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豳風·七月》|讀懂祖先,也讀懂生活的本質

詩經《豳風·七月》|讀懂祖先,也讀懂生活的本質

孔子說過:不學《詩》,無以言。

是指《詩經》在中國上古時代有著非常直接的實用功能,它是要用在政治、外交、軍事等場合的。作為貴族的一員,或者作為士階層的一員,你是要為國君服務的,比如說兩國交戰,外交官在陣前可能先會有一番對話,這個對話不是直接說話,而是會透過引用《詩》或者是賦《詩》來表達自己的政治意圖。獻《詩》和賦《詩》有著一整套非常複雜的禮儀流程,而且獻《詩》在選《詩》上面還要很慎重,你不能在特定的場合選出不符合這個場合的詩。

《左傳》裡有一個很著名的“七子賦《詩》”的故事,襄公二十七年,是指七個人透過賦《詩》來表達自己的情志,表達自己的個人政治追求,或者是個人的道德操守,七子要對著他們路過的國家,和他們一起宴飲的對方國家的人去賦《詩》,因為這個人向他們發出了邀請。希望你們能夠賦《詩》,讓我來看看各位的志向和追求。其中有一個人叫伯有,他賦了《鄘風》裡面的《鶉之賁賁》,他賦完這首詩以後,對方就說“伯有將為戮矣”,也就是說你這個人啊以後要掉腦袋的。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你如果知道《鶉之賁賁》在當時主流的闡說下是指什麼樣的歷史故事,你就能理解了。《鶉之賁賁》被認為是譏諷衛國國君的詩,也有人認為是在譏諷宣姜和公子頑私通的故事。伯有在這樣的場合賦了一首諷刺國君的詩,對方的人會怎麼想?你是不是對你的國君有什麼意見。你這麼耿直難道不怕掉腦袋嗎?所以伯有賦《詩》屬於交淺言深,一下子就暴露了自己尖銳的政治批判思想,所以他是有危險的。

那麼問題來了,憑什麼大家會覺得《鶉之賁賁》這樣一首詩是在譏諷衛國的國君呢?這個歷史背景是誰給它的呢?事實上《詩經》中的各篇在當時的政治生活當中是一種話語工具,它的內容已經經過了很多人的解讀和闡說,而且還形成了很多的流派,各家也都會對它有一些不同的理解,但是各派之間也會達成一定的基本共識。

而學習《詩經》要從《毛詩》的《小序》說起,《毛詩》的《小序》是寫在《詩經》的每一篇的篇題下面,它是對這一篇詩的基本解讀,例如主旨的解說或是歷史故事的闡述。只有瞭解了《毛詩》的解說以後,才能看到古代的人他們在理解《詩經》的時候跟我們有什麼不同,我們才能夠看到原來這篇《詩經》在當時的話語闡釋體系下,它是充作一種什麼樣的知識在被利用。

《豳風·七月》是《詩經·國風》中最長的一首詩。此詩反映了周部落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因為它的作者是部落成員,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極準,從各個側面展示了當時社會的風俗畫,凡春耕、秋收、冬藏、採桑、染績、縫衣、狩獵、建房、釀酒、勞役、宴饗,無所不寫。

此詩反映了周代早期的農業生產情況和農民的日常生活情況,不僅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同時也是一首傑出的敘事兼抒情的名詩。

詩經《豳風·七月》|讀懂祖先,也讀懂生活的本質

“《七月》,陳王業也。周公遭變故,陳后稷先公風化之所由,致王業之艱難也。”

后稷是周民族的始祖,他有一個神話故事是寫在了《詩經·大雅·生民》裡,傳說他是姜嫄(yuán)所生,姜嫄有一天踩到了上帝的一個大腳印,於是感而有生,接下來就生下了后稷。可生下之後就拋棄了他,把他扔到不同的地方,巷子裡、結了冰的河灘、樹林裡等,但后稷每次都有動物或者是樵夫的神奇保護,他就存活了下來。這是典型的英雄史詩神話,英雄受難的故事。

后稷長大之後,他擁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就是他很擅長種植。把農業管理得很好,他發現了很多可以吃的,可以利用的植物,於是讓大家都去種植,這樣大家就可以吃飽穿暖。后稷後來就被封在了邰這個地方,到了夏朝的後期,后稷的曾孫公劉作為周民族的首領,夏朝後期無道,發生了激烈的政治衝突。公劉就迫不得已離開邰,於是就去了豳,就是如今陝西的郴縣、旬邑一帶,這個地方是非常寒冷的,這裡原是戎狄居住的。

所以公劉還要帶領人民去跟戎狄搶奪生存資源,在豳這個條件很差的地點,公劉謹記了一點:無論如何首先應該讓百姓儲存延續下去,要讓大家有飯吃有衣穿,保證基本的生存條件,他延續了后稷之道,帶領人民種植,發展耕織,一步步地強大了周民族的力量。而這樣的一種傳統後來就被視為“周道”,又過了很多代,周民族的首領變成了古公亶父,他就是周文王的祖父。

