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 第44章|諸稽郢行成於吳(解析與典故)

古文觀止 第44章|諸稽郢行成於吳(解析與典故)

《諸稽郢行成於吳》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大敗越軍於夫椒,但卻允許越王勾踐議和,保留了越國。此後,夫差再度興兵攻討越國。越國起而對抗,但又慮實力不敵,為了取得喘息的機會,培養國力,越王採用文種所獻計謀,再次派諸稽郢卑辭厚禮向吳國求和。諸稽郢不辱使命,利用吳王夫差目光淺短和愛好虛名的弱點,最終說動吳王,為越國爭取休養生息的時間。因而,作為緩兵之計,諸稽郢的求和辭令,主要是利用和助長吳王夫差驕傲自大的心理。

古文觀止第三卷第10篇《諸稽郢行成於吳》國語·吳語

《古文觀止》中《國語》選篇最後兩篇都是關於吳越之爭的。吳王夫差興兵報了槜李之仇後,同意越國人和談,但越國人到底提出了什麼條件,《左傳》未載,到這一篇就把坑給填上了。

《諸稽郢行成於吳

《吳許越成》中講過,勾踐先發制人,出兵攻打吳國,在洞庭湖的夫椒山被夫差打敗,夫差趁勝入越,包圍了會稽。勾踐窮途末路之下,下令說:誰能獻策退吳,我就和他共執越國之政。大夫文種站出來說了一番話打動了勾踐,於是勾踐和文種一起謀劃。文種在《左傳》中只出現了一次,范蠡《左傳》未載。但《國語》中這兩位記錄都不少,特別是范蠡,越語九篇中八篇和他有關。

【譯】吳王夫差出兵攻越,越王勾踐帶兵迎擊。

1

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勾踐起師逆之。

2

越國大夫文種向勾踐獻策。

大夫種乃獻謀曰:“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王其無庸戰。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設戎,約辭行成,以喜其民,以廣侈吳王之心。吾以卜之於天,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將必寬然有伯諸侯之心焉;既罷弊其民,而天奪之食,安受其燼,乃無有命矣。”

說:吳國和越國,都聽命於上天,大王您可以不用作戰。

“大夫種乃獻謀。”

申胥、華登兩個人,簡選訓練吳國人為士卒,從來沒有失敗過。申胥就是伍子胥,吳王把申封給他,所以稱申胥。華登,華氏,《臧哀伯諫納郜鼎》中提到過,宋國公孫華督就是華氏之祖。他為了一個美女,誅殺了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這個華登就是宋國華氏之後。魯昭公二十年,宋國內亂,他逃到了吳國,這一年,也是楚平王誅殺伍奢全家,伍子胥奔吳的那一年。

《左傳》中對華登的記載不多,但從這裡可以看出,他也是被吳國所重用的人才。

“曰: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王其無庸戰。”

如果有一個人善於射箭,那麼就有一百個人向他學習。決也叫韘(shè),戴在拇指上拉弓弦用的,有商代文物流傳至今。

後來它從實用性轉為裝飾性,滿清之後也叫扳指。拾,指護臂,防止弓弦打到手臂的護具。決拾用來指代人們都學習射箭。

古文觀止 第44章|諸稽郢行成於吳(解析與典故)

(圖:決

也叫韘(shè),戴在拇指上拉弓弦用的)

“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

咱們即使拼死一戰也不一定能成功。文種說的還算委婉,吳國大軍包圍會稽山,勾踐只有五千甲士防守,拿什麼拼。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謀略,一定是事先認為能夠成功才去施行,不是讓人去白白送死。

“勝未可成。”

設戎,您不如先做好戰鬥準備。然後拼命嗎?當然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英雄主義,那不是謀略。

“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不可以授命。”

約,卑微、卑約之意,約辭就是卑微的言辭。準備好卑微的言辭去請求和談。以此來討好吳國人,使吳王夫差生出驕傲自大之心。

“王不如設戎。”

我償以“約辭行成”這件事情來向上天占卜,因為文種開篇就說咱們兩國都是“唯天所授”。

“約辭行成,以喜其民,以廣侈吳王之心。”

