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文學鬼才”馬伯庸,到底“鬼”在哪裡?

《長安十二時辰》:“文學鬼才”馬伯庸,到底“鬼”在哪裡?

一邊辛苦追劇,一邊讀完了小說《長安十二時辰》,總的評價是:一部不錯的歷史小說。

以下聊的是小說大的構思,不涉及具體情節,想讀小說的不用擔心劇透了。

歷史小說在我看來,可能是小說裡最難寫好的一類,創作難度不亞於硬科幻。

中國歷史太長了,浩如煙海的史料,將人物、情節通通“鎖死”,其作用不亞於《三體》裡鎖死地球基礎科學的質子。再優秀的歷史作者,也只能在史料的夾縫裡稍作發揮,才華無法盡情施展。

所以,歷史小說寫得出彩的,不多!

但《長安十二時辰》是出彩的,因為“文學鬼才”馬伯庸構思小說時,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以一個小人物為主角,眾多大人物為配角,讓故事情節在有限的時空裡展開。

這,就是馬王爺最“鬼”的地方!

《長安十二時辰》:“文學鬼才”馬伯庸,到底“鬼”在哪裡?

《長安十二時辰》的主角,當然是不良帥張小敬。包括李泌、賀知章、李林甫在內的歷史名人,都是在給這位無名小卒當“綠葉”。這些人物,只要沒有洗白誰,沒有抹黑誰,就能避開歷史的“雷區”,得到讀者認可。

至於張小敬這朵“大紅花”,小說情節主要圍繞他展開,由於是虛構的人物,為作者的想象力提供了巨大空間,想讓他怎麼綻放就怎麼綻放。

這樣的構思,相比於以大人物為主角、歷史大事件為背景的小說,運筆就要自由得多,也更接地氣得多。

對此,本人深有體會。

多年前,出於對某位西漢人物的偏愛,我也寫過一部歷史小說。同樣是在掌握了大量史料的基礎上開始寫,可是寫了一半,就寫不下去了。

寫不下去的原因,我也一直在總結。看了《長安十二時辰》後,對這個問題理解更深了。

因為當年我那部小說的主角,在歷史上名氣太大了,想在這個人的身上安一些別的事情,需要的不僅僅是想象力,還有勇氣。所以我筆下的人物、情節,總是不敢跟史書離得太遠,同時又沒有勇氣,把大家所熟悉的主角變成好像另外一個人。

回想起來,我當時的思維,就是完全被《史記》《漢書》鎖死了。

如果現在再寫,我想我選擇的主角,也會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

《長安十二時辰》:“文學鬼才”馬伯庸,到底“鬼”在哪裡?

以歷史名人為主角的傳記或小說,多少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比如唐浩明的《曾國藩》,可謂名家名作。這部國內最權威的曾國藩傳記,以小說筆法寫就,很全面也很細緻,對了解曾國藩很有價值。但我讀後有個強烈的感覺,很多地方作者明顯放不開,寫得縮手縮腳。

實話實說,閱讀體驗並不是太好。

以小人物的視角,講大時代的新鮮事,這才是歷史小說最聰明的寫法。

不久前讀過全球暢銷小說《巨人的隕落》,作者是英國作家肯·福萊特。小說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以不同國家、不同階層的一群年輕人為主角,寫他們為生活而做的種種努力,以及在戰爭中的親身經歷。

這些年輕人都是福萊特虛構的,但妙的是,他讓這些虛構的小人物跟那個時代的重要名人產生交集,這些起到“綠葉”作用的人物包括丘吉爾、威爾遜、列寧等等。就在虛構與真實之間,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我親眼目睹,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

《長安十二時辰》:“文學鬼才”馬伯庸,到底“鬼”在哪裡?

真正會講故事的高手,都有這種把人物和情節在真實與虛幻之間隨意揉捏的能力。

這一點,我想也是《長安十二時辰》獲得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