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從眾的人容易受到排擠,太從眾的人會埋沒自己,如何把握尺度?

會議中,如果老闆讓我們發表個人想法,我們往往會參考上一個人的答案。

這樣做無可厚非,但如果是長期這樣,那麼就會在職場上留下一個毫無個人觀點的印象。

也就是說,太從眾的人往往會淪為“平庸之輩”。

從眾是人類最原始本能的一種心理。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從眾就是指

人們往往會參考大部分人想法、行為去思考或行動。換言之,越多的人認為一個想法正確,這個想法就更加正確。

這樣不一定正確。

不從眾的人容易受到排擠,太從眾的人會埋沒自己,如何把握尺度?

1950年,所羅門·阿希做了一個試驗,將不同長度的線條拿給受試者看,說出比起參照線條是更長、一樣長還是更短。結果30%的試驗者會說出與前面的人一樣的錯誤答案,這純粹是受到了團隊壓力的影響。

也就是說我們會視當下的情況,主動或被動做出從眾選擇,追隨權威,確保自身的利益或安全保障。

生活中從眾心理也隨處可見,我外婆不識字也不太認路,有時出去坐地鐵家裡人不放心,她告訴我們,說她不識字而已,不認識路牌也會隨著人多的地方走。

從眾心理,幾乎人人都有,這很正常。

人們往往容易選擇放棄自己的想法,轉而與大多數人的行為保持一致,至少選擇錯誤大家一起錯,擔責一起承擔,這樣的從眾心理和行為會增加個人的安全感和舒適感。

不從眾的人容易受到排擠,太從眾的人會埋沒自己,如何把握尺度?

01

從眾心理:遵循趨利避害,但盲目從眾容易走極端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加里·貝克爾提出激勵個體從眾的原因:

每個人都能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沒有人有能力從理性分析的角度更好地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從眾心理有時主動自願,有時也並非自願,只為自保、不被同事孤立,你需要做出一個相對低風險、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也就是趨利避害的一種行為模式。

盲目從眾產生的消極影響,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隨大流思想、缺少個性化、阻礙個人的發展,影響集體事業。

比如:老闆對技術不是很擅長,那麼在很多技術決策上會有所依賴,但是為了不得罪老闆,只能遵從老闆意思。哪怕這種決策可能會給公司帶來損失,只要老闆認定就行,顯然這麼盲目從眾的行為,對公司經營沒有任何好處!

那麼如何避免盲目順從和走極端呢?

不從眾的人容易受到排擠,太從眾的人會埋沒自己,如何把握尺度?

02

學會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

學會自己主宰自己,就必須懂得明辨是非,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比如職場中,人們更願意隨大多數人發表意見,但你得根據自己的節拍來,不輕易說做隨大流的話,否則時間久了,那些一問不知道說什麼,總是沒有想法的人,逐漸變成透明人。

要學會獨立思考,其實我們應該學習一下批判性思維。

所謂批判性思維,就是對思維過程本身進行思考和修正,防止一些思維漏洞。

比如說:我們認真思考一下,我們為什麼容易會從眾?對我來說,什麼情況下,從眾是好事?什麼情況下,不要從眾?

這就是一種對自己常規思維的辯證思考。

不從眾的人容易受到排擠,太從眾的人會埋沒自己,如何把握尺度?

03

學會根據場合和目的,正確使用“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用對地方,也是高情商的表現。我們知道,在一個場合並不是一種心理效應在起作用。

人的行為是複雜的,特別是動機。

當老闆開會的時候,如果是落實他的想法,那麼他首先考慮的往往是:自己的權威。這個時候,我們當眾反對,顯然不合適。但在會下的時候,可以看情況單獨給予一定的建議和看法。

這種尺度的把握,其實是需要先摸清老闆的意圖。比如我以前在職場上,開會的時候有一個習慣:

如果是決心已下,那麼我會首先發言說出我的看法,然後讓大家談談。其實我是希望大家附和,大家能從眾,堅決執行。

而如果我決心沒下,那麼我先不說自己的看法,讓大家先說,避免讓大家有從眾心理。這樣,我就可以從發言中吸取一些寶貴的意見,來輔助決策。

不從眾的人容易受到排擠,太從眾的人會埋沒自己,如何把握尺度?

04

關鍵時候做一個創新者

需要融入大家時要積極響應,不代表沒有個性,那只是為了成全集體利益。

在很多時候,企業運作是要穩定,平時從眾並不一定是壞事,這樣更有紀律性和團結性。

但在關鍵的時候,比如企業突然碰上困難,或者市場大環境不好。如果我們判斷出,這種非常規的困難時候無法用以往常規的方法來解決。那麼,這個關鍵時候,我們不能做一個從眾者。

不從眾的人容易受到排擠,太從眾的人會埋沒自己,如何把握尺度?

盲目地從眾將失去個人特色的東西,職場若想區別於他人有更好的發展,一定得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可以從眾、效仿學習他身上的優點,但唯有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即使平凡,但並不平庸。

不從眾的人容易受到排擠,太從眾的人會埋沒自己,如何把握尺度?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學習委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