不吾足,不以吾為足,足是值得的意思。如果上天拋棄吳國的話,一定認為我們不足為慮。在設戎的同時,我們以“約辭行成”這件事情占卜,如果上天授命于越,那麼吳國就會接受和談。如果上天授命於吳,那麼咱們就拼命吧。文種雖然揣摩到了吳王夫差的心思,但他也沒有三句話就讓夫差為他花十八萬的能力,畢竟他不是通人性的女講師,心裡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只能讓勾踐做兩手準備,行成之前先設戎。夫差如果不以我們越國為慮的話。

“吾以卜之於天。”

他一定會在悠然間生出稱霸中原的心思。吳國早有稱霸之心,一百多年前的魯成公七年,吳國就曾經跑到山東去折騰過一次,給季文子嚇夠嗆。季文子就是《敬姜論勞逸》中敬姜的丈夫的太爺爺。如果他想做霸主,那麼對我們越國就非常有利,因為爭霸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情。

“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等到吳國老百姓都筋疲力盡,再趕上饑荒的話,吳國自己就滅亡了。

“將必寬然有伯諸侯之心焉。”

那時候,我們只要過去穩穩當當的接管吳國廢墟就可以了。這就是說吳國沒有天命。

勾踐聽著估計口水都流下來了,我這豈不是什麼也不用幹,吳國就自己滅亡變成我的了,原來裝的孫子也能繼承遺產。

【譯】大夫文種獻計說:“吳越誰存誰亡,只看天意如何,用不著打仗了。伍子胥和華登練出來的吳國士兵,從來沒打過敗仗,只要有一人精於射箭,就會有百人拉起弓弦練習。我們很難戰勝他啊。凡是謀劃一件事情,必須預見到成功才實行,決不可輕易拼命。君王不如保全兵力,嚴守陣地,用謙卑的言辭向吳國求和,讓吳民高興,讓吳王的野心一天天膨脹。我們可由此占卜天意,果真天棄吳國,吳人定會答應議和,不把我國放在眼裡,而放心大膽去中原爭霸。等他百姓疲憊了,再遇上天災歉收,我們穩穩當當去收拾殘局,吳國就失去上天的保佑了。”

“既罷弊其民,而天奪之食。”

“安受其燼,乃無有命矣。”

3

越王許諾,乃命諸稽郢行成於吳,曰:“寡君勾踐使下臣郢,不敢顯然布幣行禮,敢私告於下執事。曰:‘昔者,越國見禍,得罪於天王,天王親趨玉趾,以心孤勾踐,而又宥赦之。君王之於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孤不敢忘天災,其敢忘君王之大賜乎?今勾踐申禍無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邊陲之小怨,以重得罪於下執事?勾踐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

(sǎng)

於邊。今君王不察,盛怒屬兵,將殘伐越國。越國固貢獻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

(chuí)

於是勾踐同意了文種的計劃,又給了文種承諾。

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

就命令諸稽郢到吳軍中求和。這一段在《左傳·吳許越成》中很簡單,一句話“大夫種因吳太宰嚭以行成”,而《國語》中就記錄的很詳盡。

“越王許諾。”

我們的國君讓我來朝見,但我不敢公然顯露禮品行薦陳之禮。《子產壞晉館垣》中說過,朝見霸主帶的禮品要經過薦陳環節,才能合法進入府庫。這裡說“不敢布幣行禮”,有幾層意思,首先是將夫差擺到了霸主的位置,我帶來的禮品本來應該薦陳後再獻上,不動聲色的給夫差心理暗示:你是霸主,快去中原讓大家都知道。其實,把越國地位擺得非常低,我國卑禮薄,不敢公然進獻。第三,我是來和您說悄悄話的,最好別讓他人聽見。特別是伍子胥。當然,還有一個可能,這是送給您個人的禮物。

“乃命諸稽郢行成於吳。”

只敢私下裡告訴您的手下。我的地位太低,都不能告訴您的執事,得是下執事才行。而且,告訴您的下執事,都是我高攀了。

“曰:“寡君勾踐使下臣郢,不敢顯然布幣行禮。”

這是轉述勾踐的話,當年越國闖了禍,得罪了天王。吳國君主雖然僭越稱王,但天王還是指周天子的。這裡稱夫差為天王是不是也有廣侈吳之心的意思呢?

