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月不上兩次墳,一人不上兩年墳”是啥意思?有一定道理!

眾所周知,俗語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因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性,在現在的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聞。

就婚喪嫁娶而言,中國人都一直非常重視它們的儀式,也因此留下了不少的俗語,比如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句“一月不上兩次墳,一人不上兩年墳”。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樣的說法是否有道理呢?下面我們就細細地瞭解下。

俗語“一月不上兩次墳,一人不上兩年墳”是啥意思?有一定道理!

為什麼一個月內不能上兩次墳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死亡意味著“投胎轉世”,看著是死亡,實則是一種新生。當然了這種道家思想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領悟並看透的,筆者我就不行。對於親人的離世,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非常痛苦的。

俗語“一月不上兩次墳,一人不上兩年墳”是啥意思?有一定道理!

按理說,我們思念已故的親人,就去給他們掃掃墓,多去祭拜祭拜他們。但是為什麼不能在一個月內多次上墳呢?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

第一點是,如果頻繁地去給逝者上墳,會讓逝者覺得家裡人捨不得他們,不想讓他們離去。自古以來就有著“人死如燈滅,入土為安”的說法,所以不能讓他們過多的留戀人間,應該早點投胎轉世。

俗語“一月不上兩次墳,一人不上兩年墳”是啥意思?有一定道理!

我們一個月內多次去祭拜逝者,是因為太過思念逝者、並且放不下,這種思念往往會成疾而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第二點就是一般去祭拜已故親人的時候,都會是家裡的兄弟姐妹一起去的。如果分開祭祀,會讓人覺得這個家不和睦,連祭拜長輩這樣的大事都不一去去。不僅有違孝道,也會讓自己的長輩蒙羞的,估計這個時候已故親人就該託夢了。

俗語“一月不上兩次墳,一人不上兩年墳”是啥意思?有一定道理!

所以說,古人認為一個月不要多次上墳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依然有著不少的人遵守著這個習俗,不在一個月內去多次的祭拜已故親人。雖然之前的我們是血脈至親,但是畢竟已天人兩隔,所以必要的時候我們還是劃清界限會好點。

為啥“頭七”到“百日”要在一年內上完

“一人不上兩年墳”,可能很多人聽到就懵了,“啥叫兩年墳?你祭拜親人第一年去,難道第二年就不去了嗎?這說的是啥啊?”。其實這裡所說的“一人不上兩年墳”跟我們民間的祭祀習俗有著很大的關係。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的祭祀習俗戰線一般都拉得比較長,親人故去後在家裡設靈堂守靈,等到親朋好友都過來弔唁之後,根據找人看的日子再進行下葬。

俗語“一月不上兩次墳,一人不上兩年墳”是啥意思?有一定道理!

在下葬之後,還有些特殊的時間點需要家人去燒紙祭拜,如:頭七、三七、五七、百日。而“一人不上兩年墳”就跟這個習俗有關,古人認為“頭七”到“百日”這個時間不能拉得太長,最好是在去世的當年完成。如果拖到了第二年就會對整個家庭不利的。

俗語“一月不上兩次墳,一人不上兩年墳”是啥意思?有一定道理!

這種是往往有著很大的不確定因素,沒有人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過世的。現在很多的老人都是在冬天快過年的時候不在的,碰到這種情況可能連“頭七”都過不完,所以這個時候很多人會把“三七”“五七”“百日”一同祭拜,也不會拖到第二年。這就是所謂的“一人不上兩年墳”。

俗語“一月不上兩次墳,一人不上兩年墳”是啥意思?有一定道理!

其實這句俗語放在現在來看多少有點不合時宜,我們去祭拜親人這件事情主要是為了表示對他們的思念,不應該被世俗的這些條條框框所約束,難道習俗不讓你去,你就不去了嗎?

所以對於很多的俗語老話我們要去其糟糠取其精華,不能太完全地信奉那些老規矩,因為時代在變化,社會也在進步,我們的思想也要隨著進步。

那些有著深刻道理,勸人向善的俗語老話我們需要去學習,而一些沒有什麼道理且帶著濃烈封建色彩的俗語我們就不能太相信了。畢竟古代那種生活環境跟我們現在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有些俗語老話是根據當時的環境來總結的,所以放在現在社會不太適宜也很正常啦。

最後,對於這句俗語你們有什麼樣的看法和見解,歡迎留言討論。

你們那對於此類祭祀習俗是否也有著相同的做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