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巧著說,讓對方心悅誠服

語言是說服的手段之一,但是說服遠遠不止會說話那麼簡單。有些說服是不需要語言的,一個眼神或者一個暗示就夠了,有些說服要控制語言張力,避免太會說話,因為,真誠的態度反而更具說服力。

建議巧著說,讓對方心悅誠服

◆說服他人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有句諺語說:“情自肺腑生,方能入肺腑。”這句話是說,說話人的感情一定要受到發自內心的充沛情感的支配,才能產生感染力、影響力和號召力。

在說服他人的過程中,話語所包含的情,會在傳遞觀點、看法的同時產生語言魅力和感染作用,從而取得圓滿的說服效果。

曉之以理,就是講道理。對於一些簡單的事情或小道理,只要結合一兩個典型的事例,再加上簡明扼要的分析,道理足以講清楚、請明白。

總的來說,說服別人動搖、改變、信服、同意、採納你的主張,實質上是一場從精神上征服人的心理戰,但又不能使對方有絲毫被迫接受的感覺。

建議巧著說,讓對方心悅誠服

◆站在對方的立場亮明你的觀點

人各有利,不瞭解對方,就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誤會就是這樣產生的。

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看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結論和感受。我們只有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將心比心,才能夠真正瞭解他人的所思所想。

在生活中,我們絕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喜好、邏輯強加於他人身上,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風景,各有各的感受,冷暖自知。

每一個表達者都應該向對方表示這樣一種態度:我理解並尊重任何人的想法。在很多時候,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這是消除隔閡、拉近彼此關係,並且贏得最終認可的一個前提。

建議巧著說,讓對方心悅誠服

◆用權威效應為說服對方造勢

人性中最深層的衝動就是想要證明自己在這個世界的重要性。

雖然每個人證明自己重要性的方式是不同的,但無論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他們都在證明自己重要性的那一刻得到了自我滿足。在人際交往中,把握了這一點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生活中,人們往往喜歡和那些比自己更加優秀的人士。特別是在面對不是非常熟悉的事物時,由於自己難以判斷並得出結論,人們更容易受到某些重要人士言行的影響,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權威效應”。

權威人士的話通常更容易令人信服,畢竟,他們是各行業的翹楚,他們的話本身就蘊含著強大的力量。合理利用這種力量,你所說的話就會更有分量,更容易令人信服。

建議巧著說,讓對方心悅誠服

◆投其所好,與對方建立溝通橋樑

一個善於溝通的人應該主動去了解別人喜歡什麼,而不是依靠主觀意識和經驗來進行判斷。瞭解他人的興趣點,這對於溝通關係的確立至關重要。

如果我們渴望和別人建立更穩固的關係,渴望獲得更多的關注,那就要去弄清楚別人的喜好,將其當成談資。

投其所好,既是一種說服技巧,又是一種勸導他人的思路。

交談中,根據被說服一方的性格特徵、興趣愛好、文化修養、人生經歷,選擇他愛聽、中聽、合他胃口的話,並順著他的感情傾向、審美意識、道德標準、價值取向加以誘導與啟發,使之對勸說一方產生“無話不可對君談”的信任感。

建議巧著說,讓對方心悅誠服

◆勸諫在巧,出其不意更能捕獲人心

在我國唐朝,圍棋名手曾創立了經典的“圍棋十訣”,其中有一訣是“勢孤取和”,意思就是當自己力量不夠,無力與對方抗衡時,最好先與對方和解,不要正面與對方衝突,寧可屈身等待時機。

卡耐基認為,不管是劍拔弩張的對決談判,還是輕鬆、愜意的朋友交談,亦或是口若懸河的演講,只有恰到好處地掌握語言,才能讓一切更加順利。尤其是在說服他人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與他們站在相對立的立場,所以即使我們再怎麼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極力認可他人,也不能改變我們與他人的對立關係和態度。

人們在一定的環境中工作生活久了,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我們稱之為思維定勢。我們要想說服別人,有時候有必要打破人們的這種慣性思維,換一種出其不意的方式,可能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建議巧著說,讓對方心悅誠服

◆妙用暗示,說服對方潛意識

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天起,潛意識的力量就已經在控制我們了。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類的自我意識是一種幻覺,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是由潛意識過程決定的。

意識可以人為控制和影響,但潛意識卻不能。潛意識,就像潛藏在我們心底深處的冰山,在大部分時候難以被我們認識和感知。而我們的行為和思想卻無時無刻不在受著潛意識的影響。

心理學家巴普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它的玄妙之處就在於當事人並沒有意識到,而潛意識卻已經接受了某一種觀點。所以,在銷售、談判或是辯論的時候,潛意識往往主宰著人思想的核心。

真正對一個人形成恆久改善的,實際上是來自潛意識的改變。

建議巧著說,讓對方心悅誠服

◆抓住對方心理弱點巧妙說服

最受歡迎作家之一、《一分鐘推銷員》的作者斯賓塞。約翰遜說:”我賣東西給別人的目的,是幫助人們得到他們想買物品時的良好感覺。“由此可見,當心被打動時,想法就會改變。

當人類意識到自己的心理活動時,便認識到了人性的弱點。

著名哲學家培根說:”與人謀事,則須知其習性,以引導之;明其目的,以勸誘之;知其弱點,以威嚇之;察其優勢,以鉗制之。與奸猾之人謀事,唯時刻不忘其所圖,方能知其所言;說話宜少,且須出其最不當意之際。

說服對方前,只有對自己和對方瞭解得越具體、越深處,才能準備得越充分越到位,在說服中才能越有力地掌握談判的主動權,才能更有效的達成說服目標。

建議巧著說,讓對方心悅誠服

說服產生於需求,只要人們有彼此合作的需求,說服便會產生。說服他人有時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不僅是雙方口才的較量,也是雙方心理的較量。

因此,我們在需要說服他人的過程中利用各種方式,突破對方的心理防線,瓦解對方意志,抓住對方的心理,讓對方讓步,進而與我們的意見和立場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