“敢私告於下執事。”

那時候,趾和足都是指腳,而腳指小腿。玉趾這個詞,《展喜犒師》裡也出現過,包括像玉步,這都是敬辭。您親自來到我們這貧瘠之地,做什麼呢?

“曰:昔者,越國見禍,得罪於天王。”

孤有兩種說法,一種通辜,責備的意思。您親自來責備勾踐,之後又寬恕赦免了他。另一種是使勾踐孤,拋棄勾踐的意思,您從內心拋棄了勾踐,但又原諒了他。二吳的註解中採用了第二種說法,但這種種說法總感覺怪怪的,勾踐又不是始亂終棄的美渣男,為什麼夫差要心裡拋棄他,回到現實後還又原諒他呢?

然後,夫差也還沒答應接受投降怎麼就說“宥赦之”呢。因為夫差同意他來談條件,就等同於要放過他了。無非就是出價高低了唄。

“天王親趨玉趾。”

您對越國的恩德,簡直就是讓死人復活讓白骨生肉,恩同再造。

“以心孤勾踐,而又宥赦之。”

我連天災都不敢忘記,何況是您賜予的大恩大德呢?

“君王之於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申,重複、一再的意思。比如申告就是重複告誡,申命就是一再命令。這裡的申禍就是一再的遭受災禍。現在勾踐我一再遭受災禍,是為什麼呢?無良,沒有良心,沒有德行。

“孤不敢忘天災,其敢忘君王之大賜乎?”

這是一個長反問句,草野鄙陋之人,哪裡敢忘記您的大恩大德,去計較邊境衝突的小恩怨,以至於再次得罪您的手下呢?連起來就是,我色踐和貴國在邊境發生衝突,所以反覆捱打,現在我被您打服了,您大人大量給我一個求和的機會,我一定要把握住,萬萬不敢再得罪您了。

“今勾踐申禍無良。”

用的常見解釋之一是因此。二三之老,指國家重臣。勾踐因此帶領國家重臣。

“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邊陲之小怨,以重得罪於下執事?”

委這裡不是推卸的意思,而是託、承的意思。

“勾踐用帥二三之老。”

顙,腦門子,額頭。頓顙就是磕頭,而且是用力磕頭。我因此率領群臣,親自承擔深重的罪責,在邊境給您磕頭。越國現在哪裡還有邊境?君臣都被圍在會稽山了。

“親委重罪。”

現在君王您不瞭解情況,盛怒之下聚集軍隊,要討伐越國。勾踐想說夫差不瞭解什麼情況呢?你殺了人家的爹,三天兩頭騷擾邊境,這次都摸到人家家門口了。事實清楚,證據充分,還有什麼特殊情況嗎?其實勾踐想說的並不是這些。

“頓顙(sǎng)於邊。”

我們越國本來就是向您進貢獻禮的地方,您現在不用鞭子驅使,而辱沒軍隊讓他們使用針對敵人的命令來針對我們。大王,我不是您的敵人,而是您的奴才啊。奴才犯了錯,用鞭子執行家法就行了,哪裡用得著出動軍隊啊?我不值得您這麼重視。

【譯】越王同意了,派諸稽郢向吳求和,說:“敝國君主勾踐,派遣小臣諸稽郢前來,不敢公然獻上玉帛,在天王駕前行禮,只好冒昧的私下向天王左右的官員說:從前,越國不幸冒犯天王,天王親自出動玉趾,本來打算滅我勾踐,又寬恕了我。天王對我越國的恩德,真是讓死人復活,讓白骨生肌,我勾踐既不敢忘記天降的災禍,又怎敢忘記天王的厚賜呢?

如今我勾踐既因無德而重遭天禍,我們這些草野的鄙賤之人,又怎敢忘記天王的大德,只因邊境的小怨而耿耿於懷,以至再次得罪天王的左右呢?勾踐因此率領幾個老臣,親自承擔重罪,在邊境上叩著響頭。天王未了解下情,勃然大怒,出兵討伐。越國本來就是向天王稱臣進貢的城邑啊,天王不用鞭子驅使它,卻使您尊貴的將士們受屈,來執行討伐,更使越國不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