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編輯導語:互動設計需要滿足不同場景與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那麼互動設計的價值是怎樣的呢?本文作者結合實際案例,分享了互動設計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與價值所在,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互動設計,真的只是畫原型嗎?

當然不是,單從【體驗】這個維度來看,互動的任務之一就是

讓使用者快速、順暢地完成任務

,以保障使用者體驗和產品口碑不會收到影響。

這裡面就包括了【觸發邏輯的分析、使用者行為的預判、使用場景的分析】等等。

下面作者就結合個人感受+實際案例,來表達對互動在日常設計中的發力點或存在價值看。

一、思考不同場景下的使用者需要

原型裡的某個頁面、元件並不是畫好了就萬事大吉、一成不變的,互動側需要分析:

在不同場景下

使用者是否存在不同的訴求?

如順豐速運,在工作日裡是預設【派送到豐巢櫃】,而到了休息日則自動勾選了【上門派件】。

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正是充分考慮到了【工作日與休息日】這2個不同的場景與使用者需要:

工作日:

上班不在家,下班可以順路去站點拿快遞;

休息日:

有時間在家裡等、不想/懶得出門去拿快遞。

透過分析和預判使用者的行為,可以有效地減少操作成本、保障產品的使用體驗。

二、儘量別讓使用者離開當前頁面

我們在給使用者設計一個新的、分支流程時,往往都會選擇【新跳一個頁面】的方式去處理。

而對於互動需要注意的是:

但並不是所有的新的、分支流程,都需要脫離掉當前頁面。

有些場景下,新跳頁面容易斷掉使用者的當前任務

,再切回來時的操作成本、鏈路會特別複雜。

比如你在刷朋友圈,此時收到一條訊息,此時退出朋友圈回去看訊息後,再切回來繼續看朋友圈,這個鏈路得多長。

而對比QQ空間你就知道多香了:

檢視QQ動態時有新的訊息通知,可以用【

小視窗

】的方式進行快速檢視與回覆,使用者處理完可以繼續瀏覽動態,當前流程不受任何影響。

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再如Edge瀏覽器,選中某段資訊後可以在【右側邊欄】中載入結果。

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這樣既不用覆蓋當前頁面 來載入新的結果,又不用新建一個視窗去處理(使用者還得切回來),使用者可以邊看邊搜。

三、別忘了特殊人群的訴求

和上面的要點有點類似,同樣是需要分析產品裡不同的【使用者群】,

是否需要相容不同的互動方式。

比如左撇子使用者,

【右邊更容易操作的概念】

就不能用在他們身上了。對於那些重要、高頻的功能就需要思考:

如何更好相容【左/右手】的操作習慣。

比如UC瀏覽器的【重新整理】按鈕,預設是放在右邊(順應最主流的操作習慣),也可以長按它拖拽到左邊的位置,這樣都能兼顧到不同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當然以上的預判、分析不一定都在畫原型/出方案的時候能想到的,還得藉助

【使用者反饋、訪談、後臺資料等】

等逐步發現和完善使用者訴求,這也是互動和產品的工作之一。

四、用更直接的方式告知使用者

當採用了某種方式、元件來設計方案後,互動都可以靜下來心想一想:

是否能更簡單、明顯一點?

畢竟設計者的理想視角,和使用者的使用視角,有時真的不是同一回事。不同的使用者因為【年齡、經歷、學歷、身體條件】等原因,對同一個事物有著不同的理解。

比如上滑引導,傳統的做法可能就是蓋一個蒙層引導,跟你說上下滑動可切換影片。

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而為了更好地幫助使用者理解、減少認知漏斗,互動側可以考慮

直接展示上滑的動作,讓使用者明顯看到下面還有影片。

比如抖音的新手引導:

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支付寶的這個例子就更加明顯了,直接將我們習慣表達的術語,直接轉換成最易懂的語言。

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五、儘量擺脫元件的束縛

大部分設計者在設計某個頁面或功能時,都會優先調取團隊已有的設計元件,在大廠裡更看重這點。

畢竟能用已有元件解決的,就絕不新增一個樣式和程式碼,對整個產品的調性、互動方式、使用者心智等都能保持統一。

實際上是:對設計和開發來說能減少很多工作量。

比如在【日期選擇】上,我們的常規思路往往會選擇系統元件,讓使用者在裡面選擇某一年的1-12個月份。

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有條件的話互動也可以考慮:是否有更合適的表達形式?不一定要依靠元件的限制。

比如QQ團隊在這點上就有新的突破:用側邊欄的方式裡展示日期。

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這樣做的處理有以下優勢:

首屏內容可以展示更多月份,選擇效率更快;

使用者可以一邊選擇月份,一邊看QQ動態;

更方便快速退出日期;

維持使用者已有的心智。

每個人使用APP都存在著一定的

【固有理解】

,比如下拉=重新整理。

在設計互動方案時同樣需要注意這點,尤其是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地方。

舉個栗子:iOS在日曆裡新增日程時,原本設定了「30分鐘」的日程時間。

而當你在【開始時間】裡修改了日期或時間點後,【結束日期】會自動設定「30分鐘」後的時間點。

依然保持著原有

「只有30分鐘」

的心智模型。

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當然如果存在【資訊變化】需要讓使用者知道的話,則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提示設計了。(推薦一個產品與設計師的學習網站:有蛋案例 youdananli。com 近千個網際網路創意案例、產品/設計知識模型)

六、用易懂的方式處理複雜事物

互動設計的工作核心,就在於將複雜的產品/使用者需求,轉換成易懂、易操作的處理方式。特別是那些對使用者來說

【不知道怎麼操作的】。

比如一些疊字(如“淼”字),使用者不知道怎麼打出時。除了進行手寫外,搜狗輸入法中還提供了一個

【打出N個組成詞的拼音】

的處理方法。

如輸入3個【水】的拼音,就能得出【淼】字。

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對於習慣打拼音的使用者,這無疑也是一個不錯的處理方法。

再比如:想打出一些不懂的生僻字(如“卞”字),個人所得稅APP裡就提供一個【選擇筆畫數】的方式來幫助使用者尋找。

思考互動設計的價值!別再說我們只會畫原型了

#專欄作家#

和出此嚴,微信公眾號:和出此嚴,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枚在鵝廠成長中的“90後老幹部”,主產各種接地氣的互動/產品乾貨。以做產品的方式,寫好每一篇文章。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