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歷史丨填表時的籍貫,在古代有多重要?

趣歷史丨填表時的籍貫,在古代有多重要?

古人在介紹自己時經常會提及自己的祖籍地資訊,尤其是魏晉到隋唐這一時期。他們甚至比現在的我們更重視自己的祖籍,尤其是一些出身很顯貴計程車大夫。

只是那個階段,祖籍地並不用“籍貫”一詞指代,而是用“郡望”一詞。所謂“郡望”,是指自己家族在州郡顯貴的世族。古人之所以如此重視祖籍地“郡望”,主要是受門閥制度的影響。

(一)

古人問籍貫,是“籍”還是“貫”?

古代的“籍貫”更接近於我們現在戶籍地這一概念,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更為緊密的。在古代,若你拿著“籍貫在哪兒”這一問題詢問古人,他一定會摸著鬍子,嚴肅而又認真地回答你:“問籍貫吶……那你是想聽我的‘籍’還是‘貫’呢?”

對他們而言,“籍”與“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籍貫”也可以倒個個兒,稱為“貫·籍”。古人書寫履歷時,常常是先寫“貫”,再寫“籍”。比如下面這份明代《進士登科錄》,進士的個人資訊格式寫法就是“貫 省府縣 籍”。

“貫”,也被稱為“鄉貫”。古代政府主要是透過“貫”來編戶。而古人“籍貫”中的“籍”主要指役籍。

隨著明清兩代賦役制度的改革,籍貫中的役籍資訊逐漸弱化,地域性含義逐漸增加。與此同時,隨著人口流動的加劇,出現了許多與居住地點相關的新詞語,比如表示現居地的“寄籍”,這些詞語的出現,又讓“籍貫”一詞表現出原籍與祖籍的含義。

趣歷史丨填表時的籍貫,在古代有多重要?

(二)

古代“籍貫”資訊有多重要?

百姓需要承擔的徭役種類與其所屬的“籍”有著直接聯絡。打個比方,在古代,如果你是軍戶,那你的“籍”就是軍籍。按照當時的規定,你所在的戶裡必須得派一個人到軍隊當差,其他人負責補役、資助(幫貼)。若是前去當差的這位中途逃跑了,那你們還得再出一個人接替前往。換個情況,如果你是個民戶,那你就是民籍。你需要承擔正役,負責朝廷攤派的一些雜役。當然,賦役制度改革後,可以足不出戶完成這些差事,交納錢糧就完事兒了。

“籍”的種類與學額分配也有關聯。學額主要是指科舉考試時每次考試錄取府縣學生的名額。古代在哪兒考試,以什麼身份考試成功的機率有很大不同。清代初期,商籍、灶籍有特殊的學額。由於商籍、灶籍進學率高,清代還發生過一些民籍考生冒充商籍考生應試的情況。

“籍貫”所含的地點資訊同樣非常重要,它與考生參加科舉考試的應試地點與做官地點得分有直接關聯。按照慣例,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應當在原籍應試。但是隨著明清之際人口流動的加速,這一做法也出現許多不適性。科舉考試中出現了一些“冒籍”現象。

對古代官員來說,籍貫還影響了為官地點的分配。古人做官實行地域迴避制度。明代,早期北人任南官,南人任北官,後來,逐漸演變為不得在本省為官,“洪武間,定南北更調之制,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其後官制漸定,自學官外,不得官本省,亦不限南北也。”到清代,考慮到人口流動的因素,清代官員既不能在祖籍的方圓五百里地為官,也不能在長期居住地的方圓五百里為官(長期居住地也被稱為寄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