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葫蘆娃是哪裡人?“腦洞大開”的科普不簡單

葫蘆娃是哪個省的人?聖彼得堡暴風雪後為何會出現“腸粉雪”?據極目新聞報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大二學生年躍喜歡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學習地理的心得,其中不乏“腦洞大開”的內容講解。由於科普方式風趣幽默,他很快收穫百萬粉絲,影片內容累計獲得超過1000萬次點贊。在評論區,不少學弟學妹留言說,因為他的科普,自己也喜歡上了地理,有的地理老師還會把他的科普影片當作範例分享給學生。

近些年,短影片平臺上湧現出不少讓人“上頭”的科普博主。比如,“愛科學的吳姥姥”用鐵鍋演示中國天眼的原理,用掃帚模擬宇宙射線;“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推出“網路熱門生物鑑定”等系列影片,展示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彙集了一群由20多歲的碩士、博士組成的科普團隊,透過一個個有趣的小實驗傳遞“生活皆物理”的理念……

總結來說,這些博主往往有一些共同特點:他們能夠突破相對枯燥、嚴肅的傳統科普方式,聚焦於展現科學有趣、好玩的一面。同時,很多博主能夠適應移動網際網路特別是短影片平臺的傳播規律,懂得用“玩梗”、以小見大等方式拉近與受眾的距離。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指出:到202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要超過15%;到203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要達到25%。在這一過程中,著力激發動漫、短影片、遊戲等多種形式科普作品的創造性力量,有著多重社會意義。

首先,熱愛是具有感染力的,“出圈”的科普作品能夠引發更多人對科學現象及理論的興趣。很多網友表示,自己雖然學過多年的地理、物理等知識,但更多將其視為考試工具,是為順利升學而不得不學習的知識。談及科學時,也往往感覺很遙遠、很“高冷”。一些趣味科普影片的出現,改變了科學在普通人心目中與教科書繫結的形象,以更具趣味性的方式引導受眾發現自己與自然現象的關係,瞭解日常景觀中蘊含的知識。當更多人開始關注科學、談論科學時,提升大眾科學素養自然更能有的放矢。

同時,透過科普博主們的講解,受眾也能在潛移默化中鍛鍊科學思維。科學思維聽起來很抽象,可它正是在對一個個具體問題的思考過程中培養出來的。比如,剛聽到“葫蘆娃是哪裡人”這個問題時,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有些無厘頭。可是在跟隨博主的思路,一步步分析葫蘆娃家的住房特點,判斷當地的氣候特徵,最後根據生物多樣性和當地的喀斯特地貌鎖定“葫蘆娃住在雲南省”時,人們不僅獲得了一個有趣問題的答案,也能掌握一種科學的思考路徑,在以後解讀其他現象時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以這些短影片為支點,普通網友可以大大開拓自己的視野,人發現生活之美。科普博主“無窮小亮”就曾表示,自己小時候就很喜歡觀察不同的昆蟲,也會教孩子分辨螳螂的公母。

在功利性的視角看來,這些知識顯得有些“無用”。但是很多時候,恰恰是這些“無用”的知識,能夠讓我們的精神世界豐盈起來,使我們的日常生活妙趣橫生。而且,誰又能說這些知識不會在某一天,以意料之外的方式發揮獨特作用呢?這些趣味科普影片的存在,有時不失為一種提醒:別忘了對世界保持一份好奇。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科普短影片往往有著碎片化、淺顯化等侷限性,並不能完全代替系統化的科學知識學習。如何實現科普影片與嚴肅科學教育的對接,讓透過線上科普產生興趣的受眾把這份興趣沉澱下來,透過更多渠道去深入瞭解不同領域的學科知識,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作者:任冠青,來源:中青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