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一個人,從學會好好說話做起

自從《女兒們的戀愛》開播以來,鄭爽和張恆這對小情侶就備受大家關注,大家都期待能看到一段甜甜的戀愛。但隨著節目的播出,相信很多人和我有一樣的感覺,咦,怎麼畫風有點不對?

先前,“鄭爽哄張恆、“鄭爽遷就張恆”、“張恆冷暴力”就頻頻登上熱搜, 鄭爽和男友張恆的相處和交流模式引起了觀眾的集體吐槽,更是引起了鄭爽粉絲們的強烈不滿。我也著實為兩人的關係捏了一把汗。

在最近的一期節目中,鄭爽和張恆因為行程問題發生了分歧,鄭爽又一次遷就張恆,即便自己暈車,還是陪他一起去了千島湖。在車上我們都能看出來鄭爽特別不舒服,可是在她身邊的張恆居然完全沒有顧忌她的感受,自顧自在一旁睡覺。

到了目的地,鄭爽心情明顯受到影響,這個時候張恆只是用一種輕描淡寫地、甚至帶了點不耐煩的問了一句,你又咋了?

有人說,張恆就是太直男了,不會說話,不懂得怎麼哄女孩子開心。但在我看來,這不光是不會說話的問題,更是會不會好好說話的問題。這種

看似普通的對話之中潛藏著一種隱形的“暴力”,即其中一方不敢勇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另一方在潛意識裡無視對方的感受和需求,以致讓本該親密無間的雙方變得冷漠、充滿隔閡。馬歇爾·盧森堡教授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說到:“通常我們也許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馬歇爾·盧森堡教授,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他有著50多年豐富的實踐經驗,不僅知道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用非暴力溝通,消除分歧和爭議,實現高效溝通,還幫助解決了許多世界範圍內的爭端和衝突。非暴力溝通更被聯合國譽為全球非暴力解決衝突的最佳途徑之一。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既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到溝通方式的錯誤,又能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是像以往那樣條件反射式的反應,而是能夠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這樣我們既能夠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同時又可以做到尊重與傾聽他人。

01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暴力”溝通

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聽過經歷過或看到別人說過類似的話:

“你這麼做就是不對的,是個有良心的人都不會這麼做……”(道德評價)

“你看看你們班的XX,為啥人家能考的那麼好,每次你考這麼點分回來,我臉都被你丟盡了……”(進行比較)

“我也不想把事情都丟給你一個人,但這是經理交代的,我也沒有辦法……”(迴避責任)

“XX,下個月的出差你必須去,不然年後的晉升可是很懸啊……”(強人所難)

以上這些話語,就是典型的“暴力”溝通,

雖然它們的表現形式各不相同,但帶來的殺傷力確是一樣的,就是這些有意或無意的語言,在人與人之間構築起心牆的同時,帶給了人們精神和情感上的雙重創傷,不僅讓彼此之間的關係冷漠和疏遠,更讓人們忽視了心中對他人的愛。

愛一個人,從學會好好說話做起

02如何掌握非暴力溝通

既然暴力溝通給人們帶來如此多的痛苦,那我們又該如何走出來呢?

也許有人會說:“我也想改變,有的時候我無意傷人,可我以前幾十年的說話方式都成習慣了,怕是想改也不好改了。”

事實上,非暴力溝通是一項可以習得的技能。只要你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有意識的加以運用,不管你曾經的表達方式如何,照樣可以走出語言的“暴力區”。

1、跳出固有的反應模式,用心觀察

有句話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有透過觀察我們才能有所發現,在《非暴力溝通中》中,馬歇爾告訴我們,觀察就是我們認真、客觀的觀察正在發生的事,並對事情的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描述,而不是表達帶有批判性的評論。

“米奇花錢大手大腳。”

“米奇上週買書花了一千元。”

想想平時我們是如何表達的?大部分人都類似於第一種這樣吧。事實上,第一句話是評論,第二句話才是觀察結果。如果我們不能對二者進行區分的話,人們大機率會認為你在批評他。沒有人喜歡聽到批評,評論式的語言只是暫時性的表達出了我們的情緒,但卻很可能遭到對方的反駁,使其產生逆反心理。反而不利於溝通的順利進行。

愛一個人,從學會好好說話做起

2、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才能得到預期的迴應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溝通之所以升級為暴力溝通並最終走向失敗,並不是我們的語言本身是暴力的,而是我們沒有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感受和需求。

比如說,妻子對深夜晚歸的丈夫說:“你又回來的這麼晚,你心裡還有這個家嗎?”丈夫聽了這話,本來就在外面累了一天了,到家還要受到指責,心頭大怒:“我是回來的晚了,可我這麼辛苦還不是為了這個家!”最後兩人大吵一架,繼而開始冷戰。

其實妻子的本意只是希望丈夫能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她,卻把這種需求包裹上一層厚厚的外殼,以致於丈夫只看到了指責,卻無法透過偽裝發覺妻子內心的真正需求。

當我們讓認識到這一點,就會發現正確、清晰的表達出感受和需求真的是一項技術活啊。

那麼究竟該如何真實的表達出我們的感受和需求呢?實際上,

感受源於我們自身,即我們內心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我們應遵從內心的真實想法,清楚地告訴對方,對方的言行讓你感受到了什麼,你希望對方做什麼。

在這裡,妻子就沒有清楚地表達出她的感受和需求。如果妻子掌握了這種方法,那麼她就會這樣說:“你今天又回來的這麼晚,我很生氣,因為我希望你能抽出更多時間來陪陪我,你以後可不可以早回家一會兒?”當丈夫清楚地瞭解妻子的感受和需求後,我相信丈夫此時的迴應也會大有不同。

所以

,當我們誠實的表達自己,把內心的感受和需求說的越直白和清楚,他人就越可能作出我們所期待的迴應。

愛一個人,從學會好好說話做起

03學會傾聽對方的內心

非暴力溝通不僅教給我們如何去說,還包括怎樣傾聽。當我們用心體會對方的情緒,傾聽對方內心真正的感受和需要,會使彼此的關係更親密。

要想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容易,按

照我們以往的經驗,當對方因為某件事感到痛苦萬分時,我們總是急於安慰;當對方感到焦慮迷茫時,我們也是習慣於分析問題並第一時間提出建議。但是這些做法並不能使他們的感受更好。相反地,急於採取行動會使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充分體會他們的感受和需求。但是傾聽恰恰需要我們放下原有的想法和判斷,專注於當下的談話,全心全意的體會對方、傾聽對方的資訊,在此基礎上表達出我們對其的理解並給與反饋。

將非暴力溝通的精髓用在傾聽上,我們就能更好的瞭解對方,成就彼此之間更好的關係。

愛一個人,從學會好好說話做起

正如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說:“

暴力溝通是一種生活態度,選擇非暴力溝通,意味著我麼選擇讓愛融入到生活當中,讓尊重、理解,欣賞成為生活的主導。希望透過這本《非暴力溝通》的學習,我們學會與他人對話的正確方法,學會理解,尊重他人和自己,用愛的語言讓生活多些溫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