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風俗:“哭嫁”源自哪裡,為何在南方很盛行?

清明小長假來了,對於清明節,在國人印象中這是一個祭祀的節日,也稱“祭祖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期間很少有人辦紅事,也就是婚事。說起紅事,我國婚俗禮儀有很多,其中有一種風俗很少見,這就是“哭婚”。猛一看這個風俗,讓人不理解,婚禮本來就是喜慶的日子,為何還有“哭婚”?

民間風俗:“哭嫁”源自哪裡,為何在南方很盛行?

借清明節,我們探討一下哭婚這個風俗。網上介紹“哭婚”的文字很多,而且婚俗專家也進行了研究。從百科資料來看,所謂“哭婚”說法很多,而且呈現西南盛於北方的特點。結合一些史料,對“哭婚”給大家再介紹一下,如有重複或者觀點不一,還請各位朋友多指點。

什麼是“哭婚”?

哭婚也叫哭嫁。所謂的“哭嫁”,也叫作“哭出嫁”,或者“哭轎”,是新娘出嫁時孃家人所進行的一場儀式。經過歷史演變,有的地方也叫“哭唱”。

據資料記載,有的地區哭嫁在新娘出嫁前就開始了,一般在一個月或者半個月進行,有的地區時間更長,在新娘出嫁前3個月。這種哭嫁並不是連續進行,自由隨意,有的親朋好友來送禮,就哭一下,以示感謝。

民間風俗:“哭嫁”源自哪裡,為何在南方很盛行?

只有婚禮的前一天晚上,或者當天新郎來接新娘上轎時,此時哭嫁才達到高潮。但這裡的所謂的“哭”是“唱”,並不是瞎哭,有一套唱詞,用哭腔唱出來。如果誰不會哭唱還會被人笑話。

據說哭嫁的唱詞是一代代傳下來的,這些唱詞裡內容是出嫁女人感謝長輩養育之恩,感謝兄弟姐妹之情,有的唱詞則是對新生活不安等等。

哭嫁在四川西部叫“坐堂”,據清朝吉道人在《味蔗軒隨筆·坐堂詞》寫到:“婚姻之禮,各省風俗不同。然酌禮準情,各省亦大同小異。凡男家娶婦先賦之詩,謂之‘催妝’;女家親串頌女之詞,謂之‘坐堂’。坐堂者,女當喜期將近之先數夕,其諸姑伯姊,置酒為女祖餞,各述吉祥之詞,以為頌美,女則申己之意以答……。”

這些關於“出嫁”的說法,是百科記載的。實際上就是養大的女兒要嫁出去,既體現孃家人的不捨,也體現出新娘對孃家的不捨。

這裡所說的“哭”是一種喜悅之情,並不是像葬禮時那種哭。雖然有父母不捨女兒的真情,也有女兒不捨離開父母之情,但隨著歷史演化,哭嫁大都演化成“哭唱”,形成了一套歌詞,也形成了一種風俗。

民間風俗:“哭嫁”源自哪裡,為何在南方很盛行?

“哭嫁”由來

據資料記載,“哭嫁”風俗起源哪朝哪代,並沒有明確記載。春秋戰國時,趙國公主嫁到燕國當王后,其母趙太后臨別時有:“持其踵,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有人認為哭嫁就來源於趙太后,此後在各地盛行。

對“哭嫁”還有個民間故事,古代有一個繼母對丈夫前妻女兒不好,而把自己親生女兒當成寶貝。隨著繼女長大,為了早點把他嫁出去,繼母就把繼女許配給一個窮人家。

但在出嫁時,繼母卻哭哭啼啼,還說了一些不吉利的難聽的話。就是希望繼女過不好日子。但繼母沒想到,繼女嫁給窮書生後,反而生活美滿,夫妻二人很和諧。

而繼母的親女兒出嫁時,特意找了一個富家子弟,後來親女兒出嫁,作為母親的當然是祝福,臨出嫁時說了很多吉祥的話。而且女兒出嫁時,她歡天喜地。不過親女兒成家後,沒多久就和女婿鬧彆扭,而且夫妻兩人天天打仗,後來被丈夫休了。親女兒一氣之下自殺了。

失去了親女兒,繼女又早早出嫁,這位繼母孤苦伶仃的一人生活。繼女聽說此事後,很可憐繼母就把她接到身邊照顧。鄉鄰們都勸她,當初繼母詛咒你,你還對繼母這樣好。繼女對人說,繼母是捨不得她走,才在婚禮上哭泣。

後來社會上就流行起女兒出嫁,母親哭泣的風俗,也就形成了後來的“哭嫁”。但“哭嫁”並沒有明確出處。這是古人傳來的風俗。

民間風俗:“哭嫁”源自哪裡,為何在南方很盛行?

為何南北差異?

“哭嫁”在川渝地區很流行,特別是川西、川南地區,都有不同的唱詞。據資料顯示,在三峽民間,特別是土家族的生活習俗裡,“哭嫁”是婚禮上最隆重最有特色的儀式。

據說“哭嫁”在漢、土家、藏、彝、壯、撒拉等民族中有此習俗,有的“哭嫁”早就失去古代那種傳統,主要以唱為主。

現在“哭嫁”之風在一些地區早已消失,在重慶地區一些地方的土家族人還能見到。不過在粵西地區,嫁姑娘時,女兒是主唱,而且母親、姐妹及嫂子等都來合唱,以此表達不捨之情。

從“哭嫁”風俗來看,江南很少,西南地區居多,北方這種風俗很少見。這也符合古代人的遷移規律。我國曆史上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時,比如金朝把宋朝趕到了南方,在中原地區留下的漢人並不多。但並不說風俗沒留下,當然風俗也不少,但哭嫁風俗卻沒有。

古代四川也有“湖廣填四川”之說,有人認為“哭嫁”風俗或許從別的省份傳來。無論從何而來,這也是民間一個風俗。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