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磚一瓦、一梁一牆都要尊重原貌,上海工匠談老建築的“修繕經”

摘要:

建築修繕是一個“內外兼修”的工程,不僅要還原建築外表,更要確保其內在的安全、合理。

一磚一瓦、一梁一牆都要尊重原貌,上海工匠談老建築的“修繕經”

從昔日的“老破小”變身如今“有格調”的精品社群,近年來,長寧一些歷史保護建築在遵循歷史原貌的基礎上,紛紛實現了從住房條件、居住環境到生活品質的全面提升。在老建築華麗轉身的背後,又蘊藏著哪些匠人匠心?漫步在里弄、洋房林立的愚園路上,上海工匠陳建福向記者講述起他入行40年的“修繕經”。

一磚一瓦、一梁一牆都要尊重原貌,上海工匠談老建築的“修繕經”

(屋面翻鋪)

修繕就像偵探破案

“歷史建築的保護性修繕,包括紅色建築在內,要儘量做到修舊如舊、修舊如故。”19歲就入行的上海新長寧集團建築裝飾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福,對老建築修繕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一磚一瓦、一梯一窗、一梁一牆,都要儘可能地還原歷史。“修復完的老建築要讓別人看不出修整的痕跡,這就說明修到位了。”

一棟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建築擺在面前,該從何入手?“要修舊,先要知舊,也就是要掌握老房子的建築風格、歷史變遷、用料材質等等。”陳建福告訴記者,為了給老建築“摸底”,他們通常會把修繕的第一站放在檔案館。“我們就像是偵探一樣,老照片、老文獻,甚至是舊報紙裡的一句話,任何與這棟建築相關的蛛絲馬跡都不能放過。”

完成資料收集,緊接著就是現場勘查、設計方案、建築施工。三個環節緊緊相扣,缺一不可。一位有經驗的老師傅,透過“聽、敲、摸、看”,就能大致判斷房屋結構是否存在隱患,決定是區域性修復還是整體更換。一次,團隊在對一根房屋的大梁進行檢測時,發現裡面幾乎被白蟻蛀空了。

一磚一瓦、一梁一牆都要尊重原貌,上海工匠談老建築的“修繕經”

(魚鱗刮毛工藝)

陳建福向記者表示,建築修繕是一個“內外兼修”的工程,經過設計和施工,不僅要還原建築外表,更要確保其內在的安全、合理。“我們透過一些傳統工藝,比如拉毛、魚鱗刮毛、清水牆、水刷石等,讓建築在外觀上更挺括。但房子是老百姓住的,修得好不好還要他們說了算。”透過問需於民,團隊儘可能地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如獨立衛生間的改造,就緩解了多戶家庭的“如廁難”問題。“外表再好看,內在缺失,就談不上是修繕。”

把建築當成藝術品

愚園路1032弄,岐山村的所在地,建成距今已有百年曆史。弄堂裡有連體住宅,也有獨棟花園洋房,作為長寧區頗有人氣的網紅打卡地之一,這裡常常能見到攝影愛好者的身影。而這裡,也是陳建福的“得意之作”。

走到一面鑲滿鵝卵石的外牆前,陳建福告訴記者,為了找到與原材料相符的石子,團隊尋遍了長三角建材市場,反覆進行篩選,力求達到完美的修復效果。“選材用料,是決定建築能否修舊如舊的關鍵因素之一。以木材為例,不僅品種不能變,最好還是同年代的老木料,這就需要花費精力各處去尋覓。”

而修繕的完美與否,往往取決於細節。以老洋房裡的水龍頭為例,以前多采用進口紫銅製,而現在市面上紫銅不好找,需要定製加工,這就勢必會增加修繕的成本。但在陳建福的眼裡,只要符合修舊如舊的原則,就值得去做。

一磚一瓦、一梁一牆都要尊重原貌,上海工匠談老建築的“修繕經”

(陳建福指導工人修繕清水牆)

當然,修繕也並非一味的固守傳統,不講變通。比如,過去修老房子的清水牆多用黏土磚進行修復,現在由於環保等因素,黏土磚已不再生產。團隊採用新型材料“磚粉”對清水牆進行修復,雖然不符合原材質的要求,但能達到修舊如故的效果。“我們不能完全排斥新材料,既要傳承,也要創新,如何把握好這個度,要堅持一個前提,不能破壞建築的原風貌、老味道。”

在陳建福強調的這些“規矩”背後,是他對建築發自內心的熱愛。多年來,他養成了每到新地方就忍不住觀察老房子的職業病。“建築是一門藝術,特別是優秀歷史建築,其本身就是藝術作品,不是隨便修修補補就行的,要用心追求完美的效果。”

工人是企業的“寶藏”

在陳建福的管理團隊中,80、90後的年輕人佔了多數,但大部分時間他們都不在辦公室,而是在工地。“他們和我那一代不同,沒有當過學徒工,三年蘿蔔乾飯沒吃過。所以我鼓勵他們去工地學手藝。”陳建福認為,要指導一線工人,首先自己得掌握這些手藝,還要意識到,當工人是值得驕傲的。

修繕得好不好,手藝是關鍵。在陳建福的眼裡,這些身懷絕活的建築工人,就是企業的“寶藏”。為了留住和培育人才,企業每年確保一線工人能夠工作量飽和,從而擁有穩定收入。同時,企業還開展一系列技能比武,不斷提高工人的技藝水平。更重要的是,在這裡,工人可以接觸到外邊少有的修繕場景,更快地積累經驗。

一磚一瓦、一梁一牆都要尊重原貌,上海工匠談老建築的“修繕經”

(企業開展技能比武)

陳建福還花了不少心思帶領技術團隊編撰了《修繕工藝工法彙編》,把企業幾十年來積累的經驗圖片化、文字化。他親切地稱這些彙編為“武林秘籍”,可以留給年輕人慢慢學、慢慢摸索,至少不會因為老一輩離開而“失傳”。

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陳建福卻並不擔心。“沒錯,肯定有人會來挖我們的工人,企業培養多年的業務骨幹也會流失。但開枝散葉,去其他企業工作也能修繕保護更多的建築,這是一家國企,也是一名工匠應有的責任與胸襟。”

【來源:勞動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