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大飢,人相食”:六個字道盡古代人吃人的悲劇,盛世僅能溫飽

你是否在影視劇中見到過這樣一番場景:一泓清泉潺潺地流動,幾個書生儒士坐於亭臺之中,他們一人操琴,一人煮茗,一人唱誦詩歌,隨後他們推杯換盞,飲茶作賦,十分享受。這樣的生活算不上多華貴,但浪漫極了,使觀眾們覺得有種“返璞歸真”的自然美。

“歲大飢,人相食”:六個字道盡古代人吃人的悲劇,盛世僅能溫飽

這樣的生活,在歷史是否有過存在呢?有,但是很少。

首先,這群人肯定不屬於底層群體,沒有豐厚的家底做支撐,光想著風花雪月早就餓死了;其次,這群人還需要一個安定的國家或社會現狀,否則漫山遍野的土匪流民頃刻間就能把他們吃幹抹淨;最後,一肚子的才學是這次集會的重中之重,否則連嘴都張不開,徒惹笑話。

而事實的情況是:在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時期,底層群體人口基數大;國家社會多處於動亂之中;大多數人都是文盲。

“歲大飢,人相食”:六個字道盡古代人吃人的悲劇,盛世僅能溫飽

上面輕描淡寫的三句話,綜合起來就是一位古代勞動人民的不幸一生。出生農家,沒讀過書,還要被抓去前線打仗,經歷九死一生後回家,卻發現家裡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自己。這一點,古人深有感受,比如《從軍行》中寫道“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結果卻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回家了,卻什麼都沒剩下。

而現實更為殘酷,《從軍行》中消失的家人,到底去哪裡了呢?這裡要講的就是中國古代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饑荒。

在如《資治通鑑》、

《明史

》、《蜀碧》等史學典籍中,“歲大飢,人相食”多有記載,這句話的意思是:

“這一年鬧了饑荒,人與人之間互相當作食物。”

在饑饉歲月,田野裡顆粒無收,家家戶戶沒有米,樹皮、草根、牲畜、漁產被吃光了,飢腸轆轆的人們只能將發綠的眼睛望向同類。有一個詞語叫“易子而食”,就是指不忍心對自家的孩子下手,於是將孩子與其他家庭交換,隨後一場荒誕的悲劇便發生了。

“歲大飢,人相食”:六個字道盡古代人吃人的悲劇,盛世僅能溫飽

在饑荒的年代裡,還有一類人群被叫做“菜人”,指的是將人像牲畜一樣賣給市場。明末清初有位叫屈大均的詩人,他寫了一首《菜人哀》,講的是一位妻子不忍心夫妻雙雙餓死,將自己以3000錢的價格賣給市場,換取丈夫的生存。

此詩既是對愛情的歌頌,含著一種血色而詭異的浪漫,同時又對亂世之中麻木殘酷的人世間進行了細緻的描摹,諷刺意味十足。

全詩如下:

夫婦年飢同餓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錢三千資夫歸,一臠可以行一里。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餛飩人爭嘗。

兩肱先斷掛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湯。

不令命絕要鮮肉,片片看入飢人腹。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膚脂凝少汗粟。

三日肉盡餘一魂,求夫何處斜陽昏。

天生婦作菜人好,能使夫歸得終老。

生葬腸中飽幾人,卻幸烏鳶啄不早。

“歲大飢,人相食”:六個字道盡古代人吃人的悲劇,盛世僅能溫飽

但古人不是禽獸,對人吃人的悲劇非常忌諱。比如根據《國史綱要》記載,五胡亂華時期,羯族軍隊將漢族女子當作“兩腳羊”飼養,目的是為了宰殺後充作軍糧。此事自然引起了公憤。公元349年,武悼天王冉閔下《殺胡令》,就是為了報復羯族軍隊的卑劣行徑。另外還有唐朝時期的“黃巢起義”,《舊唐書》記載黃巢的軍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 ,使軍營變成了一座血腥工廠。

從記載來看,“吃人”是反人類的行徑,這一點被史官們所公認。

為什麼“吃人”如影隨形的存在於古代社會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社會生產力低下。

拿畝產糧食的平均數舉例,截至2021年,我國的畝產糧食為774斤,人均糧食產量為900斤。而唐、宋、明這三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畝產糧食都沒有超過400斤,耕地面積也遠遠少於2世紀。與此同時,當封建王朝後期遇到嚴重的土地兼併、貪腐、戰亂問題,或是遇到天災,那麼糧食生產效率將大打折扣,難以供養全國百姓。

“歲大飢,人相食”:六個字道盡古代人吃人的悲劇,盛世僅能溫飽

而糧食的“運輸難”在古代也是一大問題。

當某地發生糧食緊缺的狀況,官府只能藉助騾馬、船舶等工具運輸。漕運的效率雖高,然而難度較大,比如黃河的三門峽地區在隋唐之後,就因泥沙驟增難以通行。像河南、山東、甘肅等地想要等到糧食,基本只能指望效率較低的騾馬。等糧食運到,耗時長久不說,承擔運輸任務的民夫在其中也消耗了一部分糧食。所以,明末滅亡的原因還有一個“賑災不力”。

“歲大飢,人相食”:六個字道盡古代人吃人的悲劇,盛世僅能溫飽

種種主客觀原因相加,走投無路的百姓要想活命,只能“人相食”。在過去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活命才是百姓的唯一追求,每逢王朝所謂“盛世”,百姓們僅僅求得一個“溫飽”,何其不幸,何其悲哀!不過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與道德觀念深入人心,“人相食”這類特定歷史環境下的產物在當今已完全絕跡。不得不說,這是時代的一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