古公亶父時,因為戎狄不斷地在侵犯、掠奪,古公亶父又帶領人民從豳這個地方遷徒出來,遷到了周原上,這就是周民族的早期歷史。

周公遭變故,周武王去世的時候他的兒子周成王還小,周公旦是武王姬發的弟弟,這時都城就開始有一種流言,是管叔和蔡叔這些奸詐的臣子散佈的,他們說周公將不利於孺子,意思就是說周公想篡權,他要對自己年幼的侄子下手。周公覺得自己無法辯駁這件事,就選擇去東都避流言。《毛詩》就認為《豳風》中的這些詩都是跟周公相關,而且《豳風》中的《七月》和《鴟鴞》這兩首就是周公在東都時所寫,他透過這兩篇詩去表達自己的政治追求。

那他的政治追求是什麼呢?我不是那種要去篡權的人,我也不是要透過攝政去滿足個人私慾的人,我是希望能夠做出一番更大的政治事業,我的心中裝著的是周民族的人民,我的心中始終惦念著周民族的始祖,后稷還包括後來的先祖公劉,他們做出的那些事業。是讓周民族的人民過上好的生活。

《詩經》當中的內容在那個時代要承擔很多的社會功能、政治功能,《詩經》的篇目在當時要承擔詩教的功能,就是要透過《詩》的內容去教化人民,去讓人民學到很多的知識和道理。所以

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草木鳥獸之名。

它就像是思想政治課,也像是歷史課,而且還要承擔通識課這樣的功能,所以《詩經》在那個年代是綜合性的一個存在,它不只是文學。

詩經《豳風·七月》|讀懂祖先,也讀懂生活的本質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bì)發(bo),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hè),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sì),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yè)彼南畝,田畯(jùn)至饎(chì)。”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是從黃昏開始寫的,大火星在黃昏的天空中用它的軌跡分割著季節,在夏天五月的時候它出現在正南方的天空中的最高位置,而到了六月、七月它會不斷地向西偏移,古人形容它的軌跡叫“流”,這個形容非常形象。

四季流轉的速度就像星星劃落天空那麼快。

黃昏是休息的時刻,也是容易湧起思念的時刻,在星辰劃過天空的黃昏中,在一陣微涼的晚風中,關於過去生活的很多回憶就一幀幀地打開了,這個時候會想到母親,想起家族中的女性們,她們每年都會在夏曆九月之前準備好衣服,確保在寒冷的季節到來之前,這些用於保暖的衣服可以分發到家人的手中,這是世世代代的生活記憶,是永恆不變的生活規律。

《七月》這首古老的詩歌看似講了很多內容,其實所有的內容無不圍繞著衣、食兩件事情展開,也即對應著男功和女功。男功就是耕,女功就是織。男女分工來共同度過這一年,這是有關生存的最重要的兩件事情,那些繁重的體力勞動浸透著歲月的滄桑,所以《七月》的文字彷彿來自我們祖先皺紋的溝壑。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夏曆的十一月、十二月也即周曆的一月、二月,在詩中被稱為一之日、二之日,這是非常寒冷的季節,寒風撼動萬物,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這就是觱(bì)發(bo)之聲。寒氣襲人,侵入每一寸面板,這就是栗烈之感。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這個季節寒冷徹骨,如果沒有衣服,那當如何度過寒冬呢?

沿著這個發問,《七月》有了它內容上的鋪排,為了吃飽穿暖,為了度過寒冷的歲暮,人們就需要去烈日風雨中奮不顧身地辛勤勞作。

“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

於是在夏曆的正月也即周曆的三月,人們就開始修農具,為這一年的春耕作準備。豳土晚寒,豳地的春天比別的地方來得晚一些,所以是到了周曆的四月,農人才進入到農田中耕作,當腳趾踏入那猶存春寒的泥土,也就意味著種子將再次穿透一切,在足繭賦予過溫度的土地中再次生長。春耕景象,一派繁忙。

“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耕種是同我婦子,一起在田前飲食也是同我婦子,於是辛勞的生活中,又有家族的溫馨、平凡的喜悅。勸農的田官這時也會來到田間,他可能是一個宣傳員,也可能是籍田禮儀式的主持者,他有可能就生活在這個村莊,他提醒大家看緊春耕,莫誤農時。其實在我們的大自然中,一直有一位“田畯”,那就是布穀鳥,布穀鳥的鳴叫像是一首四言詩,布穀布穀,每到春來,必然催耕。田大夫是來勸農的,而耕田者也愛其吏,也會為他設下飲食,這就是田畯至饎(chì)。這就好比好官離任,當地的百姓會為他送上一籃子雞蛋。

不過也有一種解釋說的是王與民同耕,這是春耕的典禮儀式,在這個儀式上官方會為耕田者提供一頓免費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