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蘇瑪麗蘇劇,出路何在?

熱播劇《東八區的先生們》,為網友提供了諸多茶餘飯後的笑料談資。不管有沒有追劇,只要看過影片Cut或是一些臺詞截圖,就能理解它為何會重新整理同類劇口碑新低,成為群嘲焦點。

滿屏充斥的中年直男迷之自信,集了普信男之大成,這部劇堪稱傑克蘇領域的又一“標杆”。油膩的男性群像、過時的審美、以及處處顯現的男性凝視,令人看後極度不適,豆瓣評分目前為2。1,在某種程度上是撐起劇集大半邊天的女性受眾的一次報復性打分。

傑克蘇瑪麗蘇劇,出路何在?

弔詭的是,曾經貼上傑克蘇標籤的劇,一般都能取得不錯的市場反響。可到了霸總鼻祖張翰操刀,傑克蘇怎麼就失靈了?

按照常理,自帶粉紅濾鏡的傑克蘇、瑪麗蘇,往往是偶像劇的標配。而無論古偶現偶,都擁有天然龐大的受眾基數。不過受諸多因素影響,這類劇的紅利不再固若金湯,也面臨著一些創作瓶頸。

延續套路VS反套路創新

身兼出品人、製作人、編劇、主演多職的張翰,憑一己之力打造出了年度爛劇《東八區的先生們》,雖然口碑跌到谷底,但因大眾獵奇心掀起的熱度卻上來了,大有黑紅跡象。其中被詬病的癥結,是男性群像劇彰顯的傑克蘇油膩畫風,也可以說是張翰被早年霸總烙印留存至今的傑克蘇情結。

張翰為自己打造的這個霸總夢,或許可作為觀察傑克蘇劇的一個切口。高冷自戀的男性人格、將女性視為附庸品的陳腐思想,與古早傑克蘇如出一轍。然而由此構建的傑克蘇精髓,卻與女性覺醒後向往獨立的新時代嚴重脫軌。

對傑克蘇的內涵不進行與時俱進的升級,依舊按照男強女弱的人設組合鋪陳狗血故事,與現代女性喜歡雙強甚至是女強男弱的新審美嚴重割裂,理所當然導致劇作口碑翻車。

傑克蘇瑪麗蘇劇,出路何在?

近年崛起的中年偶像劇,更是陷入瑪麗蘇、傑克蘇生搬硬套誤區的代表。劉濤、林峰主演的《星辰大海》裡的瑪麗蘇情節令人尷尬至極,後者披著霸總外殼的言行舉止,宛若八九十年代臺偶劇裡的戀愛腦多金男。萬茜、朱亞文主演的《簡言的夏冬》同樣是霸總愛上我的故事。鍾漢良、李小冉二搭的《今生有你》,集齊了世仇、因誤會決裂、時隔多年重逢等古早狗血套裝。

當中生代演員嵌入職場懸浮、實則偶像劇的語境,感覺就像看中年版的《何以笙簫默》《杉杉來了》。

延續套路化的人設、劇情,折射出創作者將瑪麗蘇、傑克蘇作為紅利收割器的投機心態。至於反響,兩極化。如果演員國民度尚可,或許還能佔領下沉市場中老年女性手裡的遙控器,但在年輕網友佔有話語權的豆瓣,只能取得低分口碑。若演員觀眾緣一般,則可能熱度收視口碑三撲。

《東八區的先生們》是最直觀的反例,儘管張翰用了幾年搞創作,觀眾仍不買單。就連出自“前輩”靳東之手的《如果歲月可回頭》,同樣被扣上中男懸浮的帽子,油膩也成了中生演員的新標籤。

反觀一些貫徹瑪麗蘇、傑克蘇精神,但做了反套路創新的劇作,通常成績不會太差,更不乏黑馬。最近收官的《蒼蘭訣》男主東方青蒼典型的Bking,但有了性轉的設定,讓他跳出了王者自戀狂的油膩,女主小蘭花同樣做了人設升級,不再是傻白甜,而是有與新時代女性共通的獨立意識,因此為瑪麗蘇、傑克蘇老套的故事模板注入了新鮮感。

傑克蘇瑪麗蘇劇,出路何在?

