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完璧歸趙,真的值得誇獎嗎?司馬光表示:就沒有這樣辦差的

中國歷史悠久,歷史上的名臣不勝列舉,而這些名臣之所以能夠名垂千古,無外乎是靠著自身的智計無雙,忠心耿耿以及所立下的不世之功。

其中,在春秋戰國時期這樣一個大破大立的年代,名臣可謂是燦若星辰。管仲、張儀、藺相如等人皆是代表,藺相如的故事更是入選瞭如今的語文教科書。

而在節選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將相和》中,我們看到是身為名臣良將的藺相如、廉頗在原本有著不睦的過節之下,在面對國家利益之時,藺相如靠著勇敢機智、寬容大度最終以氣節折服了廉頗,於是將相二人終於同心同德,一起輔佐趙王治理趙國。

藺相如完璧歸趙,真的值得誇獎嗎?司馬光表示:就沒有這樣辦差的

對於廉頗、藺相如的關係,文章中以藺相如完璧歸趙為引。

關於完璧歸趙,大家可謂是耳熟能詳。在趙惠文王時,趙國從楚國獲得的有著“白璧連城無雙產,古洞青螺有舊題”讚歎的和氏璧,這樣一塊世之罕有的寶玉自然也引起了鄰國秦國的覬覦。

由於當時秦國勢大,趙國相對勢弱;對於秦國的貪墨和氏璧之心,趙王自然也就進退兩難。雖然,秦昭王自稱“願以十五城請易璧”,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如果將和氏璧拱手相讓,趙國顏面何在?但如果不給秦國,面對秦國的虎視環伺之心,又要如之奈何?

藺相如完璧歸趙,真的值得誇獎嗎?司馬光表示:就沒有這樣辦差的

此時,正當群臣一籌莫展之時,宦者令繆賢舉薦了門客藺相如。而藺相如雖然出身低賤,但勇敢果決的品行、對答如流的回覆也迅速讓他成為最好的選擇。於是,藺相如捧璧出使秦國。

而在與秦昭王會面之時,眼見秦王無意償趙國城池,藺相如機智的以“璧有瑕,請指示王。”為由重新將和氏璧控制在手上,隨即倚柱做“擊柱”狀;並且輔以一眾慷慨陳詞,也令秦王因為顏面而被迫折服。

隨後秦王在齋戒五日,設九賓之禮之後,再請藺相如。但此時的藺相如早已經命令扈從將和氏璧歸於趙國,沒有了後顧之憂的他,面對秦王不卑不亢的提出要求秦國先割讓十五城,然後趙國再將和氏璧送於秦國。同時,表示作為欺瞞大王的處罰,自己願意受湯鑊之刑。

藺相如完璧歸趙,真的值得誇獎嗎?司馬光表示:就沒有這樣辦差的

因為沒有了和氏璧,秦王自然不好發作,也只得從國家利益出發以不“絕秦趙之歡”,對藺相如不僅未曾處罰,反而是厚待有加。最終,在完成禮節之後,藺相如不辱使命回到趙國。

而在回到趙國之後,因為立下大功,他被趙王敕封為上大夫;隨後又在其後的澠池會盟之中,面對秦王的“羞辱”以同樣方式反擊,維護了趙王的威儀,至此藺相如再因功被封為右上卿。由於職務上的晉升,藺相如已經位高於廉頗,這也引起了廉頗的不滿。但面對廉頗的刁難,藺相如卻安之若素,處處忍讓。而在藺相如與門客的一番談話之中,藺相如以國家之急為重的品德也打動了廉頗,最終廉頗才負荊請罪,二人也就成為了生死與共的好友。

藺相如完璧歸趙,真的值得誇獎嗎?司馬光表示:就沒有這樣辦差的

透過這篇文章,我們不得不說的是藺相如的品德高雅,也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他也無愧於名臣的稱謂。

而對於藺相如,太史公司馬遷更是不吝溢美之詞。

太史公曰:……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可見司馬遷對於藺相如的氣節品德都是推崇備至的,尤其是對完璧歸趙讚賞有加。但是,藺相如完璧歸趙的背後,趙國真的成功了嗎?

藺相如完璧歸趙,真的值得誇獎嗎?司馬光表示:就沒有這樣辦差的

事實上,對於當時的國際環境而言,藺相如在完璧歸趙中的所作所為並無益處。當時的秦國,在經過了商鞅變法以及“奮六世之餘烈”一眾明君的治理之後,已經鋒芒畢露,山東六國幾無敵手。

而藺相如在和氏璧與激怒秦王、秦國之間,先是以和氏璧激發了秦王的佔有慾,後又耍詐要回;再以秦王需要齋戒沐浴為理由,選擇偷偷將和氏璧送回趙國。

在一件器物與國運的選擇上,藺相如兵行險招,雖然取得了成功,但無疑這種成功隱憂深重,而器物與國運上二者顯然也是不能劃上等號的。

“夫和氏之璧……,而相如以死爭之,以詐取之,有如秦王赫然増怒……移兵攻趙,是為趙王愛數寸之玉,喪國士之賢,貪無用之器,貽宗廟之憂,人臣愛君果如是哉!——司馬光《資治通鑑》

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便立場鮮明的指出了這其中的不妥之處,一旦秦王真的動怒,在實力對比懸殊之下,趙國如之奈何?而一句“人臣愛君果如是哉”——哪有這樣為君王辦差的詰問,更是直擊問題核心。

藺相如完璧歸趙,真的值得誇獎嗎?司馬光表示:就沒有這樣辦差的

其實,作為一名史學家,司馬光、司馬遷能夠各抒己見,他們的觀點也都有各自的道理,對於我們後人而言,也都是有著可取之處的。但另一方面,司馬遷的《史記》之中對藺相如有的多是個人品性的考究、品評;而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顯然更著重的是對事物、事件整體的考究、品評。

而這一點也是為何《資治通鑑》為何能被稱為帝王之書、權謀之書的原因所在。作為一部編年體史書,在其記述的1300多年曆史中,它考究或者說注重的是“有資於治道”,讓人能夠在品評歷史的同時,去利用歷史中的經驗教訓,從而取得更好的成就。

對於《資治通鑑》,曾國藩、偉人都推崇備至,也大抵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