能力確實也很強,但是他的性格也有很明顯的缺陷。

魏延個性太強,非常傲嬌,這一點和關羽很有一比。在魏延相處不好的很多人中,楊儀和魏延的矛盾最深,他們之間的明爭暗鬥,在諸葛亮北伐時已經很激烈。

雖然諸葛亮對他們的才華和能力都很欣賞,也多次調和他們之間的矛盾,但是終究沒有什麼效果。那麼,魏延和楊儀有什麼深仇大恨呢?

其實魏延和楊儀的仇恨,也沒什麼不能放下的。

魏延性情桀驁,大家礙於他的資歷和能力,都讓他三分,但是楊儀不肯讓。楊儀也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隨著矛盾的積累,他和魏延之間,甚至鬧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楊儀是文官,嘴皮子很厲害,有時會激怒魏延;而魏延也常常在氣憤時,拔出刀來,在楊儀面前揮舞,楊儀作為一個體力遠遠比不上魏延的文官,只有吃虧的份兒。

但是再弱的人,怨恨積累到一定程度也會爆發的。統領蜀漢十萬大軍的楊儀,在諸葛亮死後終於有機會殺了魏延,為自己報仇雪恨了。

比竇娥還冤,千年“反賊”魏延,死於諸葛亮之手?

於是,魏延就被扣上“反賊”的罪名,被誅滅三族。其實說魏延謀反,完全是楊儀的陷害,如果魏延真的要造反,他大可以在諸葛亮死後去投降曹魏。魏延並沒有謀反,他最終死在了楊儀的陷害之下。

不久,隨著楊儀口出狂悖之言被下獄問罪,自盡而死,蜀漢朝廷終於意識到,魏延是被楊儀冤殺的,又為魏延平了反,但是悲劇已經鑄成,無論是魏延,還是楊儀,都死於容易激化矛盾的性格。

問題在於,諸葛亮知道魏延和楊儀水火不容,還讓楊儀統領大軍,不是明擺著要置魏延於死地嗎?

陰謀論者甚至認為:諸葛亮有意藉助楊儀和魏延的私人爭鬥,讓他們兩敗俱傷,這樣蜀國就可以太平無事,也不用擔心沒人能解決他們的衝突。這種說法真是讓諸葛亮背了很大的黑鍋。

比竇娥還冤,千年“反賊”魏延,死於諸葛亮之手?

首先,諸葛亮在世時,之所以費心調解楊儀和魏延的矛盾,而沒有打壓他們中的任何一方,就是因為對他們兩人的才華都很欣賞,人才稀少的蜀國,必須盡力讓每一個有才華、有能力的人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其次,即使在諸葛亮臨終前,他也是希望楊儀和魏延能夠放下私人恩怨,肩負起蜀漢的大局。但是,楊儀和魏延都讓他失望了。

魏延覺得諸葛亮已經去世,再也沒有人能夠約束自己,於是決定鋌而走險,實施自己被“壓制”的計劃。

楊儀以為自己保住了十萬大軍的安全,又長期在諸葛亮身邊工作,更是親自護送諸葛亮的靈柩回到成都,所以自己理應接替諸葛亮,成為蜀漢政治方面的一把手,沒想到諸葛亮看中的接班人是蔣琬。

這下子楊儀氣不打一處來,說了很多過頭話,最後大概也後悔自己冤殺了魏延,又覺得不被重用,活著很沒意思,所以就選擇了自殺。

比竇娥還冤,千年“反賊”魏延,死於諸葛亮之手?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們都認為,魏延要造反,諸葛亮提前預知了魏延的行為,所以不惜殺了魏延,卻不知道魏延之死是一個冤案,在這個冤案中,諸葛亮也被冤枉了。

不過,與其說楊儀殺了魏延,不如說魏延是死於自己與很多人都相處不來的性格。

一個人力量強大固然可以戰勝很多人,但積累的矛盾多了,自然也會傷害到自己,甚至會給自己造成難以預知的災禍;

所以,人最重要的還是要戰勝自己,要養成寬容平和的性格,才能收穫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