推動瑪麗蘇、傑克蘇迭代的其中一股幕後力量,在影片平臺。其佈局圈層劇的內容戰略,加之戀戀、寵愛等廠牌的劇場運營,為姐弟戀劇、甜寵劇等細分題材提供了成長土壤,合理的製作成本給了創作者一定的創新和試錯空間。

尤其眼下平臺方對分賬劇的大力扶持,將倒逼創作者思考如何打磨兼具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影視作品,包括融合了瑪麗蘇、傑克蘇的劇種。

可見,看似一線配置的劇,反而容易因為成本壓力囿於僵化思維而翻車。反倒是小成本劇,更具有創作彈性。

瓶頸與出路

由於影視產業鏈秩序和大環境的變化,從上世紀風靡至今的偶像劇,題材不斷裂變出更多的垂類賽道,目標受眾畫像也以各項指標資料愈發細分。因此,偶像劇由全民化轉向圈層化,是大勢所趨。

傑克蘇、瑪麗蘇作為偶像劇的基本元素,也理應隨之迭代,否則會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命運。但一些創作者或許出於對這類低門檻劇種的不夠重視,或固步自封、或滋生了跟風亂象,從而加劇了創作瓶頸。

對受眾審美的失誤預判,是導致傑克蘇、瑪麗蘇失靈的直接原因。影視劇作為消費產品,操盤手沒有對買方市場做精準調研,就憑主觀臆想製造工業糖精,還試圖按頭嗑,只會遭來反噬。

更有甚者,以居高臨下的男性凝視創作者視角,去傳遞與新時代女性相悖的價值觀與感情觀,把傑克蘇當成虜獲女性芳心的工具,不僅使男性角色淪為扁平符號和油膩的代言人,也極易觸碰兩性紅線而口碑崩盤。

《東八區的先生們》裡男性角色輸出的觀點和臺詞,散發出對女性的不友好,甚至是偏見。要麼給女霸總取名劉勝男,把兩性社會角色的刻板印象搬上臺面;要麼張翰飾演的男主對女主成為自己上司進行惡意揣測;包括四個中年直男帶有濃厚父權社會色彩的物化女性的思想,以及張翰那句“女人出門在外應該注意分寸”的封建糟粕式臺詞,會讓女性觀眾嚴重懷疑自己所處的時代。

傑克蘇瑪麗蘇劇,出路何在?

張翰打造霸總夢,或許出發點是想沿用《杉杉來了》封騰的精髓來繼續攻佔女性,但時隔八年,女性的審美早就有了質的變化。張翰敗北,也從側面宣告了男性以自我為中心、俯視女性的傑克蘇,與新時代人際與情感關係的南轅北轍。

除了近年男性群像劇裡含油量翻倍的傑克蘇們,早年被稱為“油田四子”的中生,同樣是踩在女性審美雷點蹦迪、把傑克蘇玩翻車的選手。

露出胸肌、硬拗酒窩的楊爍,時常露出邪魅狷狂笑容的黃曉明,加上陳思誠、週一圍,人手至少一部傑克蘇代表作。年過30的中男,用誕生於他們那個時代的老套撩妹技能釋放自以為是的魅力,最終換來辣眼睛的差評。

此外,今年平臺提出降本增效,計劃砍掉一些腰部自制劇,無形中壓縮了部分瑪麗蘇、傑克蘇劇的生存空間。這是外部環境帶來的硬性創作瓶頸。但換個角度來看,是倒逼創作者創新的動力,對行業長期發展是好事。

那麼,瑪麗蘇劇、傑克蘇劇的出路何在?一些成功案例可以帶來啟發。

首先,對人設、劇情和價值觀要基於“蘇”的精髓,做與時俱進的升級。《傳聞中的陳芊芊》融入女尊概念,立意新穎,用穿越打造了一個女強男弱的烏托邦。透過大女主式人物營造的爽感,昇華了瑪麗蘇的意境。

性轉,也是一個很有效的反套路創作竅門。比如反響不俗的《太子妃升職記》《變成你的那一天》《蒼蘭訣》,都有男女主靈魂互換的設定,然後渲染出人物反差感來給觀眾帶來試聽新鮮感。性轉後的愛情故事,會讓瑪麗蘇、傑克蘇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擺脫強行降智的低幼化故事設計、避免不合時宜的廉價人工糖精,主創跳出閉門造車的怪圈,用尊重觀眾的創作心態去打磨作品,哪怕拍中偶劇,焦點也要對準中年人真正的情感生活與職場事業困境——是創作端可以規避的雷區。

演員端同樣需要改造。中生代男演員重點在去油,當不再自認為帥的黃曉明透過減肥和收斂表演方式去油成功,竟意外散發出有別於實際年齡的清新少年感,這種傑克蘇才是真高階。

中生代女演員重點在於切忌強行扮嫩,白瘦幼的少女審美不適用於閱歷豐富的她們,儘管美顏濾鏡能抹平皺紋,但膠原蛋白流失的臉蛋只會更增添違和感,有時候演技也難以彌合自身跟角色的年齡距離。

瑪麗蘇、傑克蘇劇,本質上是為懷揣少女心的女性群體造夢,讓她們完成對更完美的自己和理想情人的情感投射。產生代入感,是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當代餐氾濫,突圍的法門正凝結在“與時俱進”的創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