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問世100年,仍然防不了腎衰竭

幾十年前,著名流行病學家Andrzej Krolewski和James Warram等提醒人們注意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

即使在胰島素被發現50年後,仍有超過一半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中年時死於腎衰竭。

如今胰島素已經問世100年,現狀又如何?

近日,《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釋出了一項芬蘭的報告,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胰島素問世100年,仍然防不了腎衰竭

與上世紀70年代相比,80年代確診患者的腎衰竭發生率,從7。8%下降到4。2%,這可以理解;

但是

與80年代相比,90年代確診的患者,腎衰竭發生率沒有下降!

甚至連尿蛋白髮生率都沒有下降。

人們通常認為醫學是越來越進步的,為什麼1型糖尿病腎病的診治技術卻出現了停滯?(其實2型也停滯過幾十年)

我們看看70→80年代,出現了什麼進步:80年代的患者預後的獲益,得益於革命性的監測工具:

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技術問世。

一次檢查血糖好,不一定是真好。如果糖化血紅蛋白高,說明過去3個月的血糖波動大,這個指標意義重大。

而對於腎臟來說,意義更大的是尿微量白蛋白:它告訴我們腎臟出現了早期損傷,而不是等到腎功能衰竭要透析時才知道腎臟受損了。

這兩個指標,讓我們掌握病情更早、更準,有利於實行治療措施。

但是治療措施,在80→90年代沒有進步

進步了嗎?曾經人們自以為進步了,因為90年代出現了強化胰島素治療,以及其它先進技術(比如自動胰島素治療)。

但是如今發現:胰島素再最佳化,腎衰竭發生率也沒有改觀。

不僅是胰島素,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傳統降糖藥對腎臟結局無益:2型糖尿病應用的二甲雙胍、磺胺類等降糖藥,與飲食干預相比,尿毒症發生率無差別。

胰島素問世100年,仍然防不了腎衰竭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

第一,補全腎臟治療

目前糖腎治療最大的問題是:糖尿病時期應用降糖方案,但發展成糖尿病腎病後,仍然只應用降糖方案。腎臟治療的缺失,導致腎衰竭發生率居高不下。

糖尿病不止是血糖異常,還有脂質過氧化、微炎症、氧化應激等——這些是降糖藥覆蓋不到的腎損害因素。

從中醫角度來講,這些糖腎的腎損害因素可歸為瘀毒、溼毒、痰毒、燥毒、濁毒,治療以解毒通絡為基本原則。

如果患者是氣血陰虛型,則用太子參、豬苓、白朮、白芍、元明粉等;

如果患者是氣血陽虛型,則用當歸、砂仁、豬苓、熟地黃、鹿角霜等;

如果患者是氣血陰陽俱虛型,則用黃芪、牡丹皮、五味子、山茱萸、澤瀉、車前子、枳殼等。

臨證之時,需根據患者的不同證候,靈活加減。

中藥擅長治腎,不擅長降糖;降糖藥擅長降糖,不擅長治腎。二者聯用,才能兼顧降糖與治腎,缺一不可。

第二,加快推進新型藥物試驗

比如列淨類藥物、肽類降糖藥、非奈利酮等,對2型糖腎的腎臟保護已經得到證實,需要儘快評估它們對1型糖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