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停車管理“關鍵小事”見成效

近年來,杭州市城管局始終致力於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停車共治體系,助力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城市能級爭當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城市範例。聚焦解決市民群眾停車“空間緊”“找位難”“週轉慢”“秩序亂”問題,積極推動建設“全市一個停車場”“公共慢行交通管理”平臺,先後打造“停車引導”“先離場後付費”“鄰里停”“共享單車潮汐排程”等應用場景,目前全市對外開放收費停車泊位已拓展至82萬個,停車離場時間平均縮短30秒,拓展非機動車規範停車點1000餘個,有效提高群眾出行獲得感滿意度,停車方面信訪、投訴量同比下降30%,抽樣調查滿意度達到100%,“便捷泊車”平臺屬國內首創,多地考察團赴杭學習。

資源整合, 打造“全域一體”的靜態交通體系

一是推進社會場庫“入網”。以“便民、利民、惠民”為目標,創新便捷泊車應用場景,搭建“城市大腦”停車系統,打造“全市一個停車場”,有效緩解停車難。目前,接入系統的各類停車資源泊位數由最初的40。7萬個增至149。4萬個,匯聚停車場及停車場管理部門84億條涵蓋停車生態各要素的停車資料。下步還將持續推進公共建築專用停車場、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場資訊接入工作,拓展資料覆蓋面。

二是推進道路泊位“納管”。透過技術對接、系統升級改造等工作,將副城區、縣(市)的道路停車資料接入市道路停車平臺,使原來僅主城區2萬個拓展到全市5萬個道路泊位實現統一管理,全域一體的靜態交通基本形成。下步還將打造停車資源“共享圈”,靈活運用城市橋下空間,探索立體(非)機動車停車庫,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停車資源圈。目前,全市城市橋樑橋下空間利用共121處,停車場56處。

三是推進單位內部“共享”。按劉捷書記“我市要探索嘗試釋放單位公共空間為百姓共享共用”的指示,建立全市統一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泊位共享平臺。透過摸排,可開放停車場庫499個,泊位3。1萬個。其中,主城區停車場庫232個,泊位1。3萬個;副城區及三縣市停車場庫267個,泊位1。8萬個。按“分批接入平臺,分步上線開放”的原則,透過浙裡辦APP進行共享泊位資訊的釋出與運營。目前,平臺已上線223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場庫、9200個泊位。下步還將推動共享停車政策的制定,為共享停車的長效管理和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數字賦能,提升“快找快離”的進場出場體驗

一是“一鍵找位”智慧引導。依託“城市大腦”建立停車引導系統。將全市劃分為8967個停車區塊,歸集動靜態交通資料,利用智慧停車演算法引擎,實時掌握每個網格停車情況,形成停車熱力圖,為大流量區域交通疏導提供“數智”支撐。為市民實時提供對外開放收費停車場(點)、泊位的忙閒情況,車主可透過浙裡辦、便捷泊車等APP,享受查詢和導航服務。依託“泊位顯示”進行停車分流控制。透過對停車指數、泊位指數、餘位數進行聚合計算,為浙一、浙二、市一、濱江兒保等醫院提供周邊停車場泊位忙閒資訊,實現線下智慧引導。下步持續做好數字賦能工作,總結數字賦能工作經驗,開展學校、醫院、商圈等重點區域綜合交通治理數字賦能工作。依託“無縫接駁”實現停車快停快走。針對學校周邊綜合交通問題,整合學校及周邊公共停車資源,協同屬地政府,透過停車場地內建立學生接送區、接送學停車優惠等方式,引導接送車輛有序停車,緩解學校周邊因接送學車輛停放等引發的交通問題。

二是“先離後付”快速離場。著力推進“先離場後付費”便捷停車全域覆蓋、全民共享。目前,全市3643個對外開放收費停車場(點)、81。1萬餘個泊位開通“先離場後付費”功能。平均使用率達到51。83%,日均“先離場後付費”支付訂單約9萬筆、日均訂單金額約100萬元。2020年在武林商圈進行“通停通付”應用場景試點,積極探索商圈停車資源有效配置,化解商場建配車位不足問題。

三是“補繳包月”線上辦理。市民可透過支付寶、市民卡等渠道進行停車費補繳、停車包月繳費等的線上辦理,實現市民辦事最多跑一趟,減少防疫期間的人員聚集。增加近4000輛殘疾人車輛資訊,殘疾人車輛可在城區範圍內道路收費泊位和政府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庫實現停車優惠自動減免,保障殘疾人停車權益。下步將協同交通部門完善道路停車欠費追繳等工作機制,如在車輛年檢時進行提醒。

轉型升級,提供“安全無感”的停車管理服務

一是創新資訊採集技術。高杆技術。首批高杆影片系統在丁群街等10餘條路段850餘個泊位投入使用,同時繼續在東文路等350餘個泊位進行試點。停車收費方式從人工模式轉變為透過影片影象自動識別停車時間點並計費的全電子化模式,車輛離場後實時生成訂單,繳費清晰透明。影片巡查。借力影片巡檢車,採用釐米級定位系統與車牌識別系統相結合的方式,對路側停車流動巡檢拍照、影象分析識別,準確獲得車輛停放的泊位號及車牌號。目前,已在閘弄口街道462個泊位進行試用,同時嘉祥路、濱城路等246個泊位即將開展試點。電子收費。ETC支付在閘弄口街道率先試點。將ETC天線、手持機、ETC停車感應裝置有效結合,試執行期間,平均每月巡檢輪次158輪,錄入照片37803組,照片識別準確37400組,準確率達98。93%。

二是推動停車管理隊伍轉型。由僅履行停車收費職能逐漸拓展為停車泊位綜合管理,對城市管理工作進行查漏補缺。督促各區停車管理部門持續完善抗臺防汛應急方案、規範應急處置流程、最佳化防範應對措施,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消防安全、防汛防颱等應急演練,並定期開展巡管員規範服務培訓、崗位技能培訓和應急處突培訓,以提升巡管員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巡管員平急狀態切換的能力,確保在遇暴雨、颱風等惡劣環境或其他突發情況時能迅速回應,承擔防汛、抗臺等搶險任務,有效保障市民的停車安全。

三是實現停車場庫規範化管理。繼續推進全市停車統一管理工作,形成“六個統一”管理模式,統一服務標準、管理制度、人員形象、泊位編碼、公示牌格式、資訊系統管理。如經過統一設定泊位編碼後,透過編號就能掌握泊位的具體情況,有利於後續管理,更便於服務市民。下步還將著力推進《社會停車場運營管理服務規範》地方標準落地,進一步加強停車運營日常監管工作,指導經營單位不斷提升運營管理水平。(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供稿 編輯 蔡璟瑾)

【來源: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